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提升学习者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更加有效的学校知识。创设情境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更鲜活,更有趣,更亲切。本文以笔者课堂中自己的授课技巧为例,对创设情境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63-01
一、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内容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新的课程,如何创设情境来导入呢?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教学中,教学导入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也因课、因人、因时而异,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教师的经验来确定。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总结出如下的情景导入方式:
1.故事导境
借助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导课,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鸿门宴》时,我是给学生讲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也引起已经对这两位英雄有所了解的学生对英雄再认识的兴趣,然后再说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讲述这二位英雄故事的《鸿门宴》。这样学生就会把对英雄人物的兴趣转移到《鸿门宴》内容上来,从而对课堂产生兴趣。
2.朗读造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范读或学生有表情朗读或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好学习新课前情绪上的准备。如教学《再别康桥》时,让学生闭着眼睛听一遍配乐录音,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美妙、淡雅的情境之中,尤其是诗中的音乐美感更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迫切的学习心理并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
3.演示感境
导课时,教师通过看录像、幻灯、图片、听录音等方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架起由形象到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
4.愤悱活境
如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先把十幅浮雕的教学挂图挂在教室里,故意遮住图下的标题,并打乱次序,然后要求学生“猜”出这些浮雕的标题,排列好顺序,讲出理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跃跃欲试,并问:“可以看书吗?”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真看书,于是说:“当然可以看书。”学生一边看挂图,一边对照课文很快就
写出了每幅图的标题,排出顺序,通过这样的设计,创造出特殊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恻心理。这样引出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内心的强烈的探索动机,学生自然乐学下去。
二、以开启思维,保进思考为内容的导入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
1.悬念导入
如于满在教《孔乙已》时这样导课:有人说,古希膜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上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催人图下。《孔乙己》一文写了孔乙已悲愤的一生,可我们读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内心感到一味痛楚。这是为什么?孔乙已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一问题就创设了一种悬念,也促使学生开动大脑机器,进行思考。
2.讨论导入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及重、难点假设问题情境,造成观点冲突,然后进入课堂学习。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既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好胜心驱动下学习新内容。如教《祝福》第二课时,由于第一节已理清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所以我在第二節时这样导课: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她寡而再嫁,嫁而又寡,寡又失子,最后,终于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倒下了。那么试想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呢?一石击起千层浪,问题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孰是孰非?我们继续学习《祝福》。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心理推动下,我适时导入了新课。
三、以明确目标,突出意义为内容的导入
1.明示目标
导课时将本节课文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有的放矢自主学习
2.引言点旨
课前用一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故事、名言警句、俗语点明与本文有关的内容或主旨,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进行导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主旨。
四、结语
作为孩子,活波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课本中的知识大多是静态的情景,学生不一定都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就需要提起学生对课本的兴趣,
将课本里面内容动起来,教师要必须让学生再现出来,能创造条件“动”起来的,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再现出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提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晓红.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好家长,2016, (3).
[2]高伟.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探究合作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5):142-142.
[3] 曹章护.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J].中学物理. 2010(12).
[4]肖保定.创设中学物理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J].数理化学习.2014(05).
作者简介:沙啟霞,回族,山东菏泽,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师范学校,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实验中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63-01
一、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内容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新的课程,如何创设情境来导入呢?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教学中,教学导入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也因课、因人、因时而异,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教师的经验来确定。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总结出如下的情景导入方式:
1.故事导境
借助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导课,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鸿门宴》时,我是给学生讲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也引起已经对这两位英雄有所了解的学生对英雄再认识的兴趣,然后再说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讲述这二位英雄故事的《鸿门宴》。这样学生就会把对英雄人物的兴趣转移到《鸿门宴》内容上来,从而对课堂产生兴趣。
2.朗读造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范读或学生有表情朗读或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好学习新课前情绪上的准备。如教学《再别康桥》时,让学生闭着眼睛听一遍配乐录音,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美妙、淡雅的情境之中,尤其是诗中的音乐美感更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迫切的学习心理并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
3.演示感境
导课时,教师通过看录像、幻灯、图片、听录音等方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架起由形象到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
4.愤悱活境
如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先把十幅浮雕的教学挂图挂在教室里,故意遮住图下的标题,并打乱次序,然后要求学生“猜”出这些浮雕的标题,排列好顺序,讲出理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跃跃欲试,并问:“可以看书吗?”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真看书,于是说:“当然可以看书。”学生一边看挂图,一边对照课文很快就
写出了每幅图的标题,排出顺序,通过这样的设计,创造出特殊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恻心理。这样引出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内心的强烈的探索动机,学生自然乐学下去。
二、以开启思维,保进思考为内容的导入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
1.悬念导入
如于满在教《孔乙已》时这样导课:有人说,古希膜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上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催人图下。《孔乙己》一文写了孔乙已悲愤的一生,可我们读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内心感到一味痛楚。这是为什么?孔乙已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一问题就创设了一种悬念,也促使学生开动大脑机器,进行思考。
2.讨论导入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及重、难点假设问题情境,造成观点冲突,然后进入课堂学习。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既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好胜心驱动下学习新内容。如教《祝福》第二课时,由于第一节已理清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所以我在第二節时这样导课: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她寡而再嫁,嫁而又寡,寡又失子,最后,终于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倒下了。那么试想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呢?一石击起千层浪,问题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孰是孰非?我们继续学习《祝福》。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心理推动下,我适时导入了新课。
三、以明确目标,突出意义为内容的导入
1.明示目标
导课时将本节课文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有的放矢自主学习
2.引言点旨
课前用一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故事、名言警句、俗语点明与本文有关的内容或主旨,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进行导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主旨。
四、结语
作为孩子,活波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课本中的知识大多是静态的情景,学生不一定都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就需要提起学生对课本的兴趣,
将课本里面内容动起来,教师要必须让学生再现出来,能创造条件“动”起来的,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再现出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提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晓红.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好家长,2016, (3).
[2]高伟.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探究合作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5):142-142.
[3] 曹章护.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J].中学物理. 2010(12).
[4]肖保定.创设中学物理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J].数理化学习.2014(05).
作者简介:沙啟霞,回族,山东菏泽,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师范学校,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