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新闻事件、实验、史实、生活实例、问题、科技新成果、影视素材和错误结论等创设教学情境,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情境 创设途径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新闻事件、实验、史实、生活实例、问题、科技新成果、影视素材和错误结论等创设教学情境,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化学素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
1.利用社会新闻事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当前的社会新闻事件为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的特点创设出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使社会热点新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例如在讲述化学式的意义时,提到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研制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识青蒿素的化学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对化学对社会的责任。
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情境,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者。例如:在CO■的实验制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四组物质:①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②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③纯碱与稀盐酸;④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从以上四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选择制取装置。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学到新知识,又培养动手和探究能力。
3.通过化学史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化学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如讲授《原子的构成》一节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的发现历程,引到卢瑟福的α离子轰击金箔实验,逐渐引入原子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积极思考,使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化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追溯到了化学知识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而且揭示出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态度和思想,使学生学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4.通过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与化学的密切关系。
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现实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Ca(OH)2的性质和用途时,用三张图片引入:①冬天用石灰浆将树干刷白;②用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③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接着提出问题:上述图片中涉及的物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分析解决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5.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思考质疑。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前提,问题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问题从情境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例如:在讲授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实验操作中,向学生提出如果瓶塞正放、标签没有面向手心、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则会怎么样,让学生思考,质疑,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6.利用新科技成果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科技在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很多科技成果与化学有相关性。教师要利用新科技成果为题材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会有极大吸引力。例如在分子教学中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时,借力于2015年9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一消息进行辨析。在碳单质的教学中,把2004年发现的石墨烯及最新材料“碳纤维”带入课堂中,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7.利用影视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量的影视剧及专题片中会出现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老师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积累、收集把它们应用于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会使化学课堂充满乐趣,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例如在《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中,插入电影《终结者2》中液态金属机器T1000的片段,可以让整个课充满活力。这一类素材,在“暴风影音”的“暴风盒子”中有许多视频资料很值得我们借鉴。
8.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在讲完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要求学生写出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能置换出来。而实验现象是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没有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探究气氛。
综上所述,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发现,以“情境”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情境 创设途径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新闻事件、实验、史实、生活实例、问题、科技新成果、影视素材和错误结论等创设教学情境,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化学素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
1.利用社会新闻事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当前的社会新闻事件为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的特点创设出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使社会热点新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例如在讲述化学式的意义时,提到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研制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识青蒿素的化学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对化学对社会的责任。
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情境,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者。例如:在CO■的实验制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四组物质:①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②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③纯碱与稀盐酸;④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从以上四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选择制取装置。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学到新知识,又培养动手和探究能力。
3.通过化学史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化学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如讲授《原子的构成》一节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的发现历程,引到卢瑟福的α离子轰击金箔实验,逐渐引入原子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积极思考,使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化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追溯到了化学知识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而且揭示出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态度和思想,使学生学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4.通过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与化学的密切关系。
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现实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Ca(OH)2的性质和用途时,用三张图片引入:①冬天用石灰浆将树干刷白;②用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③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接着提出问题:上述图片中涉及的物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分析解决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5.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思考质疑。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前提,问题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问题从情境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例如:在讲授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实验操作中,向学生提出如果瓶塞正放、标签没有面向手心、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则会怎么样,让学生思考,质疑,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6.利用新科技成果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科技在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很多科技成果与化学有相关性。教师要利用新科技成果为题材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会有极大吸引力。例如在分子教学中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时,借力于2015年9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一消息进行辨析。在碳单质的教学中,把2004年发现的石墨烯及最新材料“碳纤维”带入课堂中,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7.利用影视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量的影视剧及专题片中会出现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老师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积累、收集把它们应用于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会使化学课堂充满乐趣,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例如在《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中,插入电影《终结者2》中液态金属机器T1000的片段,可以让整个课充满活力。这一类素材,在“暴风影音”的“暴风盒子”中有许多视频资料很值得我们借鉴。
8.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在讲完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要求学生写出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能置换出来。而实验现象是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没有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探究气氛。
综上所述,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发现,以“情境”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