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小学的音乐课程也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课来说,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以相对应的音乐常识为基础,提高小学高年级整体的音乐兴趣。我们对当下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52
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相对之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面对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全面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了解一定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会聆听音乐,甚至会激发部分学生的音乐潜能。然而在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下,无意义的,低俗的音乐也进入了大众视野,这对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是一个大的阻碍,也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难点。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核心内容,并且教授相应的的音乐知识来教会学生如何聆听和鉴赏音乐。传统的小学音乐课都是以单纯枯燥的聆听为主,学生不懂得音乐的背景及乐理知识而去盲目聆听,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没有音乐兴趣为基础也就没有之后的深入了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需要不断改进。
在每节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图片,或者相关的电影片段等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一节音乐欣赏和正确的开始。例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一课中,有一首钢琴曲是《牧童短笛》,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先播放关于《牧童短笛》的音频,第一次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是否有人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或者作曲家的名字的背景?之后对问题进行解答以及介绍作曲家贺绿汀的背景,还可以对贺绿汀的其他作品進行介绍,这对于课程开始都是一个好的导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2 注重音乐实践,培养创造精神
有了一定的音乐兴趣为基础,想要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就必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基本的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深层了解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当前的音乐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课堂,有趣的课堂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记忆犹新,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潜力的重要条件,甚至在学生将来的人生中也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就音乐中的节奏而言,老师可以先以学生讲授,随后带领学生进行尝试并进行纠正,再用一些代表的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如果是需要学生学习的合唱曲目,教师可以通过合唱,独唱,对唱,轮场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比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五课声乐的演唱形式中,以合唱《游击队歌》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声部,分别演唱之后进行合唱,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音程,和声的协和感以及合唱的魅力。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歌唱活动或者歌唱比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掌握,以及对之后的音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
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音乐,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而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中华民族音乐,还要了解中国不同省份的地方音乐以及国外的古典音乐等,丰富的音乐见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根本。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接受到更丰富的音乐种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音乐接收的信息量 ,但也避免不了低俗音乐的传播,这对于当今小学生的音乐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根据这一当下情形,就更加需要重视当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以及对音乐的正确解读和鉴赏。例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六课,走进戏曲—画脸谱中,教师可以通过经典名著故事解读,让学生对戏曲的背景发展,代表人物进行一定的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聆听,演唱。也可以根据一部分民族乐器了解当时的民族音乐背景,或者代领学生去当地感受地方民俗风情。只有真正对音乐深入了解才能领会作品本身的音乐魅力。
结束语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音乐教育来讲,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培养音乐兴趣的基础上,传授音乐常识,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力,去培养每一双聆听美的耳朵。我们要培养的全面的综合性人才,是在思想道德道德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文化能力的提高,体育锻炼提供的身体条件下,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会聆听会鉴赏的耳朵,有独立见解的解答,是在未来人才培养上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李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4.
[2]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3).
[3]刘华.音乐新课程与示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3).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52
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相对之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面对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全面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了解一定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会聆听音乐,甚至会激发部分学生的音乐潜能。然而在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下,无意义的,低俗的音乐也进入了大众视野,这对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是一个大的阻碍,也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难点。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核心内容,并且教授相应的的音乐知识来教会学生如何聆听和鉴赏音乐。传统的小学音乐课都是以单纯枯燥的聆听为主,学生不懂得音乐的背景及乐理知识而去盲目聆听,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没有音乐兴趣为基础也就没有之后的深入了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需要不断改进。
在每节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图片,或者相关的电影片段等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一节音乐欣赏和正确的开始。例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一课中,有一首钢琴曲是《牧童短笛》,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先播放关于《牧童短笛》的音频,第一次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是否有人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或者作曲家的名字的背景?之后对问题进行解答以及介绍作曲家贺绿汀的背景,还可以对贺绿汀的其他作品進行介绍,这对于课程开始都是一个好的导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2 注重音乐实践,培养创造精神
有了一定的音乐兴趣为基础,想要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就必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基本的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深层了解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当前的音乐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课堂,有趣的课堂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记忆犹新,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潜力的重要条件,甚至在学生将来的人生中也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就音乐中的节奏而言,老师可以先以学生讲授,随后带领学生进行尝试并进行纠正,再用一些代表的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如果是需要学生学习的合唱曲目,教师可以通过合唱,独唱,对唱,轮场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比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五课声乐的演唱形式中,以合唱《游击队歌》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声部,分别演唱之后进行合唱,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音程,和声的协和感以及合唱的魅力。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歌唱活动或者歌唱比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掌握,以及对之后的音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
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音乐,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而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中华民族音乐,还要了解中国不同省份的地方音乐以及国外的古典音乐等,丰富的音乐见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根本。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接受到更丰富的音乐种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音乐接收的信息量 ,但也避免不了低俗音乐的传播,这对于当今小学生的音乐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根据这一当下情形,就更加需要重视当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以及对音乐的正确解读和鉴赏。例如,在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五年级下册中,第六课,走进戏曲—画脸谱中,教师可以通过经典名著故事解读,让学生对戏曲的背景发展,代表人物进行一定的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聆听,演唱。也可以根据一部分民族乐器了解当时的民族音乐背景,或者代领学生去当地感受地方民俗风情。只有真正对音乐深入了解才能领会作品本身的音乐魅力。
结束语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音乐教育来讲,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培养音乐兴趣的基础上,传授音乐常识,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力,去培养每一双聆听美的耳朵。我们要培养的全面的综合性人才,是在思想道德道德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文化能力的提高,体育锻炼提供的身体条件下,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会聆听会鉴赏的耳朵,有独立见解的解答,是在未来人才培养上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李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4.
[2]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3).
[3]刘华.音乐新课程与示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