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革
  (一)感知阶段(预习阶段)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新大纲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内容和思路”,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用心感知材料,然后独立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用了哪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写作目的是什么?读后有何感受?
  2、充分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句等问题
  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应变教师串讲为学生主动探索。在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原来的机械记忆,变为理解性的记忆,真正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写好预习笔记
  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字词,对于文章的结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不能理解的地方,都要做好记录,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的讨论来完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理解阶段(分析阶段)
  1、讲究导入艺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多方面的能力;4、归纳总结,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
  (三)巩固、运用阶段
  1、背诵精彩片段,注重知识的积累。2、运用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创办报刊园地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加强语感训练。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规律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1、文字符号教读法
  法国著名思想家布丰说:“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做记号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难词,用“~~~~~~”画出文中的典型句子等等。至于在各种文体的课文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此法,就有待于每个人去总结,去创新了。
  2、抓住“文眼”精读法
  文眼是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全课,带起对全文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全文的中心。
  3、多做比较细读法
  语文阅读中的比较细读法,就是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比观察、综合分析的手段,达到启发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此法最适合于单元学习。现行教材,大都把同类型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中,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有的比较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有的比较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方式,有的比较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等,目的性很强,可通过列表格等归纳方法进行比较细读,一目了然,突出重点,便于掌握,还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4、著名篇段熟读法
  熟读,就是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朗读的默记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能够牢记心中。这是前人学习的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即,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够增强语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的有关规律,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阅读方法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可选取一种,也可以多种方法交叉使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内外阅读要相结合
  1、首先学会选择书籍。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让人才华横溢。所以要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去阅读。不适合的、不健康的书不要看。还应广泛地阅读文学名著、报刊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进行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质的飞跃。
  2、学会选择读书方法。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如果想作知识性的了解,就来取泛读、略读;如果是美文佳作,就要精读之、品赏之、甚至熟读成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有浏览标题法、摘录要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阅读,方法要根据需要而定。
  3、学会边阅读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读与思的重要关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书籍的启发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边读书边思考,边思考边读书,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4、作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圈点句画,眉批旁注,摘抄剪贴,读书私记,读书心得等等。做笔记,既是对知识的一种积累,又有利于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提高的一种好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不同的内容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不同的版块,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做了如下探究:  一、抓点,一步到位   首先,抓切入点。文本中总是有一些关键词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就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当、学校教育的疏忽以及受社会上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上进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常犯错误。人数虽然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学习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转变这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要用爱心去转变,用爱心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期刊
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提升,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研究性的语文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此,试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题的确立  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
期刊
一、注重自身形象的书生  鲁迅笔下,是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为何孔乙己在穷苦潦倒之际,仍然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呢?我想,这就得从中国的传统理念去找寻答案了,在中国文化里,文人是很注重自身形象的。“宁愿站着死,亦不愿跪着生”这正是中国文人的气节所在。作为一名书生,自然很是注重自己的形象。哪怕穷得要死,也要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这
期刊
新课改方兴未艾,有人又开始倡导生本教育。不管是新课改还是生本教育,都强调学生主动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阵地,本人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学习的起始点,有的放矢。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滔滔不绝地讲教案上早写好的内容,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这是备课时忽略了备学生的表现。  二、充分利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资源,以学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就是发展学生在阅读的兴趣、情感、性格、爱好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听中思考培养能力,在读中感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悟中品味,促进精神成长。  一、在“听”中思考,培养能力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不但是汲取知识的重
期刊
《荔枝》是现代作家肖复兴写的怀念母亲的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散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地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情节比较简单,学生只要通读两遍就能理解大意,但要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几道思考题,让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对教育者。”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应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的结果。而家长会则是家庭、学校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联系家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班主任组织好每一次的家长会可以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开出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新型家长会呢?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我可真犯了难。对于农
期刊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至今语文教学都贯彻着“文道统一”的原则。因此,语文课以它独特的性质特点,显示了它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规律性,可以用以下十种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一、课前谈话法。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谈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例如苏教版八年级语
期刊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无数的圣人,贤士,无不是在让读书成为习惯中走向成功的。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黄金时期。每天坚持读一点书,哪怕就读十分钟,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书便会成为孩子们形影不离的朋友,读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去年,当我再一次站在一群活泼、可爱又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