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任何课程,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必须回到学校这个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有意义。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有效提升学校总体教育教学水平,笔者学校于两年前开始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的探索。文章记录了笔者学校探索小学阶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课程标准;校本化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任何课程,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必须回到学校这个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有意义。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唯有这里,才是它植根生命的土壤。校本课程所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有效提升学校总体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两年前开始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的探索,我校《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于2017年立项。下面浅谈我校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课题研究的点滴做法。
一、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校将《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定为教学目标校本化、教学结构校本化、教学方法校本化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校本化。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前提。应根据《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学科性质特点和教材内容课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恰当、完整,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2.教学结构校本化。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省时的根本。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使课堂教学充满妙趣横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富有实效,实现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与重建。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要求教师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课程目标作精细分解与设计,关注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地对预设课程创造性地进行处理,为学生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3.教学方法校本化。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关键。应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生年龄特点、课型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优化组合运用,强调课程学科特质,一切服从学生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注重方法的现代化,特别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较直观地感知材料,使他們的认识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内化、升华。
二、形成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
笔者学校在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校本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有校本化特色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单元备课模板包含:校情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点、单元能力点、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单元练习题库,做到明确、具体、恰当、完整,并容易实施。
(一)关于校情、学情分析。笔者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外来务工子女居多,约占总人数70%,江义小学所在的江义村在“牵手2014中国最美村镇”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乡村,江义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笔者学校依托这些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寻找美、感悟美、实践美”的美育教学,美育教学与学校文化传承文明 “诵读经典美”、“剪纸文化美”和“种植文化美”的课题建设相互融合,笔者学校确立“文化浸润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的办学特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勤奋、好学,有上进心,能刻苦钻研教材,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和善、自信,学习积极上进心较强。笔者学校根据地域、生源、师资、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因素综合分析校情、学情。制定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目标作起点研究依据。
(二)关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以语数英三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数英学科不同年级段的课程标准特点,制定出相应学科的低中高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三)关于单元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教学反馈为手段,以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合理、准确地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语数英各年级备课组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地确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注重个体差异,多进行教学反馈来实现目标。
为确保单元教学目标顺利实施,课题组精心构想教法,分步实现目标,做到以下几步:“自主”: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合作”: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点评”:根据学生读书理解的程度,由教师重点讲解或点评。“练习”:单元练习题库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全面考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根据考查结果反馈的情况,由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点评。“辅导”:根据考察结果,开展培优助困。
(四)关于单元知识点、能力点。在开展“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我校语数英科学各年级段备课小组,结合校情和学情分析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特点,梳理学科不同年级段的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笔者学校的同级集体备课没两周进行一次,由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在集体备课组反馈教学实施情况,对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的把握进行多方论证、修改。 (五)关于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个维度,经语数英学科各年级段集体备课小组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六)关于单元练习题库。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反馈,为有效监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解决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的进一步加深巩固学习成效。
三、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的三个突破
1.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校兴趣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课程构架、校本实施和教学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激励性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和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2.优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其他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培养新的教材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专家的预设,教师要根据教情、学情、校情,整合教材内容,个性化地教。如果教材的编排有些与我们的实际有距离的,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地提升。
3.创新课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国家课程校体化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要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对话中心”。通过四个维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教师—学生)、生生互动(学生—学生)、生本互动(学生—文本)、师本互动(教师—文本),构建江义小学课堂教学“六步法”(创设情景——呈现目标——合作学习——汇报检测——精讲点拨——小结训练)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立杰.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崔允漷.校本課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张泽科.开启回归儿童教育的课程新旅.教育科学论坛,2014,08,30
[5]伊金凤.以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为载体有效提升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6.
【关键词】小学阶段;课程标准;校本化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任何课程,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必须回到学校这个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有意义。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唯有这里,才是它植根生命的土壤。校本课程所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有效提升学校总体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两年前开始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的探索,我校《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于2017年立项。下面浅谈我校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课题研究的点滴做法。
一、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校将《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定为教学目标校本化、教学结构校本化、教学方法校本化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校本化。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前提。应根据《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学科性质特点和教材内容课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恰当、完整,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2.教学结构校本化。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省时的根本。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使课堂教学充满妙趣横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富有实效,实现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与重建。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要求教师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课程目标作精细分解与设计,关注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地对预设课程创造性地进行处理,为学生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3.教学方法校本化。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关键。应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生年龄特点、课型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优化组合运用,强调课程学科特质,一切服从学生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注重方法的现代化,特别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较直观地感知材料,使他們的认识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内化、升华。
二、形成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
笔者学校在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校本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有校本化特色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单元备课模板包含:校情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点、单元能力点、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单元练习题库,做到明确、具体、恰当、完整,并容易实施。
(一)关于校情、学情分析。笔者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外来务工子女居多,约占总人数70%,江义小学所在的江义村在“牵手2014中国最美村镇”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乡村,江义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笔者学校依托这些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寻找美、感悟美、实践美”的美育教学,美育教学与学校文化传承文明 “诵读经典美”、“剪纸文化美”和“种植文化美”的课题建设相互融合,笔者学校确立“文化浸润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的办学特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勤奋、好学,有上进心,能刻苦钻研教材,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和善、自信,学习积极上进心较强。笔者学校根据地域、生源、师资、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因素综合分析校情、学情。制定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目标作起点研究依据。
(二)关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以语数英三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数英学科不同年级段的课程标准特点,制定出相应学科的低中高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三)关于单元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教学反馈为手段,以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合理、准确地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语数英各年级备课组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地确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注重个体差异,多进行教学反馈来实现目标。
为确保单元教学目标顺利实施,课题组精心构想教法,分步实现目标,做到以下几步:“自主”: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合作”: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点评”:根据学生读书理解的程度,由教师重点讲解或点评。“练习”:单元练习题库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全面考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根据考查结果反馈的情况,由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点评。“辅导”:根据考察结果,开展培优助困。
(四)关于单元知识点、能力点。在开展“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我校语数英科学各年级段备课小组,结合校情和学情分析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特点,梳理学科不同年级段的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笔者学校的同级集体备课没两周进行一次,由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在集体备课组反馈教学实施情况,对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的把握进行多方论证、修改。 (五)关于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个维度,经语数英学科各年级段集体备课小组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六)关于单元练习题库。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反馈,为有效监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解决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的进一步加深巩固学习成效。
三、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的三个突破
1.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校兴趣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课程构架、校本实施和教学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激励性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和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2.优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其他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培养新的教材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专家的预设,教师要根据教情、学情、校情,整合教材内容,个性化地教。如果教材的编排有些与我们的实际有距离的,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地提升。
3.创新课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国家课程校体化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要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对话中心”。通过四个维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教师—学生)、生生互动(学生—学生)、生本互动(学生—文本)、师本互动(教师—文本),构建江义小学课堂教学“六步法”(创设情景——呈现目标——合作学习——汇报检测——精讲点拨——小结训练)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立杰.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崔允漷.校本課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张泽科.开启回归儿童教育的课程新旅.教育科学论坛,2014,08,30
[5]伊金凤.以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为载体有效提升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