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政府投入的增加,中职学校物资采购活动日益频繁。完善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防止采购活动出现腐败现象,促进中职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资;采购;控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机构职责不明确
中职学校受传统观念影响,学校领导对采购工作普遍不重视。中职学校受办学规模和学校机构编制的限制,一般未设置独立的物资采购机构,采购工作职责不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资产管理或后勤管理部门,甚至资产使用的处室负责采购工作[1]。物资采购缺乏统一调控,容易出现重复采购现象,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二)采购预算编制不科学
不少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工作随意性较大,不重视物资采购预算编制,有些中职学校根本没有编制采购预算。编制了采购预算的中职学校,其采购预算一般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和实训项目需求确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因教学、培训立项等因素变化而调整。因中职学校物资采购管理权限分散,采购资金渠道不一,供货期限较短,设备技术含量较高且品种较多,采购人员难以及时提供技术参数完整准确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实际发生额往往与年初预算大相径庭,超预算采购、突击采购情形屡见不鲜,采购预算形同虚设。
(三)采购风险管理不到位
中职学校物资采购涉及的范围较广,专业化设备较多,采购物资的质量、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需要、价格是否合理,关系到中职学校教学培训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由于缺乏具有采购和设备管理知识的人员,加之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中职学校物资采购蕴含较大风险[2]。近年来,部分中职学校加大了对物资采购的监督力度,但物资采购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由于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采购经验,采购程序不完善、价格核定不科学、合同条款不准确、违约责任不明确,采购物资在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均存在潜在风险。
(四)采购监督审计不深入
随着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教学、培训等基础设施急需改善,物资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拓展,采购金额不断增加。物资采购涉及部门较多,如物资使用单位、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纪检监察和财务部门对学校物资采购活动参与较多,但监督较少,监督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全过程有效监督,容易造成物资采购活动的失控,甚至滋生内定中标人、串通投标、天价采购等腐败问题。
二、强化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明确工作职责,实行集中采购
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采购面广量大、品种多、专业强,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为有效发挥采购资金的效益,杜绝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中职学校应根据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采购机构及岗位工作职责,不断规范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建立相对独立的物资采购工作机构,对学校的物资实行集中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效益[3]。
(二)强化预算约束,确保支出可控
编制采购预算是实施物资采购的依据,是物资采购的核心环节。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应严格按照《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学校经费实际,科学编制物资采购预算,做到量入为出,避免超预算采购。达到集中采购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全部纳入预算实行集中采购,防止部门化整为零故意不列入采购预算,规避集中采购。
考虑到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科研培训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编制物资集中采购预算时,应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预留一定的资金空间。物资采购预算应尽可能细化到使用部门,列明科目、项目、金额、数量、技术参数等内容,确保预算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细化过程控制,规避采购风险
物资采购风险涵盖采购过程的所有环节。采购风险按来源分内部采购风险和外部采购风险。内部采购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违约风险。外部采购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供应链风险等。中职学校应对采购过程进行细化,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风险规避手段包括采购流程监控(如合同签订、供应商资质审核、产品质量检验等),审核采购计划和付款手续,加强物资验收等。
(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监督实效
1.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采购工作机制,创新中职学校物资采购方式,推进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物资采购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完善物资采购评审制度,建立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采购监管体系。
2.实行“管采分离”。健全以财务部门业务监督为主导,纪检监察部门专门监督为补充的协同监管机制。物资采购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互相制衡,保证采购计划编制与采购实施分离、采购实施与采购监督、物资验收、货款支付分离。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做到采购需求公开、 采购过程透明、采购程序公正、采购预算明确、合同条款完备。
3.强化审计监督。审计人员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设备请购、采购实施、合同签订、货物验收和付款等活动进行全面、深入、有效监督。学校应结合实际,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对采购活动全程进行审计。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档案审阅、款项支付审查等审计手段,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对采购活动进行前置审计、跟踪审计和事后审计,同时充分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物资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扬.职业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探析[J].财会通讯,2012(03).
[2]杨雅兰.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新探讨[J].财务与金融,2011(05).
