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灵动课堂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着重对课堂的“弹性预设”和如何处理“动态生成”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将二者结合共同演绎灵动课堂。
  关键词: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听过这样的两节课,一节是化学课: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吸引人,不论从情境设置还是学生参与的环节都堪称完美,但是总感觉缺少点东西,听完后一想,原来整堂课都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预定的方案在进行,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很多,鲜有问题的提出和课堂的生成。第二节是英语课,讲解课文,正进行到回答问题的阶段,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跟整堂课没有太大关系的观点,老师却抓住这一观点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半节课很快过去了,本节课主体性的东西却还没有涉及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当然就达不到。这两位老师虽然都各有所长,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第一位老师非常重视课堂预设,完美的课堂预设让整堂课都滴水不漏,但正是这种怕出“意外”的规范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堂课在死气沉沉的气氛中完成;第二位老师则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成,但是太过于注重生成,反而与原来的课堂预设相脱节,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位老师都没有很好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导致了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堂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缺乏生命活力。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灵动课堂。
  
  一、灵动课堂的基础——为生成留空间的弹性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没有高质量的预设,也就不可能产生十分精彩的生成。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所以,教师在设计时只有将原来的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1、弹性预设需要教师放下包袱,勇于面对课堂中的意外生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学生提出自己没有准备的问题或者是自己也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时,往往会不知如何处理。所以,为了避免课堂中出现类似的意外生成,一直以来,老师们备课时,总爱把教学参考书、教案选集奉为“法典”,对教学目標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孜孜以求。似乎那种密不透风、滴水不漏、精雕细琢的课堂就是完美的课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课堂仿佛成了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老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案,一遍又一遍地启发孩子们朝着既定的目标靠拢,一旦遇到学生误入“歧途”,教师常常会“果断”地选择避开,这样的选择,也就把学生的创造性给抹杀了,学生的思维与活动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的束缚中,而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天真童心却被排斥在门外。在呼唤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今天,这无疑与课改方向相冲突。因而,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妨在“粗”和“精”上下功夫。所谓的“粗”是指各环节不宜过细过密,可将那些过细过碎的问答话语砍去不写;而所谓“精”指的是材料的选择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层次性、思考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具备充实的知识储备,高瞻远瞩,所提问题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便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2、弹性预设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处理教材
  教师如何理解和处理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设水平和生成质量,因为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而,教师的功底,也是一种预设,一种隐性预设,一种最大的预设、全方位的预设。以信息技术课中的flash动画制作为例。Flash中的逐帧动画、补间动画是最基本的动画类型,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所长,只有灵活掌握了二种类型的使用,才能够从制作者的角度让学生深入体会它们的特点。而这也是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生命力所在,是这门课程的制高点,教者只有驾驭这一制高点,才能通过预设引领学生登上这一制高点,以此为基础的生成才是高质量的生成。试想,如果教师对二种基本类型没有准确理解的话,就有可能在面对一个动画的时候无法很清楚的分析出哪种动画类型可以实现,就更不可能让学生弄明白了。只有教师对教材知识能居高临下,融会贯通,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课堂引导才能驾轻就熟,预设与生成才能有机融合和相得益彰,课堂也就会灵动起来。
  3、弹性预设需要教师给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空间
  进行弹性预设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才能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决定的。对教学进行弹性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的余地和自己建构的空间,从而使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也就是说,不要让预设的教学内容把整堂课塞得满满的,如果塞得太满,教师难免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时间,忽视或较少关注学生的表现,使教学变得程序化,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弹性灵活的时间安排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沉着、冷静地思考、倾听,大胆地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
  预设不宜过细,因为学生如果在某一个点上并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方案来,那么老师很可能又会进入到这样一个境地:是继续按照预设内容往下进行还是就学生的这一意外生成进行探讨,而大多数老师还是会选择按照预设方案往下进行,而这时候学生的自主生成就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积极性会间接的受到打击。所以过细过精的预设有时候反而会制约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教师在预设中就应该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预设出多种“绿色通道”,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成效性。如果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因而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不妨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二、灵动课堂的生命——弹性预设下的动态生成
  
  现在的教学更强调的是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这是因为:教学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同时,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堂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使得教学过程不断发展、增值,从而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要把握好课堂的动态生成,首先必须了解生成的含义。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生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把生成解释为产生、形成。产生就是出现,是从已有的事物中生长出新事物新现象;形成就是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生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
  1、合理利用预设下的动态生成
  预设生成也是弹性预设中的一部分,预设到了生成也就可能会对课堂上可能能出现的情况有所把握。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布卢姆),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案预设得越周密,考虑得越详尽,则转换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强,生成就越精彩,课堂也就越生态。来看一个课例: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excel软件的教学中, 当进行到求和函数时,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在求张三同学的总成绩这个问题上,除了将11门学科相加求和之外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教师的预设是大家不知道,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只要用求和函数sum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精彩教学环节与预设的精心提问全被打乱,怎么办?
