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
翻译能够丰富译语文化,并促进译语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也能促进、影响甚至制约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活动,翻译能否发生,发生的规模有多大,涉及的领域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与译语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关,尤其和意识文化(或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直接相关。一个民族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放程度,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开展。一个民族在心理上愈是开放,就越能促进翻译活动的发生,其规模也越大。同时,一民族某一领域对文化的需求程度越大,该领域里的翻译活动就越活跃。在翻译的过程中,原作作为源语文化的产物,包含着原语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译者解读原作以及用译入语表达原作的时候,必须处理诸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大量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这就是两种文化中共性的东西;当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文化信息时,译者必须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变通。大体说来,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有宗教、文化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
1、宗教
众所周知,《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美国人信仰基督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也广为流传。例如汉语言中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理解。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据此,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不同,且它们的历史与文化也各不相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对特定事物的忌讳和与好恶上。例如数字“4” 与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尽量避开它;数字“8”因为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和8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但是在西方人眼里,数字“13”却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意指运气不好。因此,在西方座位没有13号,楼房没有l3层等等。译者只有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后,才能准确把握这些非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再如,只要谈到中国文化,人们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龙”字。因为在封建社会,古代帝王总把自己描述成龙的化身,自封为“真龙天子”。老百姓则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加以崇拜,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凝聚力的标志。于是汉语中就有了很多由“龙”字组成的表示美好形象的词语。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画龙点睛,龙子龙孙等。但在西方,“龙”却是一种体型庞大,长有双翼,顶有花纹,脚掌巨大的怪物。正因为如此,“望子成龙”可以翻译成:long to see one’s child succeed in life,而不能翻译成:expect one’s child to become a dragon。
3、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
不同的地域、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翻译工作者进行英汉互译时,必须越过东西方文化的障碍,做出准确的翻译。如:英语民族的人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因为根据英美习惯,这是一句最方便、安全的见面语。同样,在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在多数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而只是一种招呼罢了。这样的对话如果译成英文只说" How do you do?”或“Hi! ”就行了。如果这句问话改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如果被问者是英语民族的人,他心理上首先的反应是:“Yes,I have.”或 “No,l haven’t”或“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很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形成的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字面对应的表达法,对于“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不消”、“吃不住”、“吃老本”、 “吃闲饭”和“吃香”等这一系列说法只好分别意译为“good- for-nothing”,“be unpopular”,“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be unable to stand”,“be unable to bear or support”,“live off one’s past gains”,“lead an idle life”和“be very popular”等才能基本如实传达原文的含义,而这些译文都没有用“eat”一词。
总而言之,语言承载文化,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文化的存在与演变,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再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2:36-42
[2]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2.
[3]李明.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1-86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
翻译能够丰富译语文化,并促进译语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也能促进、影响甚至制约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活动,翻译能否发生,发生的规模有多大,涉及的领域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与译语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关,尤其和意识文化(或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直接相关。一个民族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放程度,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开展。一个民族在心理上愈是开放,就越能促进翻译活动的发生,其规模也越大。同时,一民族某一领域对文化的需求程度越大,该领域里的翻译活动就越活跃。在翻译的过程中,原作作为源语文化的产物,包含着原语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译者解读原作以及用译入语表达原作的时候,必须处理诸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大量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这就是两种文化中共性的东西;当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文化信息时,译者必须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变通。大体说来,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有宗教、文化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
1、宗教
众所周知,《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美国人信仰基督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也广为流传。例如汉语言中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理解。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据此,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不同,且它们的历史与文化也各不相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对特定事物的忌讳和与好恶上。例如数字“4” 与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尽量避开它;数字“8”因为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和8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但是在西方人眼里,数字“13”却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意指运气不好。因此,在西方座位没有13号,楼房没有l3层等等。译者只有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后,才能准确把握这些非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再如,只要谈到中国文化,人们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龙”字。因为在封建社会,古代帝王总把自己描述成龙的化身,自封为“真龙天子”。老百姓则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加以崇拜,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凝聚力的标志。于是汉语中就有了很多由“龙”字组成的表示美好形象的词语。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画龙点睛,龙子龙孙等。但在西方,“龙”却是一种体型庞大,长有双翼,顶有花纹,脚掌巨大的怪物。正因为如此,“望子成龙”可以翻译成:long to see one’s child succeed in life,而不能翻译成:expect one’s child to become a dragon。
3、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
不同的地域、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翻译工作者进行英汉互译时,必须越过东西方文化的障碍,做出准确的翻译。如:英语民族的人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因为根据英美习惯,这是一句最方便、安全的见面语。同样,在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在多数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而只是一种招呼罢了。这样的对话如果译成英文只说" How do you do?”或“Hi! ”就行了。如果这句问话改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如果被问者是英语民族的人,他心理上首先的反应是:“Yes,I have.”或 “No,l haven’t”或“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很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形成的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字面对应的表达法,对于“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不消”、“吃不住”、“吃老本”、 “吃闲饭”和“吃香”等这一系列说法只好分别意译为“good- for-nothing”,“be unpopular”,“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be unable to stand”,“be unable to bear or support”,“live off one’s past gains”,“lead an idle life”和“be very popular”等才能基本如实传达原文的含义,而这些译文都没有用“eat”一词。
总而言之,语言承载文化,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文化的存在与演变,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再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2:36-42
[2]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2.
[3]李明.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1-86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