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师生的交往活动而实现共同学习、探究、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现代的教学模式是问题——发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探究书中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围绕问题做文章呢?
一、认真备课,教师预设问题
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要善于把它们转化成问题。简化成教学的节点,保证一节课下来,能形成课堂脉络,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比如学习《景泰蓝的制作》,在第一课时如果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和“学习有顺序地说明”的话,可以将此目标转化成这样三个问题:①景泰蓝的特点是什么?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这一特点?③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简洁的导入之后,提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再回答。学生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教师预设的问题除了要体现教学目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注意:问题不能太笼统,内容不能重复、含混,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例如。教学目标“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可以转化为“依次找出课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这样具体的问题。
二、课前预读,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不仅来源于教师的预设,也可以由学生在预读的过程中提出。字词方面的问题学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但有些工具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提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学习解决,这可以借鉴某些讲座的方式,让学生递条子。
三、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带着任务和问题的阅读是最有效率的阅读。学生可以自由地速读、略读或者精读。也可用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或用课本剧的形式“阅读”课文,再现课文内容。要尽量养成学生阅读时动笔的习惯,标示段号。圈点批注。更要要求学生勤于动脑,对所提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不读课文就直接喋喋不休地“分析”,进而渐渐养成不读材料就开始直接答阅读题的坏习惯。教师可以来回巡视,也可以站着观察,可以趁机板书演示。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千万不能在学生阅读时不断地打岔,随意发号施令,不要干扰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破坏那种渐入佳境的阅读氛围。
四、适时提问,循循善诱
在一堂语文教学课中,随着师生问答的逐渐展开,课文内容会像变魔术般地逐个呈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适时的循循善诱的提问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咄咄逼人的提问会使学生如履薄冰:而单调乏味的提问则是给学生唱催眠曲,使学生恹恹欲睡。
(一)先提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指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关键性细节描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这些基本要素。提问基本问题是为了迅速抓住课文的基本内容,检查他们读书的用心情况。提问时要让学生合上书,如果连课文的一些内容细节的问题都答不上来,那就说明读书的情况非常糟糕。
(二)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往往互相排斥,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或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回读课文,质疑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深。阅读选文《水浒》中《智取生辰纲》一节时,可以这样提问:“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为什么课文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学生稍加思索就会说:“是为了反衬梁山好汉的聪明机智。”老师若再提醒学生结合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再思考,学生应该还可以得出,“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结论。
(三)化难为易,深题浅问。阅读训练文段《雨说》有道习题:这首诗的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如果要求学生马上回答,他们会很茫然,感到无所适从。不妨先将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这首诗写于哪一年?当时的中国大陆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作者当时在中国吗?为什么有人把儿童比喻成“祖国的花朵”?副标题通常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推进。学生在联系了时代背景以及了解了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一般会得出“副标题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表现了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这样的结论。可见问题的不同层次设计,可以降低难度,“逼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不要问诸如“二月春风像什么?几条垂下绿丝绦”等低幼的问题,也不要经常拿“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头禅来发问,选择问根本没有启发性,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对”或“是”,有的还拖个调皮长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不要反对学生接下句。爱接下句的学生是喜欢听老师讲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及时反馈的学生。
事实证明,由问题引导的语文教学是高效的、实在的,是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要围绕问题做好语文教学的文章,既要在内容上重视“是什么问题”,又要在方式上注意“怎样提出问题”,运用一定的技巧,熟练掌握直问和曲问、顺问和逆问、单问和套问等的方式方法,把课堂教学的“问题”这一线索牵好。
一、认真备课,教师预设问题
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要善于把它们转化成问题。简化成教学的节点,保证一节课下来,能形成课堂脉络,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比如学习《景泰蓝的制作》,在第一课时如果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和“学习有顺序地说明”的话,可以将此目标转化成这样三个问题:①景泰蓝的特点是什么?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这一特点?③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简洁的导入之后,提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再回答。学生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教师预设的问题除了要体现教学目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注意:问题不能太笼统,内容不能重复、含混,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例如。教学目标“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可以转化为“依次找出课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这样具体的问题。
二、课前预读,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不仅来源于教师的预设,也可以由学生在预读的过程中提出。字词方面的问题学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但有些工具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提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学习解决,这可以借鉴某些讲座的方式,让学生递条子。
三、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带着任务和问题的阅读是最有效率的阅读。学生可以自由地速读、略读或者精读。也可用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或用课本剧的形式“阅读”课文,再现课文内容。要尽量养成学生阅读时动笔的习惯,标示段号。圈点批注。更要要求学生勤于动脑,对所提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不读课文就直接喋喋不休地“分析”,进而渐渐养成不读材料就开始直接答阅读题的坏习惯。教师可以来回巡视,也可以站着观察,可以趁机板书演示。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千万不能在学生阅读时不断地打岔,随意发号施令,不要干扰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破坏那种渐入佳境的阅读氛围。
四、适时提问,循循善诱
在一堂语文教学课中,随着师生问答的逐渐展开,课文内容会像变魔术般地逐个呈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适时的循循善诱的提问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咄咄逼人的提问会使学生如履薄冰:而单调乏味的提问则是给学生唱催眠曲,使学生恹恹欲睡。
(一)先提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指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关键性细节描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这些基本要素。提问基本问题是为了迅速抓住课文的基本内容,检查他们读书的用心情况。提问时要让学生合上书,如果连课文的一些内容细节的问题都答不上来,那就说明读书的情况非常糟糕。
(二)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往往互相排斥,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或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回读课文,质疑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深。阅读选文《水浒》中《智取生辰纲》一节时,可以这样提问:“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为什么课文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学生稍加思索就会说:“是为了反衬梁山好汉的聪明机智。”老师若再提醒学生结合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再思考,学生应该还可以得出,“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结论。
(三)化难为易,深题浅问。阅读训练文段《雨说》有道习题:这首诗的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如果要求学生马上回答,他们会很茫然,感到无所适从。不妨先将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这首诗写于哪一年?当时的中国大陆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作者当时在中国吗?为什么有人把儿童比喻成“祖国的花朵”?副标题通常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推进。学生在联系了时代背景以及了解了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一般会得出“副标题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表现了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这样的结论。可见问题的不同层次设计,可以降低难度,“逼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不要问诸如“二月春风像什么?几条垂下绿丝绦”等低幼的问题,也不要经常拿“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头禅来发问,选择问根本没有启发性,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对”或“是”,有的还拖个调皮长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不要反对学生接下句。爱接下句的学生是喜欢听老师讲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及时反馈的学生。
事实证明,由问题引导的语文教学是高效的、实在的,是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要围绕问题做好语文教学的文章,既要在内容上重视“是什么问题”,又要在方式上注意“怎样提出问题”,运用一定的技巧,熟练掌握直问和曲问、顺问和逆问、单问和套问等的方式方法,把课堂教学的“问题”这一线索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