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加强高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知识缺乏、认知错位、践行困惑、教育资源分散等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奉行渗透教育的理念,从内容取舍、时间保证、组织实施方面保证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关键词:高职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存在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对高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目标。目前在许多高职的改革实践中,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不断加强,但是高素质培养这一教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和贯彻。因此出现了“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这在订单培养专业、班级中有更为集中表现。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培养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教育界也有了许多研究,本文从教育资源整合的角度对这一专题进行思考。
  一、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就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许多共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缺乏。
  许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底蕴亟待加强。我们的调查结果印证了和许多本科院校同样的结论。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要经典等知识的了解不尽如人意。
  2.认知错位。
  在我国,高职发展的历史积淀、社会、学习、教育实践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对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错位。从高职教育实施两大主体来看,教学管理部门、许多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认为:“职业技能培养是第一要务,素质培养可以慢慢来。”学生管理部门较多从事事务性管理,而学生“意义世界的构建”是等而次之的问题。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存在这样的观念:“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好一技之长以立足社会。”
  认知错位的必然结果就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错位。推行职业能力的培养,立竿见影;文化教育、意义世界构建其功效显现较慢,不容易得到短期的效果和社会的承认。因此教育教学工作急功近利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视而不见、听而不行、学而不履。
  3.美德践行困惑。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原因,高职学生不同程度美德践行的困惑与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感,考虑个人过多,过于实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不强;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不够,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它更加强调践履、体悟。
  4.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分散,难成合力。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与一般的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理论学习注重够用而不是系统,一般采取三年的学制,包括至少半年的顶岗就业一体化实习,期间还有大量的实训教学,因此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相融合而非另起炉灶,同时也不能因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弱化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在许多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得到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重视,在我看来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实现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合,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分散难成合力,教学的时间没有统筹,教育内容零散未成体系,组织实施各自为战,德育践行没有保证,素质教育没有落在实处。
  二、整合资源 ,加强高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1.整合资源需更新高职素质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基本形成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相融合,在我国许多本科院校推行的以通识教育为平台的模式显然不能照抄照搬。
  高职传统文化的教育构成的要素有时间、内容,即课程的设置,组织实施机制,师资,等等。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相对分散,课程较少,师资相对缺乏等特点,决定了高职传统文化的教育只能奉行渗透教育的理念,在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中渗透,在学生活动中渗透,在主题教育中渗透。
  2.整合资源的举措。
  (1)时间整合。高职三年学制,全日制学生学习时间短任务重,时间安排只能采取小集中大分散。思政课、《大学语文》应当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集中时间,并且应当充分利用选修课(一般在晚上),集中开设有关传统文化修养课程,其他以活动、主题教育的形式分散进行,从而保证必要的时间。
  (2)教学内容的整合。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学生学习往往无从着手,因此应当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利于学生学习。同时充分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内涵,创新活动形式。
  (3)师资的整合。对思政课教师,大学语文教师,音乐、历史等公共选修课、必修课教师进行统筹安排,教育计划相互协调,加强培训、引导,使之构成通识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其他资源的整合。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日益加深,我们应当充分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充实高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2]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廖赛娟.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赵明海.中国传统文化与职业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2006,(14).
其他文献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什么叫探究性学习?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新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引导、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
作为了解生物科学的一个窗口,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人体生命活动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若能结合课本知识,融入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发展自身,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从而培养学习能力。  我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饮食健康教育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持人体健康,而健康的体魄是做
摘 要: 更好地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一个能使幼儿终身受益的课题。要提高身体水平各异、个性特征不同的幼儿身体素质,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妇保院都面临许多困难。以往,幼儿园、家庭、妇保院三方面还缺乏有机的联系,缺乏一致性,没有形成合力。近年来,本园本着“一切为了幼儿健康成长”的宗旨,充分挖掘、利用家庭及妇保院的优质资源,促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从而
摘 要: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新旧的质量观念相互冲突。我们应用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观 衡量标准    一  马丁·特罗的发展阶段学说认为,工业化社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将遵循精英、大众、普及这三个阶段。他认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在学人数占同年龄人口的比例的数量指标在15%以下的是属于精英教育15%—50%的属于大众教育,超过5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人的身心两方面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忽视了人作为独立主体,其能动性对自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模式下,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多地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活动才能成为可能。离开了学生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知识的建立离不开实验。同样,学习化学知识一样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实验教学为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实验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化学实验以其特有的魅力与神奇的
摘 要: 对学生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到具体事宜的分配、安排、任用,管理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但最关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健全激励机制、重视绩效评估、加强培训、强化职业道德养成和营造团体组织文化,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
摘 要: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又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作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探究课题、材料选择、改进实验方法、快乐教学、开展主题活动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实践和改进经验。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生物实验 探究教学    实验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处于不可缺少的地位,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可以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初中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越来越凸显,学生的这种张扬个性需求与目前相对滞后的班级管理显得格格不入。本文通过探索寻找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个性特点 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越来越凸显,学生的这种张扬、丰富的个性需求与目前相对滞后的班级管理显得格格不入。有必要通过研究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探讨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