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创新教育应该定义为用创新性的教育培养人的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实践活动。
  一、中国幼儿创新教育之现状
  (一)现状一:时常压制与扼杀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这孩子好得很,很乖很听话”。在五千年的传统教育观念里,很乖就是好孩子。然而,这种所谓的“好孩子”标准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的积极性,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为有创新思想的孩子常常思维活跃,求知欲、表现欲旺盛,喜欢独树一帜,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时不时的发表个人意见;在游戏活动中,这类孩子喜欢别具一格,比如拆卸玩具,“错解”游戏规则等,这会使得部分教师产生错觉,认为这个孩子调皮捣蛋,不守规矩,是“世界的破坏者”,于是,出于“保护人类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会在言语、行动上不自觉地压制甚至扼杀孩子创新的萌芽。
  在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注重灌输和复制,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方法,让幼儿像复读机一样反复跟读,稍有不同,便不问缘由予以“纠正”,甚至重录——忽视对幼儿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幼儿对老师的肯定是非常渴望和珍视的,一旦遭到老师的“纠正”就会很快“改正”。长此以往,幼儿形成了惯性思维,认为只要照搬经验,机械重复就没有错误,就是听话,就不会被老师批评,就是好孩子。大概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前辈们的就是经受考验的,就是完美的。这种教育思维甚至伴随我们直到青年。举一个最平常的例子,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仍然坚持每天早读课带领全班读新学的英语单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超出学习自然科学的时间,为什么到了高中仍然还竟然允许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的存在?长期以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理念去哪儿了?这对于自主学习是有害无益的,这不能不说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败笔。
  (二)现状二:幼儿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还未紧跟时代步伐
  幼儿在学生群体中年纪相对较小,可塑性较强,作为特殊的一类学生,教育方式也有其特点,对于课程安排、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文化氛围有着独特的要求。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幼儿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今我们的课程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发展还不够平衡。换汤不换药,对于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能够恰当地引导和培养。
  二、对开展幼儿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和经验
  在我看来,当下迫在眉睫的,一是应跳出课程看课程。教育观念的转型、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调整、幼稚园文化的重新建设,都属于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二是教师角色的重塑。我们一直说教师是辛苦的园丁,呵护着树苗的成长,然而在呵护的过程中,园丁经常随意改变小树的形状,左右幼儿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应视幼儿为活生生的个体,尊重生命价值,重体验,重过程,重探究,重创新。三是是创新教育需要师生关系的调整。在中国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教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然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和学生做朋友。对于教师自身,未来要由重灌输向重发展转变,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对于教育对象,要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对于教学方式方法,要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由此出发,教师现在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态度的针对性,把握孩子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的创新思维,培养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是注意教室、食堂、园内氛围的营造。四是时常总结氛围营造的方式方法,保证与时俱进。
  (二)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习惯
  思维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有的父母和老师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善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
  (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从简单、常见的问题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创新观念入手,让他们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创造的意识。让他们对事物不因熟悉而无视,这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老师和家长在生活中要经常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们去主动思考,用正确的方法实施奖励,为孩子们播种创新思考的习惯,以创新思维为乐。
  (四)多开展创造发明活动,注重对孩子创新技能的培养
  一是要重视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存在的不同寻常的思维了,引导孩子独立继续思考。二是注意适时对孩子进行创新技能的锻炼。受到自身在学生时代对于同一道题经常训练多种解法的启发,我总结出对于幼儿创新教育的一种方法。首先,加强开放式的提问。例如:在认识杯子的活动中,我尝试着指着不同的杯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让有的孩子既可回答杯子的名称,又可回答杯子的数量、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孩子们发言特别踊跃,答案也丰富多彩。其次,让孩子在活动中注意“标新立异型”思考。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孩子们各抒己见。引导孩子们对事物进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等思维训练,鼓励孩子们主动去尝试动手,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受挫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心理学被广泛地研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J Piaget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3~6岁的幼儿其认知属于前运算阶段,即前逻辑阶段。这一阶段幼儿认知的主要特点包括:幼儿行为相较于感觉运动阶段更为内化,出现语言并通过示意行为对事物进行表征,但作为主体的幼儿并未形成逻辑思维,无法针对事物表象作出逆运算,其思维可归纳为:表象、原始和混乱,自我中心思想是该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交往合作的品质。善于与他人交往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未来儿童所要学会的生存能力其中就包含与他人相互协作的能力。只有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与人合作,才能赢得发展,交往与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
期刊
希尔拿破仑说:“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可见,习惯尤其是一个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那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好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就是要做好预习,这个环节,我们经常想做而做不好,尤其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有时布置了预习任务,有的学生回家根本不预习,老师们检查也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明确,上课后的
期刊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名逐臣。 “发愤以抒情”是屈原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最早出现在《九章惜诵》中,如“惜诵以致憨兮”。其中“发”译为“抒发”,“发泄”的意思。而“愤”指郁积的怨愤之气,二句主要讲的是:我哀痛地陈述以表达我的忧伤,发泄我怨愤的心情。为何会“愤”和“怨”呢?这与屈原的生平仕途,是分不开的,是十分复杂的。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楚国逐臣之一。他流落时世,不认命,有着狂傲的
期刊
一堂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必备条件有六个方面。  一、主题选择,体现预防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的选择,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立足于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学生今后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能从容面对。同时,主题的选择还应该立足于发展学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帮助他们形成支持系统。如职高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即将走上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
期刊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只有你欣赏我》,心理有很多感触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感慨的是这位母亲是多么有生活艺术的母亲,有一个能这么欣赏自己孩子的母亲,这个孩子是幸运的,这样的母亲是值得骄傲的。  我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都会佩服这位不一般的母亲,赞叹她的智慧和阳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是父母的“唯一”,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或是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孩子。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是一个独立的
期刊
“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为了孩子,甘为骆驼”,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但我更欣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  这段时间以来,我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翻开《陶行知名篇精选》,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深奥的语句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新课程要求我们追求的理念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其教学也需要紧密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信息技术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互通,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架起信息技术与生活互通的桥梁呢?  一、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
期刊
现在高职院《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都提倡案例任务启动式教学,我将以“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案例为例,根据起动机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选取“起动机不工作”现象,故障点设在起动继电器损坏。设计本课注重的是故障诊断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故障诊断的思路,而不是标准答案;强调维修工艺要求,强调学生在过程中体现出“清晰工作思路,严谨的工作态度”。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设计思
期刊
《纲要》的贯彻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重点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教师为本,以活动为载体,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科学之路。  一、优化教学管理,规范教育行为  (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真正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