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事物都呈现出“新”气息,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即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解决了存在已久的问题,也提出了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如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地位,鼓励自主学习;实施师生合作,家校联合等等,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依据。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尝试探究打造“新”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途径
语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样学习语文?是困扰着教师与学生的三大问题,在历届师生的努力下,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肯定,但不能否认的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工作正常进度,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沿用旧理念、旧方法教学,让课堂充满了“旧”气息。其实,教学理念与方法旧有时代性、特殊性,要随时而变,与时俱进,否则会产生反效果,局限教师思维,耽误学生发展,延误教学进度。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任课教师,教学时间长,接触学生多,因此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知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具备终身学习与反思精神,因此能常教常新,常学常新,用“新”武装自己,打造课堂,具体如下所示:
一、师生关系要新——民主、平等
过去,教师习惯独占课堂,“控制”学生,实施“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剥夺了学生参与与发言的权利,让学生倍感压抑,心生不满,师生关系自然不会太好。新课程改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号召教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和平相处,共同提升。
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时,笔者从备课环节开始就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互相帮助,彼此商量,达成共识,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教学开始后,笔者化身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了活动中,为共同的目标发起进攻;课堂即将结束后,师生进行了互评,明确了彼此的优缺点,实现了长远的发展。其实,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功夫要下到日常,教师可以找学生聊天,可以解答学生的困惑,可以建立咨询室,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互动,拉近彼此间的关系,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剔除自身权威性,平等看待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二、课堂气氛要新——温馨、和谐
课堂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一般认为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少,能力不足,一般由教师主导课堂,此时教师的教风对课堂氛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苛待学生、不思进取、不愿奉献,那么学生课上会战战兢兢,没有上进心,还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危害一生;学风指的是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目标、态度、纪律、方法、兴趣、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教室环境,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课程改革开始重视学生情绪变化,心理成长,因此将课堂气氛作为了新的教学方向。
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是一则文言文文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大家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令笔者十分心急,却没有将怒火发泄到学生的身上,而是另辟蹊径,用故事法与动画观赏活动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更新了知识呈现方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活跃了课堂气氛。正是因为课程学习难度大,学生总是出问题、犯错误,即便如此,笔者还要安慰学生,鼓励学生,不让学生被困难与挫折打倒。此外,笔者还建立了帮扶小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家校关系要新——合作、共赢
过去,家长将学生送进学校就意味着责任的转移,不再管理学生,操心学生,现在,因为教学任务重,对学生标准提升,单单凭借学校、教师的力量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家庭教学力量的大力协助,这是因为家长与学生接触时间久,对学生了解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家长管理对象少,精力更为集中,管理效果更好,因此笔者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们,邀请其加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同管理学生。
如,在学习《父亲、树林和鸟》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还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熟知教材文本,捕捉文章主旨,找到自身短板,这样听课的时候才有侧重点。担忧学生忘记做作业,笔者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并将作业内容上传到家长微信群中,以期能得到家长的大力协助,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学校决定,肯定教师行为,因此需要教师们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学力量存在的意义与发挥的价值,纠正家长们错误的观念,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四、教学手段要新——新颖、有趣
教学是一个过程,需要付诸时间、精力、热情、激情,还需要手段、方法、方式、技巧的支撐,因此需要教师掌握一些行之有效、契合当下教学现状的、符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手段。当然,教学手段与时俱进,随时而变,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要关注教育教学新动态,学会借鉴,懂得筛选,敢于实践,用新、趣打造课堂。
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文章时,因为它是一则童话故事,情节有趣,形象突出,主旨明确,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因此无需教师处处引导,时时监督,学生也能主动阅读,梳理大意,因此笔者让出了课堂主导权,为学生布置了探究任务后就将课堂交予了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课堂时间,选择阅读方式,解答探究问题,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了教师的“命令”与“指挥”,学生能静下心来阅读,与文本有了直接的接触;有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不用面对教师,消除了内心的紧张感与畏惧感,,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值得学习与借鉴。
综上,小学语文课程本身地位显著,意义重大,却因为教法不当陷入了困境,亟待改正,为此笔者进行了多方探究,终有所获,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登荣.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6).