  教师A:一带而过,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
  教师B:因为有了课前预设,便不慌不忙地进行了下面的教学。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从书上看来的?
  教师:那么你知道怎样用sum函数来求和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及时肯定某某同学的方法和提前预习的态度,并指出:同学们可能也和他一样,知道是用它,却不知道怎么用。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用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想”。
  教師:今天老师不教,请你来当一回老师,你能用excel提供的“帮助”系统来找到答案吗?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教师进一步调动起来,这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上台来展示证明方法,从而逐步概括出用sum函数求和的方法。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基本上到被老师预设到了,一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种学生的生成,老师马上就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并调整授课方案,按照预设的方向往下走,而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而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被很好的保护了。
  2、准确把握“意外生成”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看作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时,一节课就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轨道行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一种课程开发的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鲜活的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学生的智慧闪耀光芒。但是课堂中有的学生回答虽然是亮点,但并不是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能盲目的加以利用,要认真的分析有否展开讨论的必要性,如果根本次课内容关系不大,那么完全可以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一带而过,不能让这样的“意外生成”影响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关注生成,不可偏离教学整体目标。
  关注生成决不等同于随波逐流地组织教学,而是教师在教学整体目标全盘调控下采取决策性教学,是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教学全过程中以“形散而神不散”的方式存在。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课堂生成,教师均应将整体目标的有效达成作为决策原则,由此选择生成之后的教学走向,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选择有效的生成。曾听过一节“圆的周长”,在探索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许多同学想到了用圆片在尺上滚、用线“捆”圆再量线长等方法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正当学生积极探索之时,一位学生说出了圆周率,并说圆周率是祖冲之发现的,教师就讲起了祖冲之用内切圆求圆周率的方法,花了很长时间,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显然教师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得不偿失。对于偏离整体目标的生成性资源,我们应当及时地排除和处理,做出理智地舍弃,使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被生成所困,生成才能为教师有效使用。
  一堂灵动的课离不开完美的弹性预设和课堂的动态生成,而如何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共同演绎灵动的课堂,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努力去尝试,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在课堂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才能够使教学达到为学生长足发展而服务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必然有学生们更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自主发展空间更大,所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生活、心理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及身体健康的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展学生的有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在高中专题知识讲座的现
期刊
摘 要:以教师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去感染学生,以教师浓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读写能力去熏陶学生,以语文本身独有的巨大魅力去征服学生——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应该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感悟、追求、教学实践。    曾经,新课标理念扑面而至,“忽如一夜春风来”,带来台强烈的冲击,带来欣喜的期盼,高唱赞歌者有之,奉若神明者有之。曾经,我就是这样的一名教师,几年的实践运行下来,新课标的真正落实遇到
期刊
摘 要:地理教学薄弱,应从提高认识 ,培养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學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地理水平。   关键词:认识、兴趣、思维、习惯、方法、课外活动。     21世纪是人才涌动,万马奔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谁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综合素质,谁就能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说,“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的确如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涉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成了今天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教育学不能不研究个性问题。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提出并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极为必要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    毋庸质疑
期刊
摘 要:简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行为特点以及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矛盾。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     如今的人们,打开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随处的媒体都可见到房地产产业无所不在的广告。到处都是楼盘分析,楼价趋势预测,房屋买卖中介,不知不觉房地产开发日益成为社会的经济龙头产业。房地产业是一种城市形态的产业。是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与
期刊
摘 要:在国画中装饰色彩的使用,对整幅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意境表现起重要作用,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一点认识和见解:  1、装饰色彩的认识及其在国画中的体现  2、装饰色彩的语言分析  3、色彩装饰的实践  关键词:装饰造型;主观感情;视觉效果;调理和创造;黄金分割。    茫茫宇宙中,至今还找不到第二颗星球,像我们居住的地球这般美丽。她之所以美丽,是她有如此之多的色彩:天空之青,湖海之蓝,草木之绿,花颜果
期刊
摘 要: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目前,我国有许多高校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对双语教学运用到体操普修课的教学中得出:由于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受限,降低了对体操课双语教学的兴趣;能担任体操双语教学的教师少;要普及有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体操;实施;双语教学;思考。    1、前言    “双语教学”的定义,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
期刊
我们多数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并且规模在逐渐地扩大。但是小学英语教学法还尚处于发展中的新学科,它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都有很密切的联系。我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深刻地领悟到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而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的美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解和练习、语言和板书、教态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教学节奏,以及教学
期刊
摘 要:云南大学生就业具有地缘因素、民族文化、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的特殊性,而与之相关的“区域内经济增长贡献率、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总体格局、学生就业的硬(软)实力、就业心理导向、教育发展水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保障”则是其决定性影响因子。  关键词: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特殊性;影响因子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引导,高等教育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材、教师转,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教育造就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下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自学能力低下。   针对这一现象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指出:“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教育不是既定划一个的笔墨,用划一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