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文那得妙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e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该学段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但在现实教学中低年级写话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从以下几方面在二年级做了具体实践研究。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许多孩子在写话时总会显得啰嗦无聊,无话可写,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很大原因在于孩子的词汇量少,在表达事情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词语。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并在写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形象生动。
  一是二年级是孩子写话的起步阶段,积累词语好处之一就是能更好借他人之石,攻己之玉。
  积累词语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的学校的阅览室,阅览室是知识的海洋,在阅览室,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小蜜蜂汲取書中的营养,肆意徜徉在书海中,深深地被书中的世界吸引住了,你看,那专注的眼神,求知若渴的眼神。
  二是去书本上寻求写作素材,课外书、作文书、语文书、词语手册都是孩子们积累词语的宝库。
  二、玩转小游戏,调动积极性
  一上作文课,学生就愁眉苦脸、叫苦连天,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呢?教育学家胡叔异在他的《小学游戏教学》中曾说过,儿童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游戏。因此作文教学中我致力于在游戏中发现素材,寻找游戏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让游戏成为学生习作的动力。
  上课伊始,先做一个游戏,以激起孩子们的表达欲望,然后写下游戏的过程,以及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学生写起来就不会太困难。
  以下是在二年级作文课里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大家喜不喜欢?
  (学生们热情高涨)
  师:游戏的名字是《顶书游戏》。
  (有的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
  师:这是个什么游戏呢?听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把书本顶在头顶上,听老师口令做动作,书本不能掉下来。
  游戏之前,我先提醒孩子们仔细观察周围小朋友的动作,想一想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游戏之后,引导孩子们交流,要求他们把话说流利,说生动。
  反馈:
  A:我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放在头顶上,比赛还没开始,我的心就开始紧张了,想:头上的书,你可要乖乖的,可千万不要掉下来!一开始书就像调皮的小孩,在我头上一点儿也不听话,没走几步,书一蹦一跳就掉下来了。看着躺在地上的书,我好难过呀!
  ……
  游戏结束,孩子们意犹未尽,此时趁热打铁,问学生:“顶书游戏好玩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好玩。”“那想不想把这么好玩的游戏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啊?”“想。”
  就这样水到渠成,写作目的达成,学生玩得投入,玩得尽兴,真切地经历了游戏的过程,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表达起来才会那么自然,那么顺畅。
  三、生活小实验,激发好奇心
  活动内容广泛,不仅仅是小游戏,也可以是小实验。每个小朋友心中都存在一个小问号?都喜欢探索新知,而小实验能满足学生这一要求,动手做一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所以当科学小实验进入语文课堂时,就会与作文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
  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课文《动手做做看》时,受到启发,激发了灵感,把实验带入课堂,为此进行了《鸡蛋浮起来了》这个小实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验中,孩子特别兴奋,每一双小眼睛都全神贯注集中在这个小小的鸡蛋上,随着实验的深入,忽而紧张,忽而失望,忽而又充满期待。终于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下,小鸡蛋扭着小身子慢慢浮上来了,全班瞬间沸腾了,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小小的鸡蛋牵动着他们的心,孩子们完全被它所吸引了。当我提出要把实验过程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时,每个孩子都非常乐意。很快作文交上来了,有的重点写了实验前鸡蛋的样子:
  生1:一开始,鸡蛋没什么动静,懒洋洋地躺在水底,一动不动的。
  生2: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清水里,鸡蛋“扑通”一声,沉到了水底下,一动不动的就像睡着的小朋友。
  多么生动,多么有趣,多么真实。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感受深,而且学生普遍会感觉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此游戏作文的核心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一举击破以往很多小学生“无话可说,闭门造车,无从下笔,内容空洞”的僵局,亦可解除很多老师只给小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就命令小学生写作文造成的尴尬局面。
  四、接触大自然,剪影好风景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事物而获得的。由此可见,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怀抱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二年级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找春天》,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写教案、做课件,精心准备上了一节作文课,图文结合、声情并茂讲述了春天的美景,如何把这些美景写生动,并让学生进行口语练。
  课堂上,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图片展示完毕,作文课也到此为止,接下来写一写,学生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为什么一节作文课结束了,学生还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最后作文写上来,也是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该怎么办?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学生特别兴奋,看着学生热烈讨论春游的事情,一个想法跳入脑海,何不让学生在春游的过程中。去寻找春天,亲自去找一找春天,感受一下那万物复苏,春意融融的美景。
  稚嫩的嗓音中透露出惊喜,春天的景物似乎在这一刻更加美丽了,是景赋予孩子灵性,还是孩子们的灵性让景更美丽。在一声声的赞叹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倾述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叹,自然完成写话。这便是一次实践与作文的完美结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中,语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它能够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其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能力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深刻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措施  阅读是指阅读者能够从文字中了解作者所写的情感与情境,掌握所表达的事物与
期刊
一、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史资源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利用本学校、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
期刊
摘 要:画图策略是数学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画图策略能形象直观地反应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清晰,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启发学生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在《分数混合运算(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在交流画图方法与感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画图技巧,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深刻地感受到画图策略的优势,建构和完善解决数
期刊
摘 要:良好的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学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益终身。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论文阐述了培养低段学生良好听说习惯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论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低段学生;听说习惯;
期刊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如何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广大中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高校早已普遍实行“学分制”评价体系,但大多数中职学校教改并没有采用学分制。关于中职学校是否试行学分制,是当下较为火热的一个命题。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实现学分制的必要性、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教育部在
期刊
摘 要: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创作中关注到了个人价值、公平平等、婚姻关系等问题,一反传统神话的宏大叙事而书写凡俗男女,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其中,《美狄亚》写了美狄亚杀子报复的悲剧,其智慧和原始性格是杀人帮手。  关键词:欧里庇得斯;《美狄亚》;悲剧;三重人格理论;说理性  一、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汉密尔顿说:“欧里庇得斯是所有诗人中最悲伤的。他是‘人世间的悲苦的诗人’。”  欧里庇得斯在创作
期刊
摘 要:沈从文用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缔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那里不仅有美丽的山水、美丽的风情,而且也有美丽的人性;但在这纯美的世界中却出现了令人惋惜、令人心痛的爱情悲剧。这是一个深邃且有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探讨和研究。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和地域特点以及人物局限性三个方面来分析此问题。  关键词:边城;地域;翠翠;傩送  《边城》于1931年面世,刘西渭说:“它是一颗千年不磨的珠玉”。所以,从80年代开
期刊
摘 要:品德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恰当地运用名言辅助品德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想由感性向理性过渡。本文从品德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名言警句的融入为抓手,从新课导入与课堂教学等多方面,探讨名言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高效开展品德教学予以参考。  关键词:品德教学;《品德与社会》;名言;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而
期刊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最初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王德威曾对此作出过评价“这篇小说预告了余华现象的到来”,可以说它对余华的意义重大。许多人将其视作成长小说,从“成长”这个角度理解未尝不可,尤其是小说名称上明确涉及到人生的重要节点十八岁,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时刻,处在受保护的青少年时期和承担责任的成年之间,这也是作家笔墨巧妙之处,从一开始就点明这是主人公十八岁那年独自出行的一次经历,赋予了这
期刊
摘 要: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文章结合《数据的收集整理》磨课经历,探讨如何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从“以生为本、有效互动 、精设练习”三方面论述,让学生经历真正的统计活动,在有效的课堂互动中读懂数据,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观念;以生为本;有效互动;数学思考  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