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和课本文字同等重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采用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事物的信息。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将部分与学生生活相对比较密切的地理题材内容吸纳其中,在这些不成体系的地理题材内容中,我们同样能经常看到地图的身影。比如教科版教材中就使用了几十幅地图,涵盖了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呢?下面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掌握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地图
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看见花花绿绿的地图,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进行阅读,教师首先应该借助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就像为了获得科学文化知识,首先必须识字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认识地图,读懂地图,首先要懂得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单元中,学生首次接触的地图是比较简单的校园示意图,教材明确指出:一般来说,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还引入了图例的概念,要求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图例。四年级下册《祖国真大》一单元中,教材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并了解其作用,学会使用比例尺。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能够保证学生用图的准确性;对图例的理解能保证对所读地理事物的正确认知,也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掌握了地图基本要素,学生就能初步认识地图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经常运用地图基本要素来阅读地图,巩固已有知识,将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熟记于心。
二、尝试发现,在质疑中进步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尝试着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年龄小,学生的发现可能比较肤浅,教师应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关注地图上的方向、颜色、形状,寻找相同事物的共同点,发现地图中隐含的规律,找出相同事物中的与众不同之处等。另外,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始终,对孩子们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是什么”、“在哪里”、 “为什么”、“与人们生活有何关系”等,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能当堂解决的可以处理,不能当堂解决的可以放到课下,引导孩子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究。在一次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学会联想,让地图活起来
在很多小学生的眼中,地图仅仅是一幅静止的、难以理解的图画而已,但是如果在读图过程中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来阅读、思考,原本死板、静止的地图便能够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如学生读到《中国地形图》上的黄土高原,仅仅借助地图,很难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进行思考,教师再适当补充图片,学生便能比较轻松地想像出黄土高原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的景象了。
四、分析比较,获取更多信息
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的众多信息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将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执教《万水千山》一课时,学生初次阅读《中国地形图》,借助地形图的颜色,很容易地发现了祖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当学生再次阅读地形图发现我国很多河流从祖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去这一现象时,我适时引导:我们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发现,还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现在请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学生借助之前的发现,通过分析得出这与祖国地势的特点有关。我顺势引导,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这也验证了之前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看来地图上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要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五、及时鼓励,培养用图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初识地图,多数小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及时表扬、鼓励,肯定孩子的收获。例如在一次学生阅读地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评价语:刚才同学们又从地图中获取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真棒!看来小小地图真是宝啊,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好工具,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呢。这样富有激情的评价语,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地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当然,学生的阅读地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思考,反复实践,日积月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以培养。
一、掌握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地图
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看见花花绿绿的地图,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进行阅读,教师首先应该借助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就像为了获得科学文化知识,首先必须识字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认识地图,读懂地图,首先要懂得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单元中,学生首次接触的地图是比较简单的校园示意图,教材明确指出:一般来说,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还引入了图例的概念,要求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图例。四年级下册《祖国真大》一单元中,教材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并了解其作用,学会使用比例尺。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能够保证学生用图的准确性;对图例的理解能保证对所读地理事物的正确认知,也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掌握了地图基本要素,学生就能初步认识地图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经常运用地图基本要素来阅读地图,巩固已有知识,将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熟记于心。
二、尝试发现,在质疑中进步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尝试着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年龄小,学生的发现可能比较肤浅,教师应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关注地图上的方向、颜色、形状,寻找相同事物的共同点,发现地图中隐含的规律,找出相同事物中的与众不同之处等。另外,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始终,对孩子们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是什么”、“在哪里”、 “为什么”、“与人们生活有何关系”等,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能当堂解决的可以处理,不能当堂解决的可以放到课下,引导孩子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究。在一次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学会联想,让地图活起来
在很多小学生的眼中,地图仅仅是一幅静止的、难以理解的图画而已,但是如果在读图过程中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来阅读、思考,原本死板、静止的地图便能够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如学生读到《中国地形图》上的黄土高原,仅仅借助地图,很难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进行思考,教师再适当补充图片,学生便能比较轻松地想像出黄土高原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的景象了。
四、分析比较,获取更多信息
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的众多信息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将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执教《万水千山》一课时,学生初次阅读《中国地形图》,借助地形图的颜色,很容易地发现了祖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当学生再次阅读地形图发现我国很多河流从祖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去这一现象时,我适时引导:我们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发现,还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现在请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学生借助之前的发现,通过分析得出这与祖国地势的特点有关。我顺势引导,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这也验证了之前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看来地图上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要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五、及时鼓励,培养用图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初识地图,多数小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及时表扬、鼓励,肯定孩子的收获。例如在一次学生阅读地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评价语:刚才同学们又从地图中获取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真棒!看来小小地图真是宝啊,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好工具,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呢。这样富有激情的评价语,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地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当然,学生的阅读地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思考,反复实践,日积月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