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韩国语中有一类“-t”不规则动词,当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收音的“t”就会变成“r/l”。古代韩国语时期,在固有的词汇语法系统以及汉字词系统中,当辅音“t”处在两个元音的中间位置时,一般就会发生替换为“r/l”的音变现象。因此,“-t”不规则动词只是保留了当时韩国语的音变现象。但是,在现代韩国语中仍然有一部分“-t”类动词在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保持规则活用。其原因可以追究为避免相同形态词汇的出现而导致意义重叠现象。
【关键词】韩国语;“-t”不规则动词;音变现象;同形态;歧义
1 前言
现代韩国语中,词干末音节有收音“-t”的动词在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会发生不规则的活用,这类动词被称为“-t”不规则动词。本文主要就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展开论述,通过对相关论文与资料的整理与总结,试对“-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推测。国内关于韩國语不规则动词的先行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韩国学界对韩国语“-t”不规则动词的研究也为数不多。崔明玉(1985)从韩国语史以及方言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韩国语“-p、-s、-t”这三类不规则动词的音韵变化现象。刘必载[???](2005)中通过对中世韩国语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t”不规则动词的词根进行了重组。刘必载[???](2009)主要针对中世韩国语时期已经出现的“-t”不规则动词在现代韩国语中的活用情况,并对“-t”不规则动词在中世时期到现代韩国语时期的这段时间内的历时变化过程。上述三篇论文中,虽然或多或少提及了关于“-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但并未将问题的侧重点放在这一点上。因此,本文将“-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作为主要论述范围,在对现有论文与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基础之上,分析“-t”不规则动词是如何从规则动词演变为不规则动词。之后,本文还尝试对“-t”不规则动词中的特殊情况进行浅显的说明,提出对这部分特殊情况的推测。
2 “-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
众所周知,韩国语的动词词干末音节若是“-t”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要变成“-r”。但是,标准韩国语中的“-t”不规则动词在平安道地区却并不适用上述不规则变化,而是和其他规则动词一样适用正常的音变规则。例如,韩国语中表示听的动词“t?t-”与连接词尾“-?ni”结合时,应进行不规则活用,即将收音“-t”变成“-r”,成为“t?r-?ni”;但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平安道方言里的话,就会按照正常的活用规则进行变化,成为“t?t-?ni”。方言是语言变化的投影,也就是方言中的某些特殊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标准韩国语在古代时期的原始用法1。由此可以推断,“-t”不规则动词是从曾经的规则动词演变成今天的不规则动词的。
其实,在韩国语中,辅音“t>r/l2”变化现象并不仅仅只出现在不规则动词的活用方面。除了在动词与词尾之间的活用之外,两个元音之间以及汉字词的入声韵尾上都出现了这种辅音交替的现象。 “t>r/l”出现的不同情况有着不同的发生原因, 单就不规则动词中出现的音韵变化现象而言,基本上可能涉及古代韩国语时期出现的元音之间辅音“t”的音变现象。
早在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之前,辅音“t”在两个元音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变为“r”的现象。例如:表示大海的单词由最初的“batal“变成了“baral”,再有表示数字一的“hatan”变成了“hara”。由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古代韩国语时期出现了位于两个元音之间的“t”变成“r”的现象。除了固有词中出现上述变化外,词尾以及汉字词中也相继出现“t>r/l”的变化现象3。除了在韩国语固有的词汇与语法体系中出现的“t”变化现象之外,在韩国语的汉字词体系中也可以找到“t”变化现象的踪迹。例如:牡丹:?? 菩提:?? 次第:??。
在汉字词当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到“t>r/l”的变化现象。韩国语在借用汉字词时,将固有词中已经存在的“t>r/l”音变现象同样适用在了汉字词中。由此可以得出辅音“t”在元音中间的音变现象是韩国语的某一发展时期内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后来对 “-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起到了影响作用。
根据上述论述,当古代韩国语的“-t”动词后面接以元音开头的词尾时,原本作为收音的“t”就成为了词尾首音节的辅音,并夹在了两个元音之间。这样,就构成了“t>r/l”音变现象实现的音韵条件。 也就是说,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保留了在以前的音变现象。而如果与以辅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依然恢复到原本的“-t”收音。
3 “-t”不规则动词中的特殊情况
