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之如何解答哲理散文题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语文。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
   高一第一次月考,现代文考了《流浪的二胡》一文,该文曾经是200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从批卷情况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有的是没有答到答题要点,有的是答案不全面。这是一篇哲理散文,较之于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以其含义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成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快捷并准确地挖掘出哲理散文的内在意蕴呢?有没有一种思路可以遵循呢?
   教学过程:
   了解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哲理散文就是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并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
   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又有作者由“物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
   因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
   试以《流浪的二胡》一文为例,进行详细剖析。
   一、概括物象特点,把握内涵
   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发情感作准备。
   《流浪的二胡》一文,作者选取“二胡”这个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二胡”特点的全部吗?就“二胡”的特点来看,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等,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审美效果等,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功能意义等。阅读该文,可以发现作者笔下的二胡,具有“之于江南”的地域性、“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的社会性和“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的时代性等特点,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的。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不难懂得,作者正是借助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
   二、洞悉物象机缘,捕捉意象拐点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着重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个“拐点”,学生应该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流浪的二胡》一文,前几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它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二胡和二胡的演奏者”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段,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不难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状态,等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
   三、借助思维层次,多角度思考探究
   基于前面的分析,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二胡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二胡代表了社会上怎样的一类人,他们怎么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二胡一样的人?读者应该有怎样的感悟?
   根据以上思考,大致可以探究出《流浪的二胡》一文的深刻意义:对如二胡般卑微的生命在特定时代饱尝的人间辛酸和他们对待苦难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坚忍态度的同情。
   此外,对于哲理散文内在意蕴的解读和探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行文中的表达技巧。一般而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类比、联想、象征等表现方法,在哲理散文中的使用很常见,尤其是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象征手法,更是常见。
其他文献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教学中,可以紧扣“孝”字,结合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道德认知的现状,进行“孝文化”的相关教育。   一、感恩
期刊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复习课呢?    (一)阅读记叙文应把握的方法   1.要清楚每段文字的侧重点。是侧重记人,还是侧重叙事;是写景状物,还是较多的环境描写,对这些基本内容有正确的判断。   2.要清楚地知道记叙的要素,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内容梗概图。对全段或全篇文字有整体印象。   3.纵观全篇
期刊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过去,常常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教师往上画什么,白纸上就有什么,最后完成的作品便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结果。其实不然,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
期刊
近年来,语文教改风起云涌,但写作教学沿用多年的模式却一直没有多大转变:作文时众人一题,老师定框框,限要求;学生翻作文选,仿范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讲评时,老师在台上读范文,析技巧;学生却大多雾里看花,不明所以。结果,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被牵着鼻子走”。写出的文章,千人一面,没个性,缺乏激情。我们几位老师开始认识到,不打破旧的作文模式,不把学生从这种“训练”的枷锁中解救出来,不拓宽学生的视野及
期刊
曾有一句俏皮的话是这样说的:“分分分,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在这里,首先申明,引用这话的目的,无非是想揭示分数对于教师和学生重要性。对教师而言,分数是非常有用的法宝;对学生而言,分数如同命根一样重要。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手中的法宝——即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给学生品行进行量化打分。   就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可以这样设立这样一些分数:语文成绩=平
期刊
一位班主任,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准确地评价并且引领学生。如果想要成功管理好自己的班,他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越多,他就越能做出最恰当的判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考虑让班集体日志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对班内事务的处理,都是建立在对事情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不少优秀班主任的学期评语,让学生觉得准确、真诚,从而极大地促发了学生对班主任的
期刊
12月13日,参加了青年教师培训会暨省培教师汇报会。听了刘仁娟和顾晨旭两位教师的课,收获颇丰,对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张磊教师的省培报告,切切实实地让人收获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研,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尽快成长。   一、做一个有心人,学会关注教育细节   任何一堂课都是由很多的小细节构成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的时候曾经说过:“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
期刊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有一句话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在教学中,曾经碰到过两个所谓的“问题学生”。   A是在原先学校教过的一个学生,仗着自己良好的家境
期刊
学生在作古诗词鉴赏题时,因受个人鉴赏水平的限制以及以往练习训练的影响,容易思维固化,形成路径依赖。再加上考试时间有限,心理紧张,对诗词的把握流于表面,导致失分较多。这种情况较多出现在语言鉴赏和理解诗歌思想情感两种类型的题上。现在以两首山水田园诗为例,谈一谈刻板印象对做题的负面影响,以及立足文本,把握细节来应对的方法。   一、语言鉴赏类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
期刊
王熙凤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王熙凤的评价就是红学界一个重要话题。有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有的认为她是“乱89世之奸雄”,总而言之,人们对她既爱又恨,褒贬不一。但是,撇开其他因素,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她的为人处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她协理宁国府中表现出的管理才能,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大胆心细,善于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找准症结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