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指导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又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幼儿节奏感策略
  音乐是美妙的,一首动听的乐曲,可使人陶醉,可以唤醒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音乐又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但训练幼儿的节奏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对节奏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的能力较弱,头脑和动作的反应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那么,如何使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有生命力,如何让幼儿对节奏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研究的。
  一、从感受节奏入手,在生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的节奏能力与它们的听觉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为幼儿创设、提供了各种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并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然的加入了一些训练听觉能力的游戏,让幼儿掌握听的技巧,感知音乐的各种节奏要素。
  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天在入园时给他们播放一些优美的乐曲,使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渐渐的,你会发现孩子们不仅减轻了紧张的焦虑情绪,还会和老师一起手舞足蹈,这说明孩子们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感受音乐的能力。
  然后,我留心引导幼儿倾听一些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见到的,感兴趣的,能发出各种声音的物品:活动室中,请幼儿听一听闹钟“嘀嗒嘀嗒”的声音,然后模仿钟摆的样子玩“大钟”的游戏;操场上,与小朋友相互听听体育游戏前和游戏后不同的心跳声、听听中班哥哥姐姐拍皮球时“咚咚咚”的声音,问一问幼儿心跳的声音和拍球的声音是否一样,玩一玩“大皮球拍拍拍”的游戏。
  二、从认识节奏音符入手,将认知过程游戏化。
  认识节奏音符是幼儿敲击节奏的基础。我在引导幼儿认识节奏音符的过程中,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即小动物的头饰或图片。幼儿最喜欢小动物,对它们的声音也最了解,因此,每次认识音符的时候,我都会先出示一种小动物。如在认识二分音符的时候,我戴一个大狮子的头饰,很神气得样子走进来,“今天狮子我们狮子要参加唱歌比赛,看一看那一只小狮子叫得声音最好听。”幼儿对我的样子已经很感兴趣,再让他们来模仿狮子的叫声,他们就别提多高兴了。纷纷的张开大嘴拉长声音叫了起来,正在他们叫得起劲的时候,我将准备好的写有二分音符的卡片出示在黑板上
  引导幼儿看见一个叫一声,这样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了二分音符。当然,我们可以把四分音符比作小羊、小猫的叫声、八分音符比作小狗、小鸡,十六分音符比作小马的马蹄声等。
  当幼儿认识了这些音符后,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又制作了由各种小动物表示的“音符卡片”,将这些音符卡片进行排列组合,引导幼儿认读。我还把这些卡片又分别做成头饰,请幼儿自选后认读并戴在头上,站成一队读节奏。还可以与幼儿玩“送小音符回家”的游戏,教师分别弹奏二分、四分等音符,幼儿人手一套音符卡片,按照教师弹奏音的长短,选择音符卡片并快速举起。这些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而且能做到一目了然,加深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三、从肢体语言入手,在動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中的节奏更是如此。由于3———6岁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他们对声音中的快慢,即节奏的概念是不理解的。但是,有资料显示,人们感受节奏主要是靠运动觉,肢体动作的参与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节奏。因此,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加,一定要让幼儿在肢体动作的参与中加深对节奏的体验和感受。
  1在运动游戏中感受节奏
  幼儿在运动中,也可以感受到节奏。如在幼儿拍球时可以让他们玩“变速拍球的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拍高球、拍低球调整拍球的速度,在拍球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快慢。还可以进行“走和跑”的游戏,幼儿站在圆圈上,我站在孩子们的中间每敲一下小鼓,幼儿就走一步,当鼓声停止,幼儿也停止动作。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可以完全听鼓声的指挥,我的鼓声也逐渐加快,当他们由于鼓声过快而不能继续走时,就会不自觉地跑起来。在这些运动游戏中,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不断提高,对节奏活动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想用动作表现节奏的欲望也在增强。
  2、在舞蹈动作中感受节奏
  “快乐小鼓舞”的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开始,我用两个鼓棒同时在鼓的中间敲四个四分音符的节奏,幼儿两脚并拢跳出四个四分音符xxxx。老师用两个鼓棒分开,在鼓的两边按四分音符同时敲两下,又在鼓的中间同时敲出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的节奏,幼儿则两脚先分开跳两下,然后两脚并拢跳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和一个四分音符的节奏即xxxxx。教师敲击的速度由慢到快,幼儿即兴在老师的鼓声伴奏下跳出。
  3、在感觉器官统合游戏中感受节奏
