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一直被孩子的一个坏习惯困扰着,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我女儿从上小班起,就被老师反映喜欢把幼儿园的东西偷偷带回家。有时去别人家做客,看见喜欢的东西也会悄悄拿着。这中间我不断跟她讲道理,说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她有时点头答应,有时会说就是忍不住想拿。现在已经大班了,前两天跟我去商场,看见一条喜欢的项链要求我买,我没答应,孩子居然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了放在口袋里。因为买了衣服,营业员送了一条一样的项链,她才拿了出来。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我到底该怎么办?
王老师解析: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成长话题。当发现孩子悄悄拿取他人的物品时,猜想不少家长第一时间脑海中出现的很可能是“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于是感到羞耻和忧虑。我不愿也非常不赞同用“偷”这个字眼来形容幼儿的此类行为,因为在我看来,幼儿这样的行为与成人界定的“偷”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这样一些发展性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孩子在这方面的自律:
1. 幼儿总是“自我中心”
幼儿无法真正理解物品所有权的问题,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局限并缺乏理解力,有时会反复尝试那些不适宜的方法却不能转换角度看问题。比如问题中的幼儿“想要一条美丽的项链”,却不会想到“悄悄拿走,主人会难过”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有时成人跟幼儿的交流还不能实现“交心”,纵使父母“不断地讲道理”,可他们也许并没有“听进去”,因为成人社会的规则还没有真正进入幼儿的心灵,内化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2. 幼儿往往“言行不一”
幼儿的想和做往往不一致。他们能说出“打人不对”“朋友之间要分享” “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然而,并不能把这些认识付诸实践。幼儿是很冲动的,他们的行为并不被理性思维所引导,前一秒说的话在后一秒的行动中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所以讲道理时幼儿“点头答应”,但当自己喜欢时就“忍不住拿来了”,这对幼儿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3. 幼儿时常“有苦难言”
3岁左右的幼儿在理解语言指示或告知他人自己的需要时,并不总是能如愿以偿。当幼儿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因为喜欢而想要拥有的强烈感情时,也许就会采取直接行动。这位家长提到“营业员送了一条一样的项链”,孩子就把之前的那条拿了出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孩子更关注的是“我想拥有这样一条项链”的结果,而并没有在意达到目的的方式。
4. 幼儿也许“心有千结”
有研究发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如,一个安静、胆怯、慢热的幼儿,常常是高度紧张的,会因为一点责骂而掉眼泪,更乐于接受谨慎的、温和的、不过分控制的、重视交流的教养方式;而一个易冲动的、大胆的、爱争辩提问的幼儿,则需要清晰坚定但并非严厉强硬的教养方式。若幼儿的气质与成人模式之间无法协调,比如神经纤弱的幼儿遇到强势严厉的家长,幼儿的要求经常被粗暴拒绝,以至于孩子不敢再表达要求,却又无法割舍自己的喜爱,只好采取悄悄拿走的办法;或者冲动急躁的幼儿遇到温和犹豫的家长,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又或冷漠忽视的家长,幼儿希望引起注意;再或过于严厉、家庭关系紧张的家长,幼儿内心压力过大,借以发泄……亲子关系不和谐,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困难。
综上可知,不应将幼儿悄悄拿取他人物品的行为与成人的“偷”相混淆,更不能简单地在二者间划等号。但若对幼儿的这类行为不加限制和引导,幼儿会觉得这种行为是正确且被允许的,不利于幼儿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也会使得幼儿出现极端自我中心的情况,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固执地采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进入大班后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重要开端。面对幼儿的此类行为,建议家长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
一、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
为了教会幼儿合适的行为方式,成人必须先要了解幼儿的愿望。以这位家长朋友的问题为例,可以首先对幼儿表示“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我也觉得它很漂亮”。当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愿望被听取时,他们更乐于听取成人的要求。同时,这也给成人片刻时间去整理情绪、组织语言或再调整一下方法,从而避免了第一反应做出的一些过火或草率的行为。然后,成人可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并解释原因。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话“你这样做,我非常生气,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行为”或“你这样做,我感到很难过,别人会因此觉得你不是好孩子”。当成人向幼儿表明情感时,幼儿更容易意识到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发现使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可能会使别人难过、生气,使自己紧张的事也许会被其他人欢迎,幼儿并不能自发地知道这些。成人这样的做法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榜样,幼儿将会发现,情感可以转化为语言,而语言又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此外,与幼儿分享情感还可以使亲子关系更亲密。父母谈及情感并解释,帮助幼儿明白了父母为什么会生气,感受到关怀和尊重,当这样的真情流露越来越自然时,幼儿便能够更加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感受,这就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沟通。最后,由于幼儿的经验相对缺少和单向思维的影响,他们很难分辨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这就需要成人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将不知所措的幼儿解救出来,指导他们可以采取哪些替代行为。例如:“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但你悄悄拿走它,我非常生气,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把项链还给阿姨。”或者“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但你悄悄拿走它,我感到很难过,别人会因此觉得你不是好孩子,你可以告诉妈妈,也许我会买给你。”用清晰正面的语言告诉幼儿规则是什么,提醒幼儿记得,但不要希望幼儿每次都会完全遵守规则。当下一次面对类似情境时,如果幼儿试图遵从规则,也许他们表现的还不够好,也要予以奖励。
