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专英语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是幼儿英语教师或小学英语教师。因此,高专英语师范毕业生应该是既懂英语又能进行授课的复合型人才。就当前的高专英语教学现状,笔者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英语师范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因材施教,在教材的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服务于就业,以此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从而开创高专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专英语专业 职业导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9-01
一、引言
近年來,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是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说明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要与职业就业紧密联系,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然而,由于难以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培养英语师范生这个问题上,仍然很难将“学术”和“应用”结合在一起,难以突出师范专业的特色。如何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专英语毕业生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二、高专英语师范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
笔者发现高职高专师范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语言基本功不扎实,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普遍较低。高职高专学生自身条件有限,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完成基本任务,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学习方法。学生难以摆脱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重点放在了背课文、记单词、练语法等上面,没有处理好“听、说、读、写、译”这几个部分的轻重和联系,缺少英语应用的场景和语境,所以部分英语师范毕业生根本不敢开口说英语,更不用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了。
(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教师的教学手法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模式。由于学生面临考级的压力,教师们还是倾向于“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突出他们师范类的特点,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没有把专业和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在的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普遍都是重“英语”而轻“师范”,英语课程就是“听说读写译”,师范课程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没有在英语课程中突出师范的特点,也没有在师范课程中应用英语。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教师工作岗位。
(三)学校专业设置偏颇,对英语专业关注度不高
很多高等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或王牌专业,因此英语专业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对其投入应有的关注度,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落后。学校没有专门的英语实训室,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跟不上教学需求,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第二,无法吸引高质量的教学人才。学校对英语专业的关注度不高会削弱高质量教学人才的积极性,长期以往肯定会造成教学人才的流失,从而也无法吸引到“双师型”的教学人才。“双师型”教学人才指的是具有行业实际经验的教师,他们不仅专业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丰富的实际行业经验,对学生们来说是最理想的教师。
三、高专英语师范教学的改革探讨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应聘训练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根据《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课程。但这些知识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知识空缺现象,造成了 “手拿英语通级证,无力胜任岗位需求”的情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采取模块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开展“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
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师范生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课程设置也应该跟上变化的脚步。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考虑到多数高专英语师范生将来的职业是幼儿英语教师或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设置应把语音和表达作为重点,让学生们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养成好习惯。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师范类学生在缺少实践经验,学校应该多给学生们提供这方面的机会。可以利用摄像、录音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表现,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多让他们分组合作,积极讨论如何应对课堂上的各种问题。
一些学校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使高职高专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提高就业的竞争率,就必须进行英语基本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这都是当代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考核方式
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头功夫和嘴上功夫“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的模式。
一般来说,英语师范生考核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英语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是英语应用能力。教师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英语上示范课的形式来测试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分组合作,用英语写好教案和教学过程,再利用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们用英语来授课,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然后老师和学生再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正好符合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们可以将传统的考试分数制和创新的考核方式结合在一起,这一定可以受到个性的高职高专学生的欢迎。
四、结论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专英语师范教学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还需加强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今后能够很快的适应教学岗位。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让英语和师范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们的职前培养,让学生们能够成为企事业单位受欢迎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娄志刚,苏姗.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高专英语专业 职业导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9-01
一、引言
近年來,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是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说明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要与职业就业紧密联系,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然而,由于难以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培养英语师范生这个问题上,仍然很难将“学术”和“应用”结合在一起,难以突出师范专业的特色。如何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专英语毕业生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二、高专英语师范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
笔者发现高职高专师范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语言基本功不扎实,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普遍较低。高职高专学生自身条件有限,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完成基本任务,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学习方法。学生难以摆脱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重点放在了背课文、记单词、练语法等上面,没有处理好“听、说、读、写、译”这几个部分的轻重和联系,缺少英语应用的场景和语境,所以部分英语师范毕业生根本不敢开口说英语,更不用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了。
(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教师的教学手法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模式。由于学生面临考级的压力,教师们还是倾向于“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突出他们师范类的特点,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没有把专业和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在的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普遍都是重“英语”而轻“师范”,英语课程就是“听说读写译”,师范课程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没有在英语课程中突出师范的特点,也没有在师范课程中应用英语。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教师工作岗位。
(三)学校专业设置偏颇,对英语专业关注度不高
很多高等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或王牌专业,因此英语专业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对其投入应有的关注度,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落后。学校没有专门的英语实训室,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跟不上教学需求,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第二,无法吸引高质量的教学人才。学校对英语专业的关注度不高会削弱高质量教学人才的积极性,长期以往肯定会造成教学人才的流失,从而也无法吸引到“双师型”的教学人才。“双师型”教学人才指的是具有行业实际经验的教师,他们不仅专业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丰富的实际行业经验,对学生们来说是最理想的教师。
三、高专英语师范教学的改革探讨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应聘训练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根据《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课程。但这些知识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知识空缺现象,造成了 “手拿英语通级证,无力胜任岗位需求”的情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采取模块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开展“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
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师范生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课程设置也应该跟上变化的脚步。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考虑到多数高专英语师范生将来的职业是幼儿英语教师或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设置应把语音和表达作为重点,让学生们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养成好习惯。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师范类学生在缺少实践经验,学校应该多给学生们提供这方面的机会。可以利用摄像、录音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表现,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多让他们分组合作,积极讨论如何应对课堂上的各种问题。
一些学校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使高职高专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提高就业的竞争率,就必须进行英语基本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这都是当代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考核方式
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头功夫和嘴上功夫“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的模式。
一般来说,英语师范生考核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英语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是英语应用能力。教师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英语上示范课的形式来测试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分组合作,用英语写好教案和教学过程,再利用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们用英语来授课,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然后老师和学生再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正好符合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们可以将传统的考试分数制和创新的考核方式结合在一起,这一定可以受到个性的高职高专学生的欢迎。
四、结论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专英语师范教学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还需加强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今后能够很快的适应教学岗位。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让英语和师范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们的职前培养,让学生们能够成为企事业单位受欢迎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娄志刚,苏姗.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