  “身体乐器”的游戏则更能将我们身体上的各个器官进行运用,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节奏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游戏中我用了碰牙、弹指、绷唇、跺脚、拍腿等肢体动作:活动室静悄悄,小朋友眨眼笑,咱们开个音乐会,牙齿(碰牙)来报到:xxx|xxx)晚会开始了。手指(弹指)来舞蹈xxx|xxx姿势真美妙。双唇(绷唇)来朗诵xxx|xx讲得多么好。小脚(跺脚)奏起了鼓xx|xx,鼓声咚咚敲。手腿(拍腿)来伴奏xxxx|xxx晚会真热闹。你唱歌,我跳舞,高高兴兴拍手笑。
  四、从打击乐器演奏中入手,在操作游戏中表现节奏。
  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造型,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声音像小鸟,有的声音象青蛙……将小小节奏乐器引入节奏教学活动中,既能促使幼儿认识节奏乐器、掌握敲击方法、达到熟练节奏的目的,又能激起他们对节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手、脑并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我首先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发的游戏过程中随意敲打着玩,目的是使幼儿了解乐器不同声音也不同。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操作,知道不同的乐器敲击的方法也不同。待幼儿对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开始鼓励、引导幼儿用乐器为他们熟悉的歌曲打节奏。通过上述活动,幼儿对节奏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感知节奏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让幼儿运用不同乐器、节奏展现故事中小动物的特征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了。如在故事《森林音乐会》的活动中,幼儿在理解了狮子高大威武、小马悦耳的马蹄声、小兔子灵活跳跃的角色特点后,他们选择乐器、创编节奏、合作表现:用鼓表现大狮子威风凛凛的样子xx|xx|,用双响筒来表现小马蹄踏蹄踏跑步的样子xxxxxx|xxxxxx,用小铃表现小兔子一蹦一跳的样子xo,然后再交换演奏,在体验了不同节奏的同时,对角色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游戏是幼儿掌握节奏的最佳途径,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调动了其多种感官,达到理解、掌握节奏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会议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精神的的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就带着这种探究的欲望从大自然那里得到满足的。儿童的自身探究的本能就是儿童哲学的出发点,而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不断认识,探究自己未知的世界,就是儿童不断建构自己哲学世界的过程。童话作为一种神奇的
【摘要】当前,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报道越来越多,由于家长们特别关心子女的异常行为,认为自己子女患此病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儿童多动症。本文旨在阐述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定义、成因、症状、治疗等,使人们对儿童多动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让一些家长、老师走出误区,使儿童多动症患儿尽可能得到好的治疗。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主要症状成因  一、儿童多动症
用留心、细心、爱心、耐心去对待孩子们,该是幼儿教育的宗旨吧?那么,如何去爱?其实是挺不好把握的,但如果深入其中,那就是一种享受。  一: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那天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好吓人啊。’’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小军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想看又不敢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原来是一条小绿虫(蝴蝶幼虫)。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孩子们
摘要:文章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高校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情况,目的是了解大人员密度建筑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寻找解决途径。结果表明:学校室内PM10污染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中,小颗粒物所占比重偏大,其中小于3μm的颗粒物,占到可吸入颗粒物质量的50%左右,几乎占到了计数浓度的100%;从场合上分,食堂颗粒物浓度最高,污染最严重;从时间段分,中(下)午时段污染较为严重。  关键词:浓度;PM
期刊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欠缺。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培养兴趣、创设情境、改进方法 、提高能力四方面浅析了如何培养学生想问的欲望、敢问的心理、会问的意识和善问的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问题意识培养兴趣创设情境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里状态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语言障碍儿童现状,结合国内相关研究,介绍了几种家庭早期发现方法与干预策略。希望有助于家长对语言障碍儿童实施家庭干预,以促进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  【关键词】语言障碍观察家庭干预  语言障碍是指人在听、说、读、写或做手势诸方面的任何一种系统性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个体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与其年龄不相称,较其生理年龄的发展要迟缓,往往在词汇、语句、语法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存在明显错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