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研究与运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的演变和推移中都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瑶族的迁徙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是少数民族中迁徙最久、跨越空间最长的。作为山地民族,贺州瑶族在不断的发展中产生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民歌的唱法更是别具一格。他们的歌曲表达不仅具备北方的粗犷,还兼具小调的细腻与柔和,听到歌曲的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力量。现如今,文化愈加繁荣,广大群众对贺州瑶族的传统民歌也有了更大的热情,通过研究他们的演唱特色和技巧运用,对于中华民歌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运用
  民歌是传统艺术形式中最具魅力的一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中华文化绽放在世界艺术之林。贺州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瑶族传统民歌以特有的形式传递情感。受到地理因素和民族特点的影响,民歌以其独有的方式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让歌曲有更多的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并将其运用方法进行归纳。
  一、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
  (一)声调、语音特色
  与汉语不同,贺州瑶族的语言声调更多,总共有八个调值和调类,其中含有两个入声调和六个舒声调。多种声调的表达方式也使民歌歌曲在演唱中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不同,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在语音中,瑶族语言几乎没有卷舌音,韵母多以m、n、t、k结尾,而在汉语中这些音节只能作为声母。这就导致瑶族民歌在演唱中强弱音对比更明显,着力点多在舌尖与舌面,字音的连接具有特色。如《出外回堂歌》中“引出”的“引”字,也是以m作为尾韵,与“出”的连接形成了特殊的韵律感。
  (二)唱歌
  瑶族传统民歌演唱别具一格,包括很多地方特色。“呐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最早这种演唱方式出现于还愿仪式中,平时没有特殊场合并不允许表演。这一演唱方法情感充沛,带有悲悯色彩,唱出的民歌“颤音”明显,曲调哀伤。另外,它的唱法不需要多大的技巧,但是对气息的平稳性要求严格,平缓流畅的歌唱方法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点。
  “蝴蝶歌”也是贺州瑶族民歌的代表形式之一,受当地地形地貌、生活水平的影响,“蝴蝶歌”的演唱欢快自然。所谓“蝴蝶歌”,是因为歌曲在演唱中衬词多样,如“蝴的蝶、黄的蜂”等。用“的”字衬托也是瑶族传统民歌的特色之一。
  (三)喊歌
  这种唱腔主要运用在“喊香哩”中。“喊香哩”是一种呼喊式的演唱,既是喊,又是唱。它是“香哩歌”的另一种唱法。“喊香哩”类似北方的号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号子,它的最大特色是声音洪亮高亢,音色自然淳朴,具有爆发力,多给人呐喊之感。同时,喊歌不仅仅使用真声,它是真假声相互转换,并多用假声去“喊”。
  二、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的运用
  (一)“喊香哩”中“喊”的运用
  “喊香哩”演唱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喊”,“喊”也是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最大的特点。这种“喊叫”的演唱方式能够让各个共鸣腔运作起来,让声音更具穿透力,并使气息和咬字协调起来。在声音演唱中将这种技巧进行运用,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调动他们发声器官的兴奋度,最快地进入演唱状态。
  (二)润腔技巧的运用
  贺州瑶族传统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润腔的使用,它在演唱中能够传达不同的情绪,表现更丰富的情感。当歌曲中出现长音节奏,如在高山上或向远方呼喊时,或是出现在音乐伴奏音型比较热烈、乐曲达到高潮处时,可以运用呼喊式的拖腔来表现长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贺州瑶族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歌演唱技巧,它饱含深情、唱法特殊、技艺精湛。歌声是从歌者的内心流淌出来的一湾清泉,歌唱者只有让自己拥有一个纯净高尚美好的内心世界,才能用充满真善美的歌声感动听者,从而使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韦蕊.瑶族民歌演唱风格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2]胡春霞.分析瑶族民歌声乐表现情态的结构层透析[J].黄河之声,2017(17).
  [3]韦蕊.对广西瑶族传统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幾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5(08).
  [4]黄钰婷.贺州瑶族民歌的文化底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贺州瑶族民歌在民族声乐实践教学中的传承”(项目编号:2016JGB390,项目类型:一般B类)。?
  (作者简介:叶军,男,研究生,贺州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音乐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表演最关键的内容就在于挖掘乐谱中所蕴含的灵魂,并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这种创造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透过这些术语和记号,演唱者可以得知作曲家对歌曲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速度、力度、表情以及采用怎样的音色等。可以說,这些术语和记号是进行歌曲处理的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声乐?作品?记号?术语?二度处理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尊重原作,演唱者正确表现作品,不可脱离作品本身,
设施蔬菜栽培作为一种高强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具有高肥料投入、高复种植指数和高温高湿环境等的特点。土壤微生物在有机质的分解、养分循环等土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
摘要:竹笛演奏艺术长期以来在我国得到不断发展,竹笛独奏作品已进入创作的繁荣时期,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在不同时期竹笛演奏技法、音乐风格、曲目创作及形制改良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对竹笛演奏的技法、風格和发展状况加以阐述。  关键词:竹笛?演奏技法?风格发展?状况  竹笛属于我国一种古老的气鸣吹管乐器,不同地域的表演形式、民俗文化背景、音乐风格、劳动生活习惯等均对竹笛的演奏流派和演奏风格的形成起
植物缺铁减产降质是石灰性土壤上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涉及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针对我国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黄化症,本研究以花生(小白沙)作为研究材料,利用水杨酸(SA)与外源一氧化氮(NO),通过液培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外源SA与NO对花生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索其对花生缺铁黄化的调控机理,为提高石灰性土壤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油菜主要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以产量和品质的优势成为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主要种类。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生产对于氮肥的需求量大,但是大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农业成本的增加,甚至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以46个不同基因型的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为基础,在高氮和低氮处理条件下进行两次营养液培养苗期筛选试验,筛选氮高效和氮低效DH系,并
摘要: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当中的年轻乐器,在几百年的发展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流派和演奏技法。伴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和进步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乐器演奏技法的要求,只有顺应改革要求进行演奏技法的大力創新,才能够真正为我国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就扬琴演奏而言,为了更好地显现出扬琴演奏的魅力,展现我国艺术的内涵,就必须做到不断突破,创新传统的扬琴演奏技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动力
摘要:音乐剧在表演中,舞台行动丰富,运用歌唱和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生活。演员的表演都要通过人物的戏剧行动来展现。因此,演员必须重视并发挥好舞台行动规律在音乐剧表演中的作用。  关键词:舞台行动规律?音乐剧表演?作用  一、音乐剧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就是舞台行动规律  音乐剧的表演是戏剧性表演,演员在舞台上饰演的角色所展现的活动都要通过行动得以呈现。对于演员来说,只有通过人物行动来展现剧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摘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乐为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精神源泉。在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多。西方的钢琴艺术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音乐家准确地把握了民族音乐的风格和西方音乐的特点,将国际上的钢琴艺术加入了中国钢琴艺术的表达方式,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烙印的中国钢琴作品。本文就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