二、帮助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开始接触有关道德判断时,很依赖父母的观点,父母赞同的、奖励的便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但成人教给儿童的是脱离了行动情境的、抽象的、简单明确的(只有对和错)认知,而在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复杂得多,幼儿们常常会面临一些两难的情境(“我想玩但还没有轮到我” “很喜欢但却不是我的”),这时仅依靠简单的道德说教,往往没有实际的效用。每一次的两难情境都是幼儿尝试和体验解决问题的机会,比如思考判断、表达想法、商量妥协、分享合作、忍耐等待,甚至还有适时放弃。当幼儿悄悄拿取了他人的物品时,成人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如果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希望他人怎样做?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广泛适用的。
发展自律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同伴交往。幼儿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有别,对他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只有在同伴交往中,幼儿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发展自己的主观评判能力。
另外,要珍视游戏和童话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游戏可以影响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幼儿的自律方面,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大量角色承担的机会,而规则游戏会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同伴交往。童话对幼儿来说,不只是幻想的故事,而是一个完整的、真实存在的世界。走进童话世界,是幼儿理解是非善恶、体验情感起伏的重要手段,往往一些两难的问题就来源于童话故事的情节,成人可以借机引导幼儿从旁观的视角来换位思考。
三、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对于幼儿来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规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训导,而在于他们对父母和周围人行为规范的观察和模仿。对于问题中幼儿的“悄拿”行为,成人可以侧重为幼儿树立一个有明确界限意识和能够延迟满足的榜样。强调“我”与“他人”的界限,认识自己的物品,区分他人的物品,当进入他人空间或借用他人物品时,如何与对方沟通并征得同意。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例如等待绿灯通行、在公共场所排队、愿意与他人分享而不是争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延迟满足。
老师您好,我一直被孩子的一个坏习惯困扰着,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我女儿从上小班起,就被老师反映喜欢把幼儿园的东西偷偷带回家。有时去别人家做客,看见喜欢的东西也会悄悄拿着。这中间我不断跟她讲道理,说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她有时点头答应,有时会说就是忍不住想拿。现在已经大班了,前两天跟我去商场,看见一条喜欢的项链要求我买,我没答应,孩子居然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了放在口袋里。因为买了衣服,营业员送了一条一样的项链,她才拿了出来。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我到底该怎么办?
王老师解析: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成长话题。当发现孩子悄悄拿取他人的物品时,猜想不少家长第一时间脑海中出现的很可能是“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于是感到羞耻和忧虑。我不愿也非常不赞同用“偷”这个字眼来形容幼儿的此类行为,因为在我看来,幼儿这样的行为与成人界定的“偷”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这样一些发展性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孩子在这方面的自律:
1. 幼儿总是“自我中心”
幼儿无法真正理解物品所有权的问题,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局限并缺乏理解力,有时会反复尝试那些不适宜的方法却不能转换角度看问题。比如问题中的幼儿“想要一条美丽的项链”,却不会想到“悄悄拿走,主人会难过”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有时成人跟幼儿的交流还不能实现“交心”,纵使父母“不断地讲道理”,可他们也许并没有“听进去”,因为成人社会的规则还没有真正进入幼儿的心灵,内化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2. 幼儿往往“言行不一”
幼儿的想和做往往不一致。他们能说出“打人不对”“朋友之间要分享” “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然而,并不能把这些认识付诸实践。幼儿是很冲动的,他们的行为并不被理性思维所引导,前一秒说的话在后一秒的行动中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所以讲道理时幼儿“点头答应”,但当自己喜欢时就“忍不住拿来了”,这对幼儿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3. 幼儿时常“有苦难言”
3岁左右的幼儿在理解语言指示或告知他人自己的需要时,并不总是能如愿以偿。当幼儿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因为喜欢而想要拥有的强烈感情时,也许就会采取直接行动。这位家长提到“营业员送了一条一样的项链”,孩子就把之前的那条拿了出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孩子更关注的是“我想拥有这样一条项链”的结果,而并没有在意达到目的的方式。
4. 幼儿也许“心有千结”