“-t”不规则动词中有一部分特动词仍归属于规则动词,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并不对收音做任何改变,而是按照标准韩国语的语法规则进行活用。因此在本文中就几个例子简要阐述笔者对于此类动词的观点。下面就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笔者的观点。
(9-1) mut-(埋): mut-?s?;mut-?ni
(9-2) mur-?s?;mur-?ni
(10-1) mit-(信): mit-?s?;mit-?ni
(10-2) mit-?s?;mit-?ni
上述例子是将相同词干分别进行规则活用与不规则活用的规则而得到的结果。首先,第一个动词“mut-”,当表示埋葬,属规则动词。但是,如果该词干进行不规则活用的话,就会成为(9-2)的形式,与表示询问的单词同形。从而造成语义上的混乱。同理,第二个动词“mit-”,表示相信。适用不规则活用后得到与表示推的动词同形,造成语义混乱。这对语言使用者来说会造成学习上的负担。“-t”规则动词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为了避免同形态活用形的出现,以便减轻语言使用者的语义负担。
4 结论
本文主要就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展开论述,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分析了“-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以及“-t”规则动词的出现原因。
现代韩国语中的“-t”不规则动词在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收音的“t”就会变成“r/l”。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发现,其实古代韩国语时期,在固有的词汇语法系统以及汉字词系统中,就有“t>r/l”的音变现象。当辅音“t”处在两个元音的中间位置时,会发生替换为“r/l”的音变现象。因此,当“-t”不规则动词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就为“t”造就了发生音变现象的音韵条件。而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的活用也只是保留了当时出现在韩国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而已。但是,在现代韩国语中仍然有一部分“-t”类动词保持规则活用,在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并不对“t”进行改变。其原因可以追究为避免相同形态词汇的出现而导致意义重叠现象,因为如果将“t”规则动词按照“-t”不规则动词进行活用的话,就会出现很多同形不同义的活用形。这样就会对语言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语言负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韩国语在适用“-t”不规则活用时也有所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国锋.韩国汉字音舌内入声韵尾研究[J].国语学63集,2012.
[2]刘必载.-t不规则动词的内部重构[J].语学研究,2005.
[3]刘必载.-t不规则动词的历史变化[J].语学研究,2009.
[4]张在雄.韩国汉字音中初声t>r变化研究[J].中国语文学论集21号,2002.
[5]赵昌圭.15世纪国语的“k脱落、t>r交替、i逆行同化”[J].语学研究,1994.
[6]崔明玉.不规则动词的音韵现象[J].国语学14,1985.
【关键词】韩国语;“-t”不规则动词;音变现象;同形态;歧义
1 前言
现代韩国语中,词干末音节有收音“-t”的动词在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会发生不规则的活用,这类动词被称为“-t”不规则动词。本文主要就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展开论述,通过对相关论文与资料的整理与总结,试对“-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推测。国内关于韩國语不规则动词的先行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韩国学界对韩国语“-t”不规则动词的研究也为数不多。崔明玉(1985)从韩国语史以及方言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韩国语“-p、-s、-t”这三类不规则动词的音韵变化现象。刘必载[???](2005)中通过对中世韩国语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t”不规则动词的词根进行了重组。刘必载[???](2009)主要针对中世韩国语时期已经出现的“-t”不规则动词在现代韩国语中的活用情况,并对“-t”不规则动词在中世时期到现代韩国语时期的这段时间内的历时变化过程。上述三篇论文中,虽然或多或少提及了关于“-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但并未将问题的侧重点放在这一点上。因此,本文将“-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作为主要论述范围,在对现有论文与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基础之上,分析“-t”不规则动词是如何从规则动词演变为不规则动词。之后,本文还尝试对“-t”不规则动词中的特殊情况进行浅显的说明,提出对这部分特殊情况的推测。
2 “-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
众所周知,韩国语的动词词干末音节若是“-t”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要变成“-r”。但是,标准韩国语中的“-t”不规则动词在平安道地区却并不适用上述不规则变化,而是和其他规则动词一样适用正常的音变规则。例如,韩国语中表示听的动词“t?t-”与连接词尾“-?ni”结合时,应进行不规则活用,即将收音“-t”变成“-r”,成为“t?r-?ni”;但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平安道方言里的话,就会按照正常的活用规则进行变化,成为“t?t-?ni”。方言是语言变化的投影,也就是方言中的某些特殊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标准韩国语在古代时期的原始用法1。由此可以推断,“-t”不规则动词是从曾经的规则动词演变成今天的不规则动词的。