[3]朱彦.职业学校政府采购对财务管理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08,7:23-24.
关键词:物资;采购;控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机构职责不明确
中职学校受传统观念影响,学校领导对采购工作普遍不重视。中职学校受办学规模和学校机构编制的限制,一般未设置独立的物资采购机构,采购工作职责不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资产管理或后勤管理部门,甚至资产使用的处室负责采购工作[1]。物资采购缺乏统一调控,容易出现重复采购现象,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二)采购预算编制不科学
不少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工作随意性较大,不重视物资采购预算编制,有些中职学校根本没有编制采购预算。编制了采购预算的中职学校,其采购预算一般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和实训项目需求确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因教学、培训立项等因素变化而调整。因中职学校物资采购管理权限分散,采购资金渠道不一,供货期限较短,设备技术含量较高且品种较多,采购人员难以及时提供技术参数完整准确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实际发生额往往与年初预算大相径庭,超预算采购、突击采购情形屡见不鲜,采购预算形同虚设。
(三)采购风险管理不到位
中职学校物资采购涉及的范围较广,专业化设备较多,采购物资的质量、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需要、价格是否合理,关系到中职学校教学培训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由于缺乏具有采购和设备管理知识的人员,加之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中职学校物资采购蕴含较大风险[2]。近年来,部分中职学校加大了对物资采购的监督力度,但物资采购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由于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采购经验,采购程序不完善、价格核定不科学、合同条款不准确、违约责任不明确,采购物资在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均存在潜在风险。
(四)采购监督审计不深入
随着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教学、培训等基础设施急需改善,物资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拓展,采购金额不断增加。物资采购涉及部门较多,如物资使用单位、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纪检监察和财务部门对学校物资采购活动参与较多,但监督较少,监督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全过程有效监督,容易造成物资采购活动的失控,甚至滋生内定中标人、串通投标、天价采购等腐败问题。
二、强化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明确工作职责,实行集中采购
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采购面广量大、品种多、专业强,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为有效发挥采购资金的效益,杜绝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中职学校应根据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采购机构及岗位工作职责,不断规范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建立相对独立的物资采购工作机构,对学校的物资实行集中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效益[3]。
(二)强化预算约束,确保支出可控
编制采购预算是实施物资采购的依据,是物资采购的核心环节。中职学校物资采购应严格按照《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学校经费实际,科学编制物资采购预算,做到量入为出,避免超预算采购。达到集中采购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全部纳入预算实行集中采购,防止部门化整为零故意不列入采购预算,规避集中采购。
考虑到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科研培训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编制物资集中采购预算时,应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预留一定的资金空间。物资采购预算应尽可能细化到使用部门,列明科目、项目、金额、数量、技术参数等内容,确保预算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细化过程控制,规避采购风险
物资采购风险涵盖采购过程的所有环节。采购风险按来源分内部采购风险和外部采购风险。内部采购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违约风险。外部采购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供应链风险等。中职学校应对采购过程进行细化,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风险规避手段包括采购流程监控(如合同签订、供应商资质审核、产品质量检验等),审核采购计划和付款手续,加强物资验收等。
(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监督实效
1.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采购工作机制,创新中职学校物资采购方式,推进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物资采购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完善物资采购评审制度,建立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采购监管体系。
2.实行“管采分离”。健全以财务部门业务监督为主导,纪检监察部门专门监督为补充的协同监管机制。物资采购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互相制衡,保证采购计划编制与采购实施分离、采购实施与采购监督、物资验收、货款支付分离。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做到采购需求公开、 采购过程透明、采购程序公正、采购预算明确、合同条款完备。
3.强化审计监督。审计人员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设备请购、采购实施、合同签订、货物验收和付款等活动进行全面、深入、有效监督。学校应结合实际,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对采购活动全程进行审计。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档案审阅、款项支付审查等审计手段,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对采购活动进行前置审计、跟踪审计和事后审计,同时充分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物资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扬.职业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探析[J].财会通讯,2012(03).
[2]杨雅兰.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新探讨[J].财务与金融,2011(05).
[3]朱彦.职业学校政府采购对财务管理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08,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