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人类出现之初,教育就产生了,甚至在学校出现之前,人类就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系统。然而,在学校出现之后,在人类教育已有了相当成熟的今天,最初对人们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却逊于学校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由此可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形成的教育合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但是,在如今的特殊儿童家校合作教育中却面临如此多的困惑。
一、特殊儿童家长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正确认识
大多数特殊孩子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因此,特殊孩子是累赘、包袱依然成为特殊儿童的代名词。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特殊儿童依然还受着不公平的对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仅仅是为了消包袱,觉得学校只是帮助其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就可以了,缺乏对特殊学校教育的正确认识,所以表现出家长对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的不太支持。
二、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不正确定位
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低期望,导致教育的低要求,使特殊教育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育效果不好。受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读了缺陷的影响,总看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忽视或者小化了他们的特殊潜能。因此,“低能”使家长和学校降低了教育要求,重视程度也随着降低。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不重视使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家校互动也就无从谈起。
三、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流畅互动
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互动走入了误区甚至恶性循环。绝大部分特殊学校都在县级城市以上,而绝大部分特殊儿童却来自农村,较远的距离和贫困的现实成为了家校联系和沟通的阻碍。学生的比较分散的分布使教师的普遍家访变得不太现实,贫穷的现实使大多数家长比较频繁的到校探望也不太现实,于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便只在开学和放假的匆忙交流之中。好在电信的发展跨越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但是,我们西部农村还未普及一家一电话,即使能电话联系的家庭,家长接到电话时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我的娃儿在学校又闯什么祸了?”因为大多数老师只会在这种情况时才会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对学校来电的戒备心理使这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走入了恶性循环。
留守”、“单亲”特殊儿童的家校互动更是困难重重。大多数农村的家长都外出打工,隔代教育、非亲教育使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又平添亲情丧失,父母打工挣钱,根本无暇顾及特殊儿童的教育,家校联系也就变的不太可能。有一部分特殊儿童的家庭十分贫穷,而且家长有病在身,生活起居都要靠接济度日,又怎谈家校互动。
四、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充分指导
由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欠缺和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使本可在家校互动之中起着指导作用的学校显得被动和无力。大多数特殊儿童家长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与学校沟通的主动性,双方的被动和专业的匮乏使家校之间的互动变的不太可能。
研究表明:特殊学生家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呈现出从家庭向学校内部递减的趋势。家庭教育的无序状态和家校互动的脱节致使大多数特殊孩子丧失了回归主流社会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如同物理上的二力一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力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那合力就很小。只有让二者方向一致,围绕一个目的,施行科学方法,才能使合力最大化。良性的家校互动,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家校交流和联系,让特殊学生在爱和亲情的融洽气氛中,在科学的教育和矫正下,逐步补偿缺陷,适应社会。
一、特殊儿童家长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正确认识
大多数特殊孩子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因此,特殊孩子是累赘、包袱依然成为特殊儿童的代名词。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特殊儿童依然还受着不公平的对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仅仅是为了消包袱,觉得学校只是帮助其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就可以了,缺乏对特殊学校教育的正确认识,所以表现出家长对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的不太支持。
二、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不正确定位
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低期望,导致教育的低要求,使特殊教育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育效果不好。受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读了缺陷的影响,总看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忽视或者小化了他们的特殊潜能。因此,“低能”使家长和学校降低了教育要求,重视程度也随着降低。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不重视使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家校互动也就无从谈起。
三、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流畅互动
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互动走入了误区甚至恶性循环。绝大部分特殊学校都在县级城市以上,而绝大部分特殊儿童却来自农村,较远的距离和贫困的现实成为了家校联系和沟通的阻碍。学生的比较分散的分布使教师的普遍家访变得不太现实,贫穷的现实使大多数家长比较频繁的到校探望也不太现实,于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便只在开学和放假的匆忙交流之中。好在电信的发展跨越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但是,我们西部农村还未普及一家一电话,即使能电话联系的家庭,家长接到电话时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我的娃儿在学校又闯什么祸了?”因为大多数老师只会在这种情况时才会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对学校来电的戒备心理使这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走入了恶性循环。
留守”、“单亲”特殊儿童的家校互动更是困难重重。大多数农村的家长都外出打工,隔代教育、非亲教育使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又平添亲情丧失,父母打工挣钱,根本无暇顾及特殊儿童的教育,家校联系也就变的不太可能。有一部分特殊儿童的家庭十分贫穷,而且家长有病在身,生活起居都要靠接济度日,又怎谈家校互动。
四、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充分指导
由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欠缺和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使本可在家校互动之中起着指导作用的学校显得被动和无力。大多数特殊儿童家长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与学校沟通的主动性,双方的被动和专业的匮乏使家校之间的互动变的不太可能。
研究表明:特殊学生家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呈现出从家庭向学校内部递减的趋势。家庭教育的无序状态和家校互动的脱节致使大多数特殊孩子丧失了回归主流社会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如同物理上的二力一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力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那合力就很小。只有让二者方向一致,围绕一个目的,施行科学方法,才能使合力最大化。良性的家校互动,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家校交流和联系,让特殊学生在爱和亲情的融洽气氛中,在科学的教育和矫正下,逐步补偿缺陷,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