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无定法”是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中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语文教学,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对象,采用多种方式来教学,选用适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方法来教学,那么,肯定能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在汲取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同时大胆探索,认真实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总结出了一种又一种教学方法。
一、访谈式。将教材中比较枯燥的、比较陌生的内容用访谈的形式介绍出来,比纯粹地阅读要轻松有趣一些。访谈的形式可以设计为记者采访专家或百姓,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等。这些角色均由学生充当。老师提醒或指导学生:记者或主持人要提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提问要有水平;专家或嘉宾答疑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也就是说释疑要有水准。要达到上述要求,同学们势必查找资料,仔细研读课文和资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难点和重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它所涉及的内容离同学们的生活较远,所以读起来吸引力不强。但通过访谈这一新颖的形式,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我组织的这堂课有两名同学分别担任战地记者和军事家。他们围绕战争背景、战况分析(有战争地图展示)、战争形势预测等方面展开问答。采访完后记者又与观众进行了互动。
二、导游式。对有景物描写、景点说明的文章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陋室铭》《故宫博物院》等。比如《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同学们觉得说明文有些枯燥,不爱读。但是玩,同学们总喜欢吧,那么就跟我们的导游到“故宫博物院”去一饱眼福吧。我们不妨加上一个导游的角色,配上生动的语言,模拟一次参观故宫的旅游,将在座同学的情绪调动起来。游客(同学们)先自行弄清旅游路线(熟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每到一个景点,展示(多媒体展示)景物给游客看,边展示边解说。导游还应设计一些问题问游客,将互动开展起来。
三、游戏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用游戏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得知识,提升能力。比如为了督促同学们多了解成语,积累成语,开展一次“成语接龙”活动。第一个成语说出来以后,由谁来接“招”呢?运用放音乐(或敲小鼓)的同时传手绢(或纸团)的游戏形式,音乐开始放,手绢由第一位同学按指定的路线传,音乐一停,手绢在谁手上就由谁来接成语。当然,这样的活动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当堂掌握多少成语,但因为它有趣,能激发同学们学习成语的兴趣,这种乐趣会延伸到课外,他们在以后课外随时都会有效地学习成语,所以这样的活动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往往比老师硬性强调同学们认真学习成语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不必担心那堂课耽误了学习时间。游戏的方式很多,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
四、猜谜语式。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一些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中,有一些词语或内容不很明确,老师先设疑,让同学们猜。同学们觉得有神秘感,自然就想知道结果,然后就猜,猜出一个结果来,老师让学生再阅读原文,看答案是否符合文章里的条件。这样就促使同学们结合语境综合思考,而不是盲目猜测,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如《狼》中有一句话“犬坐于前”,为了让新接触文言文的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老师问:“‘犬’是何意?”有人脱口而出:“狗”。老师问:“是谁坐在屠户的前面?”有人说是狗,因为写得很清楚;有人说是狼。那么究竟是狗还是狼呢?看谁猜得对,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印证你的答案。经过一番猜测和论证,答案出来了,是狼。所以这里“犬”是名词作状语,像狗那样,是指狼像狗那样。这时老师再讲解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再拓展延伸。
五、竞赛式。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用竞赛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竞赛式可分为三种:小组赛、接力赛、抢答赛。小组赛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接力赛是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确定几个成员的序号,然后按顺序答题。值得注意的是:组员水平的高低要与题目的难易相符合,如题目由易到难,队员的水平由低到高。这样既有同一能力层次队员的个人较量,又有小组团体的较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教学容量大的复习课。第三种是抢答赛。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可以节约答题时间。这种方法也适合复习课,当然新课也可以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要我们有创新的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付诸实施,教育的花园里定会盛开一朵又一朵希望之花。
一、访谈式。将教材中比较枯燥的、比较陌生的内容用访谈的形式介绍出来,比纯粹地阅读要轻松有趣一些。访谈的形式可以设计为记者采访专家或百姓,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等。这些角色均由学生充当。老师提醒或指导学生:记者或主持人要提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提问要有水平;专家或嘉宾答疑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也就是说释疑要有水准。要达到上述要求,同学们势必查找资料,仔细研读课文和资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难点和重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它所涉及的内容离同学们的生活较远,所以读起来吸引力不强。但通过访谈这一新颖的形式,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我组织的这堂课有两名同学分别担任战地记者和军事家。他们围绕战争背景、战况分析(有战争地图展示)、战争形势预测等方面展开问答。采访完后记者又与观众进行了互动。
二、导游式。对有景物描写、景点说明的文章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陋室铭》《故宫博物院》等。比如《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同学们觉得说明文有些枯燥,不爱读。但是玩,同学们总喜欢吧,那么就跟我们的导游到“故宫博物院”去一饱眼福吧。我们不妨加上一个导游的角色,配上生动的语言,模拟一次参观故宫的旅游,将在座同学的情绪调动起来。游客(同学们)先自行弄清旅游路线(熟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每到一个景点,展示(多媒体展示)景物给游客看,边展示边解说。导游还应设计一些问题问游客,将互动开展起来。
三、游戏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用游戏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得知识,提升能力。比如为了督促同学们多了解成语,积累成语,开展一次“成语接龙”活动。第一个成语说出来以后,由谁来接“招”呢?运用放音乐(或敲小鼓)的同时传手绢(或纸团)的游戏形式,音乐开始放,手绢由第一位同学按指定的路线传,音乐一停,手绢在谁手上就由谁来接成语。当然,这样的活动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当堂掌握多少成语,但因为它有趣,能激发同学们学习成语的兴趣,这种乐趣会延伸到课外,他们在以后课外随时都会有效地学习成语,所以这样的活动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往往比老师硬性强调同学们认真学习成语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不必担心那堂课耽误了学习时间。游戏的方式很多,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
四、猜谜语式。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一些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中,有一些词语或内容不很明确,老师先设疑,让同学们猜。同学们觉得有神秘感,自然就想知道结果,然后就猜,猜出一个结果来,老师让学生再阅读原文,看答案是否符合文章里的条件。这样就促使同学们结合语境综合思考,而不是盲目猜测,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如《狼》中有一句话“犬坐于前”,为了让新接触文言文的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老师问:“‘犬’是何意?”有人脱口而出:“狗”。老师问:“是谁坐在屠户的前面?”有人说是狗,因为写得很清楚;有人说是狼。那么究竟是狗还是狼呢?看谁猜得对,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印证你的答案。经过一番猜测和论证,答案出来了,是狼。所以这里“犬”是名词作状语,像狗那样,是指狼像狗那样。这时老师再讲解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再拓展延伸。
五、竞赛式。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用竞赛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竞赛式可分为三种:小组赛、接力赛、抢答赛。小组赛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接力赛是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确定几个成员的序号,然后按顺序答题。值得注意的是:组员水平的高低要与题目的难易相符合,如题目由易到难,队员的水平由低到高。这样既有同一能力层次队员的个人较量,又有小组团体的较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教学容量大的复习课。第三种是抢答赛。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可以节约答题时间。这种方法也适合复习课,当然新课也可以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要我们有创新的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付诸实施,教育的花园里定会盛开一朵又一朵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