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探析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流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过去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与掌握等情况。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反之,不得法、随意的课堂提问可能会阻碍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甚至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其主要交流方法之一,其教学效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技巧与质量。
  一、针对要点,明确“问”
  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具体提问时要做到表达连贯清晰、简明扼要,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一类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相符,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进行有效提问。如此针对要点,“明确提问”才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例:在教学“欧姆定律”一节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对公式R=U/I产生错误认识,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某导体两端加8V电压时,测得电流强度是0.5A,导体的电阻是多少?(2)若在导体两端加16V电压,测得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导体的电阻是否为原来的两倍?(3)根据公式R = U/I,可以说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那么,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吗?
  二、先易后难,科学“问”
  教学实践表明,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为优化课堂提问,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能够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层层提升,由“现有发展区”顺利向“最近发展区”的跃进,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例:一位老师教学“楞次定律”一课时,在教者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富有层次性的问题:(1)磁铁插入线圈时,磁铁在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何?线圈中的磁通量如何变化?(2)灵敏电流计的偏转如何?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如何?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3)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有如何关系?它对原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此问题的设置有效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稍加思索就能解决。
  三、把握时机,启发“问”
  教学实践表明,选准时机,对于课堂提问非常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产生认知冲突时,提问就能“一时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思维处于“愤悱”状态。例:教学杠杆一节中的“力臂”概念时,力臂的概念应在学生知道了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后通过实验来建构。而有的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却未能考虑到学生知识准备,直接发问“什么是力臂?”如此提问属于过早提问,无效提问,学生回答仅仅是一种看书后的复述,学生脑中持有力臂的概念是暂时的,至于为什么要引入“力臂”这一概念及其来龙去脉一概不清。正确的做法是设计两个对比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大小相等,力的作用点与力的方向不同,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实验观察中,当学生头脑中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冲突时,教者及时启发问:“实验中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与力的方向不同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说明不同的作用点和方向共同决定了相同的因素。那么,这一因素又是什么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积极探究发现,主动构建起“力臂”的概念。
  四、面向全体,分层“问”
  理论研究显示,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深度类型的问题。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覆盖性和普遍性,照顾到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在加强双基训练时,应多问中等生、学困生两类学生;在训练重、难点时,则要多问优秀生、中等生两类学生。如,教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节内容时,可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可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系列问题的创设,既照顾到了“点”又顾及到了“面”,从而有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这要求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好地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和方式,要使学生感到对问题的解决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个桃”。我们也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把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问”出“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提问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在实际的提问中,教者还应把握好学生思考的时间,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者还适时给予提示。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唯此,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
介绍了活性硅酸钠ASS的性能,它具有良好的钙、镁离子交换能力,提供碱度和缓冲pH值及良好的抗再沉积性能.因此,它可作为取代三聚磷酸钠的新型助剂.
从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世界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头。创新思维无论在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前人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 直觉思维 创设情景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除规定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规定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当前初
从马鞍口的特点及马鞍口处的压力荷载、振动荷载等进行分析,提出马鞍口可使用在非压力管道系统中,在压力管道中应限制其使用,对低压管道使用马鞍口时应进行开孔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