其实,在韩国语中,辅音“t>r/l2”变化现象并不仅仅只出现在不规则动词的活用方面。除了在动词与词尾之间的活用之外,两个元音之间以及汉字词的入声韵尾上都出现了这种辅音交替的现象。 “t>r/l”出现的不同情况有着不同的发生原因, 单就不规则动词中出现的音韵变化现象而言,基本上可能涉及古代韩国语时期出现的元音之间辅音“t”的音变现象。
早在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之前,辅音“t”在两个元音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变为“r”的现象。例如:表示大海的单词由最初的“batal“变成了“baral”,再有表示数字一的“hatan”变成了“hara”。由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古代韩国语时期出现了位于两个元音之间的“t”变成“r”的现象。除了固有词中出现上述变化外,词尾以及汉字词中也相继出现“t>r/l”的变化现象3。除了在韩国语固有的词汇与语法体系中出现的“t”变化现象之外,在韩国语的汉字词体系中也可以找到“t”变化现象的踪迹。例如:牡丹:?? 菩提:?? 次第:??。
在汉字词当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到“t>r/l”的变化现象。韩国语在借用汉字词时,将固有词中已经存在的“t>r/l”音变现象同样适用在了汉字词中。由此可以得出辅音“t”在元音中间的音变现象是韩国语的某一发展时期内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后来对 “-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起到了影响作用。
根据上述论述,当古代韩国语的“-t”动词后面接以元音开头的词尾时,原本作为收音的“t”就成为了词尾首音节的辅音,并夹在了两个元音之间。这样,就构成了“t>r/l”音变现象实现的音韵条件。 也就是说,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保留了在以前的音变现象。而如果与以辅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依然恢复到原本的“-t”收音。
3 “-t”不规则动词中的特殊情况
“-t”不规则动词中有一部分特动词仍归属于规则动词,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并不对收音做任何改变,而是按照标准韩国语的语法规则进行活用。因此在本文中就几个例子简要阐述笔者对于此类动词的观点。下面就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笔者的观点。
(9-1) mut-(埋): mut-?s?;mut-?ni
(9-2) mur-?s?;mur-?ni
(10-1) mit-(信): mit-?s?;mit-?ni
(10-2) mit-?s?;mit-?ni
上述例子是将相同词干分别进行规则活用与不规则活用的规则而得到的结果。首先,第一个动词“mut-”,当表示埋葬,属规则动词。但是,如果该词干进行不规则活用的话,就会成为(9-2)的形式,与表示询问的单词同形。从而造成语义上的混乱。同理,第二个动词“mit-”,表示相信。适用不规则活用后得到与表示推的动词同形,造成语义混乱。这对语言使用者来说会造成学习上的负担。“-t”规则动词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为了避免同形态活用形的出现,以便减轻语言使用者的语义负担。
4 结论
本文主要就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展开论述,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分析了“-t”不规则动词的形成过程以及“-t”规则动词的出现原因。
现代韩国语中的“-t”不规则动词在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收音的“t”就会变成“r/l”。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发现,其实古代韩国语时期,在固有的词汇语法系统以及汉字词系统中,就有“t>r/l”的音变现象。当辅音“t”处在两个元音的中间位置时,会发生替换为“r/l”的音变现象。因此,当“-t”不规则动词与以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就为“t”造就了发生音变现象的音韵条件。而现代韩国语的“-t”不规则动词的活用也只是保留了当时出现在韩国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而已。但是,在现代韩国语中仍然有一部分“-t”类动词保持规则活用,在与元音开头的词尾结合时并不对“t”进行改变。其原因可以追究为避免相同形态词汇的出现而导致意义重叠现象,因为如果将“t”规则动词按照“-t”不规则动词进行活用的话,就会出现很多同形不同义的活用形。这样就会对语言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语言负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韩国语在适用“-t”不规则活用时也有所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国锋.韩国汉字音舌内入声韵尾研究[J].国语学63集,2012.
[2]刘必载.-t不规则动词的内部重构[J].语学研究,2005.
[3]刘必载.-t不规则动词的历史变化[J].语学研究,2009.
[4]张在雄.韩国汉字音中初声t>r变化研究[J].中国语文学论集21号,2002.
[5]赵昌圭.15世纪国语的“k脱落、t>r交替、i逆行同化”[J].语学研究,1994.
[6]崔明玉.不规则动词的音韵现象[J].国语学14,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