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链接的解析与教学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习作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语言范例,掌握习作技巧;只有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研读文本,才能在读中得到积累和感悟,在写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优势,实现阅读与习作的自然链接与有机交融,深刻理解文本内涵,使学生能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感受和见解,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效率。读写结合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透视阅读与习作的交融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同。”学生在有目的的阅读行为中,从输入、理解言语,到内化、输出言语,不仅能习得言语技能,而且能与文本进行思想的交汇,激发对言语感悟与理解之后的童心释放,本能地运用自由的心智去用笔说话,有效促进对输入的语言知识的内化。由此可见,阅读与习作之间不仅在内容、形式与方法上,更在思想与情感上水乳交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组合,从而形成彼此交融的集合圈,实现对文本的意义的建构。
  二、找寻阅读与习作的链接点
  1.在文本重点处批注,以发展语言
  在读中批注是读写有效链接的最随意的一种形式,是个性化解读文本和掌握文本高超的写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文本重点处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把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及时地在书上作批注。三言两语的批注定会让学生对文本产生独到的认识与个性化的感悟,让优美的词语如涓涓细流畅流笔端。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天鹅破冰的段落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在最打动自己的地方进行圈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处标点,并把感受记下来。此时,学生用思维触摸文本,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写出了许多充满个性灵气的批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能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仿写精彩片段,以掌握写法
  入选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每篇都生动有趣,文中一个个优美的句子和精彩段落皆可用作习作训练的范例。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把读写结合起来,抓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技巧与规律,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庐山的云雾》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及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教学时,在学生品读、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美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总分的写法、按空间顺序观察和描写的写作方法来写春天的雨。学生们的习作精彩纷呈:春天的雨千姿百态。那些飘落在小池塘的雨丝,就像一架竖琴,弹奏出优美的乐曲;那些笼罩在小树林的丝丝细雨,就像披在小树身上的淡绿色的纱衣;那些洒落在大地的细雨,就像乳汁滋润着大地。这样的练笔,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而且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迁移能力。
  3.在文本空白处补写,以感悟真情
  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在文本中留下很多让人意犹未尽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创造出一些新的信息来填补。因此,在文本空白处进行练笔,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让他们有所触动,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语言的训练中得到不断升华。
  如《掌声》一文中:“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儿红了。”在学生朗读、圈划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补白:小英犹豫了,她想( );小英慢吞吞地站起来,她想( );小英的眼圈红了,她想( )。学生在这样的练笔中,一步步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体会小英内心的自卑,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练笔,学生不仅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感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深刻,提高了习作能力。
  4.在文本拓展处练写,以启发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深化的阅读和语言实践中生成的。因此,找准文本的拓展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练笔,深入地参与作品意义的重构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
  如教学《望月》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小外甥那独特而富有情趣的想象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让学生把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对文本情感的深切体验,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一篇篇洋溢着自己真情实感的散文、诗歌、童话的即兴创作中,学生展开想象,放飞思绪。学生用心灵抒写自己对月亮别样的感受,抒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怀,习作能力在真情的表达中得到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提高包括学生的习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在内的整体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读写链接点,使习作与阅读有效链接,互相促进,使文本的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内化语言与提高习作能力的过程。
其他文献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投入阅读前的一个心理状态。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只有对阅读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关注高效课堂的今天,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有所感悟呢?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策略。  一、以读启思,读中自悟  朱熹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可见,有效的阅读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读思结合,
近年来,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及其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所可能产生的重要价值,已引起学界愈益广泛的关注。探讨逻辑在当代宗教对话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发挥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读”已成为新课改重点培养的一种
作为一个坚守人文精神、恪守启蒙立场的学者,在此篇访谈中,丁帆先生回顾了自己三十年的学术道路,理性而分明地阐述了对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乡土文学、新世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