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完善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基奠,文学底蕴的深浅决定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高等职业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普遍存在着文学素养教育缺失的现象。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对策
一、课堂教学
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建立系统、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体系。积极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手段,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利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听读结合法、观摩体验法、考评结合式等教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递,又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形象生动地分析和对其内容进行深刻地感悟。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创新的精神,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可以共同分析、探讨,从而形成热情高涨,井然有序、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于依赖已有的教学参考书,将教参中的标准、固化模式的讲解来规范学生的表述和思维,这就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机械狭隘。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的表述和文章韵味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要细致品味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仔细推敲、充分领悟其中的审美情趣。教师争取将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情感和生命力全面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和原则,站在独特的自我感受和多重角度,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有逻辑性地表述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等鉴赏类的课程教学,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沉浸在传统的历史文化中,体验人类在不断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对自身的生存价值和精神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合理的规划,为实现自己持久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从而使自己成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修养的现代化的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计
以国际和国内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在文学作品的讲授过程中,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重新定位和规划,借助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將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分解到具体的人文教育课程,如外国文学、美学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交际与礼仪等。
改革现有的文学类课程体系,目前现有的课程体系是由几门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的不同课程承担。将我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作为课程的主导,辅助加以国内和国际的文学课程,分学期、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开设。文学鉴赏课程则以先进的文化精神为精髓,将语言和文字作为载体,以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为教学的内容,是一门融审美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三、古诗词积累,提高文化素养
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不仅选材广泛,而且语言富有情趣,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都有独到的作用。
3.1分门别类辑古诗。一学年中学生把自己收集、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给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加以点评。还可以鼓励学生给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编好诗集后,全班相互传阅,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成就感。
3.2别出心裁品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先为它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简介一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例如可以把古诗画成一幅画,编成一段舞蹈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和亲切。
3.3声情并茂诵古诗。教师推出每周(或每日)一古诗活动,每周(或每日)利用早晚读时间安排学生当小老师,将选好的古诗抄在小黑板上,学生将此诗抄在专用积累本上,先让学生自读,主要把古诗读通读准;再让学生精读,猜古诗的大意;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要学生声情并茂有滋有味地诵读。每首古诗但求粗知大意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实。其间,各班定时开展诵读比赛,评出优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诗词的积累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编辑、思维、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化素养,古诗词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
四、实践活动
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将选修、必修课程设置与讲座、竞赛、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等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提升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邀请著名的国学爱好者以及在文学讲授方面有造诣的学者,开设一些有关文学鉴赏方面的讲座,也可以在学校让学生自发形成文化兴趣小组、文学品鉴团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交流,丰富课间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品德修养,使学生培养高雅的艺术修养,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水平。
成立各种团体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投入到社会大熔炉里,磨练学生适应社会的意志,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人文教育的体验。时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敬老院做自愿服务者、到企事业单位做市场调研等,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假期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认知社会、感悟人生,并在社会实践中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结束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在历史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样对于现代教育来讲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对高职类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可以说是有着真正的积极作用的,所以如何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对高职类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补充和教育将是未来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核心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对策
一、课堂教学
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建立系统、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体系。积极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手段,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利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听读结合法、观摩体验法、考评结合式等教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递,又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形象生动地分析和对其内容进行深刻地感悟。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创新的精神,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可以共同分析、探讨,从而形成热情高涨,井然有序、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于依赖已有的教学参考书,将教参中的标准、固化模式的讲解来规范学生的表述和思维,这就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机械狭隘。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的表述和文章韵味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要细致品味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仔细推敲、充分领悟其中的审美情趣。教师争取将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情感和生命力全面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和原则,站在独特的自我感受和多重角度,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有逻辑性地表述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等鉴赏类的课程教学,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沉浸在传统的历史文化中,体验人类在不断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对自身的生存价值和精神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合理的规划,为实现自己持久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从而使自己成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修养的现代化的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计
以国际和国内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在文学作品的讲授过程中,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重新定位和规划,借助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將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分解到具体的人文教育课程,如外国文学、美学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交际与礼仪等。
改革现有的文学类课程体系,目前现有的课程体系是由几门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的不同课程承担。将我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作为课程的主导,辅助加以国内和国际的文学课程,分学期、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开设。文学鉴赏课程则以先进的文化精神为精髓,将语言和文字作为载体,以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为教学的内容,是一门融审美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三、古诗词积累,提高文化素养
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不仅选材广泛,而且语言富有情趣,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都有独到的作用。
3.1分门别类辑古诗。一学年中学生把自己收集、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给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加以点评。还可以鼓励学生给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编好诗集后,全班相互传阅,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成就感。
3.2别出心裁品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先为它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简介一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例如可以把古诗画成一幅画,编成一段舞蹈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和亲切。
3.3声情并茂诵古诗。教师推出每周(或每日)一古诗活动,每周(或每日)利用早晚读时间安排学生当小老师,将选好的古诗抄在小黑板上,学生将此诗抄在专用积累本上,先让学生自读,主要把古诗读通读准;再让学生精读,猜古诗的大意;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要学生声情并茂有滋有味地诵读。每首古诗但求粗知大意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实。其间,各班定时开展诵读比赛,评出优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诗词的积累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编辑、思维、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化素养,古诗词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
四、实践活动
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将选修、必修课程设置与讲座、竞赛、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等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提升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邀请著名的国学爱好者以及在文学讲授方面有造诣的学者,开设一些有关文学鉴赏方面的讲座,也可以在学校让学生自发形成文化兴趣小组、文学品鉴团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交流,丰富课间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品德修养,使学生培养高雅的艺术修养,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水平。
成立各种团体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投入到社会大熔炉里,磨练学生适应社会的意志,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人文教育的体验。时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敬老院做自愿服务者、到企事业单位做市场调研等,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假期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认知社会、感悟人生,并在社会实践中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结束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在历史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样对于现代教育来讲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对高职类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可以说是有着真正的积极作用的,所以如何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对高职类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补充和教育将是未来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核心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