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措施,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借助外力,提升内涵建设的最佳途径之一。在研究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就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7-01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的是在生产一线的具有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学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间一直衔接得不好,出现学生所学用不到这就造成学校头疼、企业苦恼的现象,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个瓶颈,事关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江苏开放大学淮安区学院就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江苏开放大学淮安区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一)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各专业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委员会委员。如我校的数控、汽修、客服、美容与美发等、盐化工等专业都已经建立了由学校教师、企业行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并对专业建设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行研讨、商定。
(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如我校的机电、数控专业的实习设备投入就很大,资金设备必然短缺,近十年來我校先后与江苏共创草坪有限公司、江苏惠民汽配有限公司、浙江双环齿轮有限公司、江苏海达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暑了协议,采用“订单培养、冠名招生”等形式,建立起合作关系,成立了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当然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后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提高企业热情、深化合作,我校也在积极的探索。如果校企合作的形式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合作层面,受益的只是学校单方面,达不到校企双赢,那么就会出现学校一方热情很高,合作企业却难觅的局面。就这一点我校已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1.组织专业师资为惠民、海达等开发新产品。我校和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以来,董新成、张佩清等老师为惠民研发了《电涡流式减速器》这一新产品,目前已经大量投入生产;金涛、李浩老师为海达开发了多种新型尼龙滑块产品,使企业顺利拿到了许多大的定单,戴耀中、吴炳林老师参与研发的鼎达电子多功能监控影视记录仪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批量生产。这样一来不仅煅练、提高了专业老师的实践水平,还向企业展示了我校专业实习,增强了企业合作信心。
2.校内实习项目“产品化”。和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后,学校利用校内实训设备改革实习模式,把企业中和一些初步加工、粗加工的产品引入到平时学生的实习项目中来。企业的产品虽然不复杂,但一定要是合格品,这样一来加大了实习中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教的认真、实习也认真。
3.合作过程“深度化”。我校去年开设的美容美发专业是与南京“华彩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是一个校企合作深度化的典型。学校有生源、有场所,而华彩有一套成熟的培训机制,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前两年在校学习,由我校老师上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一律由华彩专门的培训师定期到学校来上。学生考评由我校和华彩共同评定,评定合格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外,可被华彩录用。该班自成立来,无论是招生情况,还是学生在校的班容班貌一直深受好评,这也是这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度化”的必然结果。
(三)聘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学校不定期地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行业的需求和对学生的要求。如我校客服专业的专业课由淮安移动培训部专职培训人员到校授课,每学期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
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抓技能训练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学校按照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培养方案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二)创新考核模式,丰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传我们以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从根本上改造现有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针对不同专业辅之以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水平。在制定考核评价方案时,变笔试为主为多种测评形式并用,逐渐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建立双赢互惠关系,保证校企合作成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学校与企业则是“双赢”的合作关系。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融合。
(四)建立政策保障机制。虽然校企合作本身只是企业、学校双方的自主行为,但政府的政策保障对合作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台倾斜政策,对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多种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比如,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以合作费用抵扣相关税费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等。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办法来激励企业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得以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社会对所需的人才结构成金字塔式,职业学校无疑在培养大量的塔基,一边是企业对技工的求贤若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社会、政策措施和家庭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外,笔者认为主要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脱节。深化校企结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当然也只有深化校企合作,才能提升职业学校的内涵,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韩伟,在校企合作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思考,管理观察,2012(1)。
[2]张威、帅相志、蔡云民办高校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与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20期 。
项目:本文系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14SEW-Q-054)成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7-01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的是在生产一线的具有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学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间一直衔接得不好,出现学生所学用不到这就造成学校头疼、企业苦恼的现象,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个瓶颈,事关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江苏开放大学淮安区学院就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江苏开放大学淮安区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一)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各专业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委员会委员。如我校的数控、汽修、客服、美容与美发等、盐化工等专业都已经建立了由学校教师、企业行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并对专业建设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行研讨、商定。
(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如我校的机电、数控专业的实习设备投入就很大,资金设备必然短缺,近十年來我校先后与江苏共创草坪有限公司、江苏惠民汽配有限公司、浙江双环齿轮有限公司、江苏海达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暑了协议,采用“订单培养、冠名招生”等形式,建立起合作关系,成立了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当然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后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提高企业热情、深化合作,我校也在积极的探索。如果校企合作的形式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合作层面,受益的只是学校单方面,达不到校企双赢,那么就会出现学校一方热情很高,合作企业却难觅的局面。就这一点我校已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1.组织专业师资为惠民、海达等开发新产品。我校和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以来,董新成、张佩清等老师为惠民研发了《电涡流式减速器》这一新产品,目前已经大量投入生产;金涛、李浩老师为海达开发了多种新型尼龙滑块产品,使企业顺利拿到了许多大的定单,戴耀中、吴炳林老师参与研发的鼎达电子多功能监控影视记录仪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批量生产。这样一来不仅煅练、提高了专业老师的实践水平,还向企业展示了我校专业实习,增强了企业合作信心。
2.校内实习项目“产品化”。和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后,学校利用校内实训设备改革实习模式,把企业中和一些初步加工、粗加工的产品引入到平时学生的实习项目中来。企业的产品虽然不复杂,但一定要是合格品,这样一来加大了实习中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教的认真、实习也认真。
3.合作过程“深度化”。我校去年开设的美容美发专业是与南京“华彩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是一个校企合作深度化的典型。学校有生源、有场所,而华彩有一套成熟的培训机制,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前两年在校学习,由我校老师上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一律由华彩专门的培训师定期到学校来上。学生考评由我校和华彩共同评定,评定合格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外,可被华彩录用。该班自成立来,无论是招生情况,还是学生在校的班容班貌一直深受好评,这也是这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度化”的必然结果。
(三)聘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学校不定期地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行业的需求和对学生的要求。如我校客服专业的专业课由淮安移动培训部专职培训人员到校授课,每学期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
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抓技能训练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学校按照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培养方案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二)创新考核模式,丰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传我们以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从根本上改造现有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针对不同专业辅之以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水平。在制定考核评价方案时,变笔试为主为多种测评形式并用,逐渐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建立双赢互惠关系,保证校企合作成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学校与企业则是“双赢”的合作关系。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融合。
(四)建立政策保障机制。虽然校企合作本身只是企业、学校双方的自主行为,但政府的政策保障对合作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台倾斜政策,对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多种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比如,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以合作费用抵扣相关税费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等。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办法来激励企业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得以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社会对所需的人才结构成金字塔式,职业学校无疑在培养大量的塔基,一边是企业对技工的求贤若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社会、政策措施和家庭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外,笔者认为主要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脱节。深化校企结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当然也只有深化校企合作,才能提升职业学校的内涵,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韩伟,在校企合作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思考,管理观察,2012(1)。
[2]张威、帅相志、蔡云民办高校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与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20期 。
项目:本文系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14SEW-Q-05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