有研究发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如,一个安静、胆怯、慢热的幼儿,常常是高度紧张的,会因为一点责骂而掉眼泪,更乐于接受谨慎的、温和的、不过分控制的、重视交流的教养方式;而一个易冲动的、大胆的、爱争辩提问的幼儿,则需要清晰坚定但并非严厉强硬的教养方式。若幼儿的气质与成人模式之间无法协调,比如神经纤弱的幼儿遇到强势严厉的家长,幼儿的要求经常被粗暴拒绝,以至于孩子不敢再表达要求,却又无法割舍自己的喜爱,只好采取悄悄拿走的办法;或者冲动急躁的幼儿遇到温和犹豫的家长,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又或冷漠忽视的家长,幼儿希望引起注意;再或过于严厉、家庭关系紧张的家长,幼儿内心压力过大,借以发泄……亲子关系不和谐,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困难。
综上可知,不应将幼儿悄悄拿取他人物品的行为与成人的“偷”相混淆,更不能简单地在二者间划等号。但若对幼儿的这类行为不加限制和引导,幼儿会觉得这种行为是正确且被允许的,不利于幼儿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也会使得幼儿出现极端自我中心的情况,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固执地采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进入大班后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重要开端。面对幼儿的此类行为,建议家长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
一、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
为了教会幼儿合适的行为方式,成人必须先要了解幼儿的愿望。以这位家长朋友的问题为例,可以首先对幼儿表示“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我也觉得它很漂亮”。当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愿望被听取时,他们更乐于听取成人的要求。同时,这也给成人片刻时间去整理情绪、组织语言或再调整一下方法,从而避免了第一反应做出的一些过火或草率的行为。然后,成人可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并解释原因。可以说类似这样的话“你这样做,我非常生气,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行为”或“你这样做,我感到很难过,别人会因此觉得你不是好孩子”。当成人向幼儿表明情感时,幼儿更容易意识到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发现使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可能会使别人难过、生气,使自己紧张的事也许会被其他人欢迎,幼儿并不能自发地知道这些。成人这样的做法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榜样,幼儿将会发现,情感可以转化为语言,而语言又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此外,与幼儿分享情感还可以使亲子关系更亲密。父母谈及情感并解释,帮助幼儿明白了父母为什么会生气,感受到关怀和尊重,当这样的真情流露越来越自然时,幼儿便能够更加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感受,这就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沟通。最后,由于幼儿的经验相对缺少和单向思维的影响,他们很难分辨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这就需要成人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将不知所措的幼儿解救出来,指导他们可以采取哪些替代行为。例如:“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但你悄悄拿走它,我非常生气,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把项链还给阿姨。”或者“我知道你一定特别喜欢这条项链,但你悄悄拿走它,我感到很难过,别人会因此觉得你不是好孩子,你可以告诉妈妈,也许我会买给你。”用清晰正面的语言告诉幼儿规则是什么,提醒幼儿记得,但不要希望幼儿每次都会完全遵守规则。当下一次面对类似情境时,如果幼儿试图遵从规则,也许他们表现的还不够好,也要予以奖励。
二、帮助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开始接触有关道德判断时,很依赖父母的观点,父母赞同的、奖励的便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但成人教给儿童的是脱离了行动情境的、抽象的、简单明确的(只有对和错)认知,而在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复杂得多,幼儿们常常会面临一些两难的情境(“我想玩但还没有轮到我” “很喜欢但却不是我的”),这时仅依靠简单的道德说教,往往没有实际的效用。每一次的两难情境都是幼儿尝试和体验解决问题的机会,比如思考判断、表达想法、商量妥协、分享合作、忍耐等待,甚至还有适时放弃。当幼儿悄悄拿取了他人的物品时,成人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如果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希望他人怎样做?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广泛适用的。
发展自律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同伴交往。幼儿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有别,对他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只有在同伴交往中,幼儿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发展自己的主观评判能力。
另外,要珍视游戏和童话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游戏可以影响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幼儿的自律方面,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大量角色承担的机会,而规则游戏会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同伴交往。童话对幼儿来说,不只是幻想的故事,而是一个完整的、真实存在的世界。走进童话世界,是幼儿理解是非善恶、体验情感起伏的重要手段,往往一些两难的问题就来源于童话故事的情节,成人可以借机引导幼儿从旁观的视角来换位思考。
三、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对于幼儿来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规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训导,而在于他们对父母和周围人行为规范的观察和模仿。对于问题中幼儿的“悄拿”行为,成人可以侧重为幼儿树立一个有明确界限意识和能够延迟满足的榜样。强调“我”与“他人”的界限,认识自己的物品,区分他人的物品,当进入他人空间或借用他人物品时,如何与对方沟通并征得同意。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例如等待绿灯通行、在公共场所排队、愿意与他人分享而不是争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延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