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語阅读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存在着认识误区,这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分析“读思言”教学模式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从分析阅读文本到“读”“思”“言”三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来阐述“读思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关键词】读思言; 阅读教学;思维
  【作者简介】章胡进,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认识误区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1. 课型定位不清。相当部分老师把阅读课当成是听力课或是语法课来教学,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更谈不上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2. 以讲代读。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课文,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3. 以偏概全。教师在处理文本时,过于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而忽视了文本的情景与内容,割裂了文本的完整性。4. 浅尝辄止。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上,如对字词的理解、事实细节的掌握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思维活动,但往往是单向的、浅显的、被动的和封闭性的。
  二、“读思言”教学模式概述
  福建师范大学黄远振教授于2015年提出了英语阅读“读—思—言”教学模式。概述如下:
  读,即阅读,它包含导读、默读和朗读三种方式。导读是读前指导,它起到激活背景知识和明确阅读任务的目的;默读是无声阅读,是在独立阅读中输入语言信息、理解文本大意的过程;朗读是口语化阅读,流利准确朗诵作品,声情并茂地感受语言。
  思,即思考,包括思索、探究和交流三个层面。思索是个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如发现新词语,理解结构和大意等;探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交流是成员之间的活动,如交换意见、分享观点和评价反馈等等。
  言,即表达,包含说和写两种言语表达技能,也就是口头和笔头、语言或文字的输出。说或写是思维活动的产品,也是评价思维成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的环节。
  三、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1. “读思言”教学模式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有的以讲代读,有的浅层教学,有的课型定位不清等等。随着福建省中考英语改革的深化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而“读思言”教学模式强调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该模式从感知和体验文本出发,即导读、默读和朗读,再到对文本的内化,即思索、探究和交流,最后走出文本、达成目标,即说和写两种言语的输出。实践证明,“读思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近年来深受省内外广大英语教师的欢迎,江浙一带众多英语教师也正在探索这种教学模式。
  2. “读思言”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例证。以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C为例
  (1)教材分析。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7 Topic2 Section C这一话题的主题是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这个话题中Section A和Section B是听说课,主要是学习和巩固情态动词can/can’t表示个人能力的功能用语。Section C是一篇阅读文,共计89词,它是以Jane、Maria、Michael 和 Kangkang4位朋友3个活动的场面为载体,以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及掌握的程度为主线,操练过去和现在经历的表达法,学习有关过去不会做和现在会做的活动表达。
  (2)导入文本——激活与铺垫。热身活动。教师通过一张全家福让学生猜教师及其家人所掌握的技能。这样既激活了词汇,又温习了情态动词can/can’t的用法。同时为导入could的用法做铺垫。
  语法导读。通过图片和情景学习could/couldn’t的用法以及相应的时间搭配,同时通过对照进一步巩固can/can’t的用法。接着依据图片和提示词,用can/can’t和could /couldn’t造句。从问题的产生(can和could混淆)到问题的解决(一起发现和解决问题),从口头操练到笔头练习,学习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掌握认知的规律,最终达到能够用英语谈论过去不能做couldn’t do和现在能做can do事情的表达方式。这就为阅读教学扫清了语法上的障碍。
  (3)“读”的环节——默读与朗读。
  阅读活动1: 默读短文,完成以下表格。
  Name Activity In the past Now
  Jane fly a kite couldn’t...at all very well
  Maria
  Michael Kangkang
  阅读活动2:跟读短文,然后全班朗读。
  阅读活动3:熟读课文,完成课文挖空。Look! Jane _____ _____a kite. The kite is flying so high. She can ____ kites ____ ____ now. But one year ago, she _________ do it ___ _____. Maria _____ __________ballet.
  (4)“思”的环节——思索、探究与交流。“读—思—言”深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对文本的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和目的所在。所以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3个问题。
  Task1.从文本中查找信息来证明Practice makes perfect。学生通过梳理文本发现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从不会到会再到很会的过程。教师追问How can they do it ? 学生的思维之窗便会一扇接一扇地打开,并寻找到答案:Work hard. Never give up. Learn from others.   Task2.How do the children fee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d why? 学生从最后一句The children are all having a good time便能得出答案。那么为什么他们都这么快乐呢?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又动了起来,最后得到的共识是Sports bring us happiness。
  Task3.两两合作,选择场景,改编文本。
  A:What are you doing, Jane?B: I’m flying a kite.
  A:Could you fly kites one year ago?
其他文献
杨文娟,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教育硕士,常州市小学品德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首批师德先进个人、常州市三八红旗手、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常州市唯一小学品德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现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3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与生活世界对话》一书,所执教公开课获江苏省优质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1988年,杨文娟从无锡师范大专班毕业了。学习中文的她暗下决心,一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地全面推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了全新的标准,提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全面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将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小学英语写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和手机App的广泛应用,为学英语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趣配音App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从而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英语趣配音”;兴趣;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合理使用  【作者简介】何欢,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
她来自单亲家庭,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回;父亲是个聋哑人,会一门红木雕刻的手艺,到处漂泊打工。她一直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生活,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她的脸上总是充满了笑容,和同学也相处得很好。  我来到她家。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幢装修不算精致的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看来已经有一些年代了;房子周围打理得很干净,柴草摞得高而平整。走进屋内,地面上有刚用拖把拖过的水痕。我看出了他们一家对于我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观强调:德育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是心与心对话的过程。因此,创设适宜的对话场景,和成长中的儿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德育成为一种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交流、在对话中沟通、在对话中影响、在对话中碰撞,从而引领儿童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这无论对于儿童的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2008年5月,江苏省教学研究第7期重点课题“区域推进新公民教育行动的实践研
倾听。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独断专横”,在对待子女的要求上说一不二,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这往往导致家庭教育一厢情愿,效果不佳。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逆反意识增强,此时父母应该注意引导,尤其应多和他们沟通,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当子女向父母谈论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如果手头正好有事,也要跟子女说明,得到他们的理解。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近年来,尽管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便对这些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职  【作者简介】郭朦朦,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本文针对阅读前的教学设计、阅读中的教学实践和阅读后的反思
【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主动式学习认知策略为借鉴,围绕信息技术时代的西班牙语高年级阶段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模式以及学生课程测评方式的优化,结合线上课程平台,改革《高级西班牙语》课堂策略、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多元互动课堂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主动式学习;多元互动;线上线下教学  【作者簡介】彭璐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高级西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愈发关注重视学生的英语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科学、有效地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自信的良好提升,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认知世界文化,进而健康和全面的成长。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应试化特点严重,教师过分注重授课进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填充式的知识传授,造成课堂无趣乏味,学生英语实践与应用能力低下。而
教育是个人情感、才智和自由思维在特定时空下的艺术创作。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证明:教师只有在一种发自内心力量的驱动下,才能充分激发内心的情感,激活自身的悟性和个人的思维;才能在教育这一艺术的殿堂里自由驰骋,并从中寻找到快乐,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就是所谓的“内驱力”。  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外显为持续保持的对教育工作的激情和定力。一个具有成长内驱力的教师,总是能够用求真的信念支持内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