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正因为有“恶”与“不善”的对比,方能凸显“美”与“善”的真实。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正因为有“恶”与“不善”的对比,方能凸显“美”与“善”的真实。
当雾霾天成为一种常态,当新鲜空气、干净水质成为奢侈品,公众方才切身地体会到环保的急迫性。然而即使经过多年环保宣传的浸润,即使切身感受到环保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否就此得以加强?CTR中国城市居民调查(CNRS-TGI)通过连续多年对全国60城市9万样本量进行调查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老百姓对环境的担忧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有着显著提升。
尽管对交通拥堵的担忧在不断上升,但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仍然在急速上升。CNRS-TGI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48%的城市居民表示“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拥堵令我担心”,4年后,这一担忧在持续,比例增长至55%。但与此同时,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从2010年的8%增长至2014年的33%。尽管意识到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但大家似乎并不愿意为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环保虽重要,但涉及生活的舒适性时,环保行动便后退为一个无落地的概念。从2010年到2014年,环境污染在加重,但CNRS-TGI的调查结果却显示,“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改变我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居民比例变动幅度并不大。以购车时看重的技术指标为例,汽车预购者对排气量的考量远落后于对安全性、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考量。
公众在为环境污染买单,且寄望于政府挑起环保的重担。在CTR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早前的研究中发现,受雾霾影响,空气净化器的预购率从2011年到2014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并成为国人最想购买的小家电。其他诸如净水器、环保家居饰品等应对环境污染的产品消费也在上升。
老百姓在积极地应对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令人纠结的是,在治理环境、控制污染的源头时,大多数公众还是缺乏“匹夫有责”的担当。当然这里面有诸多的原因,一方面,在实践环保理念的过程中,相应的配套设施、服务并没有及时跟进;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环保产品价格往往比普通产品高出许多,无法有效转化为“日常消费”。
然而,若想环保真正实行起来,也离不开个体的积极作为,只有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积极配合,才能让环保行动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没有个体的努力参与,环保理念最终也将止步于纸面,无法接地气。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正因为有“恶”与“不善”的对比,方能凸显“美”与“善”的真实。
当雾霾天成为一种常态,当新鲜空气、干净水质成为奢侈品,公众方才切身地体会到环保的急迫性。然而即使经过多年环保宣传的浸润,即使切身感受到环保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否就此得以加强?CTR中国城市居民调查(CNRS-TGI)通过连续多年对全国60城市9万样本量进行调查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老百姓对环境的担忧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有着显著提升。
尽管对交通拥堵的担忧在不断上升,但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仍然在急速上升。CNRS-TGI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48%的城市居民表示“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拥堵令我担心”,4年后,这一担忧在持续,比例增长至55%。但与此同时,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从2010年的8%增长至2014年的33%。尽管意识到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但大家似乎并不愿意为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环保虽重要,但涉及生活的舒适性时,环保行动便后退为一个无落地的概念。从2010年到2014年,环境污染在加重,但CNRS-TGI的调查结果却显示,“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改变我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居民比例变动幅度并不大。以购车时看重的技术指标为例,汽车预购者对排气量的考量远落后于对安全性、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考量。
公众在为环境污染买单,且寄望于政府挑起环保的重担。在CTR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早前的研究中发现,受雾霾影响,空气净化器的预购率从2011年到2014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并成为国人最想购买的小家电。其他诸如净水器、环保家居饰品等应对环境污染的产品消费也在上升。
老百姓在积极地应对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令人纠结的是,在治理环境、控制污染的源头时,大多数公众还是缺乏“匹夫有责”的担当。当然这里面有诸多的原因,一方面,在实践环保理念的过程中,相应的配套设施、服务并没有及时跟进;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环保产品价格往往比普通产品高出许多,无法有效转化为“日常消费”。
然而,若想环保真正实行起来,也离不开个体的积极作为,只有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积极配合,才能让环保行动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没有个体的努力参与,环保理念最终也将止步于纸面,无法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