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己经有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中将定向运动作为必修或者选修项目,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体育课外活动以及军训中开设定向运动。目前的情况是,定向内容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引入的学校仍然不多,定向运动到底能否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发展有没有实际意义、学习效果怎么样,是目前定向运动推广和教学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推动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展定向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必要性分析
  1.1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是课程改革的最要支撑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是竞技化、成人化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使得原来的体育课程内容很难突破竞技体育的框架,一方面导致体育课程内容相对单调、贫乏,另一方面又使体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浪费现象,从而在教材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繁、陈旧、重复的现象。例如,从小学到大学,篮球的双手胸前传球一直在学,跑的专门性练习也一直在练,除此之外没有更有新意的活动,这致使我们的体育课缺乏生机、活力和吸引力,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其中又以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为主。新的体育课程除了继续重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外,鼓励各地、各校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并大力开发新兴运动项目。由此可见,新兴运动项目定向运动引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必要的。
  1.2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不仅在身体形态和机能上,而且在心理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飞跃。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一些小事情就会把他们感动或者变得消沉起来;他们的精力充沛,同样一些小事情也会让他们变得情绪激动,好胜斗勇。而定向运动正好能满足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体育学习兴趣,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能够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他们对新兴事物的强烈兴趣感,并且定向运动的目的性较强,只有找到了所有的点标才算完成任务,从而使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积极地、有目的的参与体育,并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定向运动具有明显的优势。
  1.3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内部动力。在体育学习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励自己的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而定向运动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定向运动点标设置的趣味性以及线路变化的不确定性,比单纯的赛跑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且学生在定向运动中,能自由地发挥运动能力,因此不会因为枯燥乏味的教学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设定向运动不但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养成学生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1 定向运动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体现了其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可行的
  定向运动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竞争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定向运动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特征说明了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设定向运动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定向运动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重要的是,定向运动不受学生个人条件的影响,针对各种体质各种年龄段的学生均有方案可以执行。除了在身体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在心灵上使学生群体有一个提高,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改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情绪低落,动作懒散等现状,这不仅贯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也为社会适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定向运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以及竞争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改变对体育学习的态度,从而使学生投身于体育学习之中。因此,定向运动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进入体育与健康课是可行的。
  2.2 定向运动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而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又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同一体育课程内容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可能具有同一功能,但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对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对于某一课程目标。选择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内容将事半功倍。所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定向运动作为其内容将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其他文献
教育部在2018年年初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招生考试试题,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笔者利用暑期对2018年全国近百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进行了学习和分析,发现每份试卷总体上都能贯彻教育部的上述通
双杠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恐惧心理,有的学生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一是缺乏完成动作的自信心,此类学生怀疑自己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怕完不成被同学笑话,在众人面前“丢面子”,因而产生恐惧感:二是身体素质差,又缺乏锻炼,此类学生由于速度、力量、灵活性等基本素质比较差,完成动作确实困难较大,因而产生恐惧心理;三是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此类学生由于完成动作失败,担心身体受到
新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九、十和十一为选修教材,无论是从语言知识还是从写作技巧,以及篇章结构来看都比较重要。所以绝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舍弃,而是按部就班地如同模块一到模块八那样,认真教学,结果就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高三阶段各种形式的考试增多,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进度,从而就会打破制定的教学计划。此外,不少教师上课时(尤其是上阅读课时)仍然按照以前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摆花架子”、“表演”的成分太多,学生真正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通常有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我们都知道“掌握了知识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的这个道理。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如果语文课堂里出现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那样会压抑了无数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谐高效的课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什么是“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就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现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如何营造高中英语和谐课堂的方式和途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营造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英语 和谐课堂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英语课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普遍开设,但在高中阶段,学
【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引,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也促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进在课程整合中推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课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整合发展    中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指定内容之一,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下面就劳动与技术教育
编者按:2008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  2008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航天员漫步太空、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大三通”变成现实……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了世界。  为此,本刊特选取几篇学生习作,以见证不平凡的2008,见证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勇于抗争、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导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差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关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普及
品阅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以下简称该试卷),像融进了时代大潮中,或踩着社会和谐进步的鼓点,高歌精彩的生活,或聚焦某些不良社会现象,陷入沉思,寻找对策;仿佛在拜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精练优美,立意深远集中……整体而言,该试卷结构严谨,形式新颖;着眼高立意,立足低切人;材料鲜活翔实,设问科学恰当;谱写育人新篇章,展示德育新境界。具体而言,该试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科学性和原创性
《数据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该从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