[2]黄家明.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0).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途径
语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样学习语文?是困扰着教师与学生的三大问题,在历届师生的努力下,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肯定,但不能否认的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工作正常进度,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沿用旧理念、旧方法教学,让课堂充满了“旧”气息。其实,教学理念与方法旧有时代性、特殊性,要随时而变,与时俱进,否则会产生反效果,局限教师思维,耽误学生发展,延误教学进度。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任课教师,教学时间长,接触学生多,因此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知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具备终身学习与反思精神,因此能常教常新,常学常新,用“新”武装自己,打造课堂,具体如下所示:
一、师生关系要新——民主、平等
过去,教师习惯独占课堂,“控制”学生,实施“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剥夺了学生参与与发言的权利,让学生倍感压抑,心生不满,师生关系自然不会太好。新课程改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号召教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和平相处,共同提升。
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时,笔者从备课环节开始就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互相帮助,彼此商量,达成共识,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教学开始后,笔者化身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了活动中,为共同的目标发起进攻;课堂即将结束后,师生进行了互评,明确了彼此的优缺点,实现了长远的发展。其实,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功夫要下到日常,教师可以找学生聊天,可以解答学生的困惑,可以建立咨询室,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互动,拉近彼此间的关系,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剔除自身权威性,平等看待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二、课堂气氛要新——温馨、和谐
课堂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一般认为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少,能力不足,一般由教师主导课堂,此时教师的教风对课堂氛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苛待学生、不思进取、不愿奉献,那么学生课上会战战兢兢,没有上进心,还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危害一生;学风指的是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目标、态度、纪律、方法、兴趣、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教室环境,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课程改革开始重视学生情绪变化,心理成长,因此将课堂气氛作为了新的教学方向。
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是一则文言文文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大家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令笔者十分心急,却没有将怒火发泄到学生的身上,而是另辟蹊径,用故事法与动画观赏活动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更新了知识呈现方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活跃了课堂气氛。正是因为课程学习难度大,学生总是出问题、犯错误,即便如此,笔者还要安慰学生,鼓励学生,不让学生被困难与挫折打倒。此外,笔者还建立了帮扶小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家校关系要新——合作、共赢
过去,家长将学生送进学校就意味着责任的转移,不再管理学生,操心学生,现在,因为教学任务重,对学生标准提升,单单凭借学校、教师的力量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家庭教学力量的大力协助,这是因为家长与学生接触时间久,对学生了解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家长管理对象少,精力更为集中,管理效果更好,因此笔者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们,邀请其加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同管理学生。
如,在学习《父亲、树林和鸟》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还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熟知教材文本,捕捉文章主旨,找到自身短板,这样听课的时候才有侧重点。担忧学生忘记做作业,笔者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并将作业内容上传到家长微信群中,以期能得到家长的大力协助,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学校决定,肯定教师行为,因此需要教师们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学力量存在的意义与发挥的价值,纠正家长们错误的观念,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四、教学手段要新——新颖、有趣
教学是一个过程,需要付诸时间、精力、热情、激情,还需要手段、方法、方式、技巧的支撐,因此需要教师掌握一些行之有效、契合当下教学现状的、符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手段。当然,教学手段与时俱进,随时而变,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要关注教育教学新动态,学会借鉴,懂得筛选,敢于实践,用新、趣打造课堂。
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文章时,因为它是一则童话故事,情节有趣,形象突出,主旨明确,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因此无需教师处处引导,时时监督,学生也能主动阅读,梳理大意,因此笔者让出了课堂主导权,为学生布置了探究任务后就将课堂交予了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课堂时间,选择阅读方式,解答探究问题,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了教师的“命令”与“指挥”,学生能静下心来阅读,与文本有了直接的接触;有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不用面对教师,消除了内心的紧张感与畏惧感,,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值得学习与借鉴。
综上,小学语文课程本身地位显著,意义重大,却因为教法不当陷入了困境,亟待改正,为此笔者进行了多方探究,终有所获,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登荣.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6).
[2]黄家明.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