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纲领性的重要文献,它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我们对政治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可以说,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又是政治文明追求的重要目标和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保证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需要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改革创新 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为此,我们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是正确的路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可以说,“改革创新”不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精神。
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既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能抄袭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我们只能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力求在体制、机制、制度上不断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要在实践中勇于进行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探索与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正是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在公共服务、行政改革、政治透明、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公民参与、法制建设和扶贫济困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加以贯彻。
统筹协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不但要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更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通过把握整体性原则,把各项改革相互统筹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要保障并有力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与发展。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三条标准: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互协调,政治文明的建设发展要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文化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改革的力度日益加大。文化体制改革不仅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奠定物质基础,更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为其提供政治保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必须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内外结合 “内”是指党内民主,“外”是指党外的国家及社会领域的民主。我们要把发展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建设相结合。一方面,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加强国家和社会领域的民主建设,主要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民主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团结民主党派,积极发展、引导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理论上说,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内的民主状况会对全社会的民主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党员领导干部有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作风,以身作则,就会影响和带动自己所在的工作领域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相反,如果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领导干部搞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家长制,势必处理不好与党外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谈不上保证和发扬人民民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同时高度重视对党外民主,即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建设。要特别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与党外民主建设的良性互动。在积极推动国家及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大力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等重要内容之外,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外结合”还要高度重视“统一战线”。要重视团结民主党派,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还要重视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通过党外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我国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这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下互动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并举。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和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和政府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和领导能力,是成功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成果,逐步扩大和推进高层民主乃至全社会的民主进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基层民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形式,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基层民主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民主的直接性,其二是民主的广泛性。民主政治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扩大基层民主本身就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扩大基层民主,只要下决心搞,便很容易见成效。同时,基层民主改革的成功必然会反过来推动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实践证明,城乡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自治组织的建立,适应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集中表现和有力证明。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需要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改革创新 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为此,我们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是正确的路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可以说,“改革创新”不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精神。
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既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能抄袭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我们只能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力求在体制、机制、制度上不断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要在实践中勇于进行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探索与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正是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在公共服务、行政改革、政治透明、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公民参与、法制建设和扶贫济困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加以贯彻。
统筹协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不但要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更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通过把握整体性原则,把各项改革相互统筹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要保障并有力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与发展。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三条标准: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互协调,政治文明的建设发展要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文化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改革的力度日益加大。文化体制改革不仅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奠定物质基础,更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为其提供政治保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必须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内外结合 “内”是指党内民主,“外”是指党外的国家及社会领域的民主。我们要把发展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建设相结合。一方面,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加强国家和社会领域的民主建设,主要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民主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团结民主党派,积极发展、引导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理论上说,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内的民主状况会对全社会的民主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党员领导干部有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作风,以身作则,就会影响和带动自己所在的工作领域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相反,如果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领导干部搞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家长制,势必处理不好与党外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谈不上保证和发扬人民民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同时高度重视对党外民主,即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建设。要特别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与党外民主建设的良性互动。在积极推动国家及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大力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等重要内容之外,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外结合”还要高度重视“统一战线”。要重视团结民主党派,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还要重视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通过党外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我国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这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下互动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并举。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和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和政府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和领导能力,是成功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成果,逐步扩大和推进高层民主乃至全社会的民主进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基层民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形式,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基层民主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民主的直接性,其二是民主的广泛性。民主政治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扩大基层民主本身就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扩大基层民主,只要下决心搞,便很容易见成效。同时,基层民主改革的成功必然会反过来推动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实践证明,城乡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自治组织的建立,适应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集中表现和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