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能,它对于学生自身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也因此,从小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便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此所要论述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故而,将出发点定在了首先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层面,以此为前提为其写作能力的养成作出良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学生、写作意识、课堂教学
写作意识是写作能力的前提所在,学生们只有拥有良好的意识作为基础,才能为我们进一步的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的契合点,从而保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仅仅处在一个知识启蒙的临界点,因此,对于其写作意识的培养,应当从最初级的层面展开。以下,笔者便针对于“写作意识”这一项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将其分解为五个目标方向:动笔意识、情感寄托、创作意识、写作思维和作品意识,并以此作为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了相应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设。其具体的形式和详细的教学实施过程总结如下。
1.培养笔记习惯,养成动笔意识
写作的培养,前提在于写作意识,而写作意识的培养,则便在于学生“动笔”意识的有无。所谓动笔意识,即学生拥有动笔写作的意识,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与学生的认知拥有正确的对接点,提升教学效果。而针对于此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初步通过培养其记笔记的习惯来达到相应的目的。譬如,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笔记的记录,阅读中进行字、词、语、句的记录等。如此,便可以使其在这一“写作”的逐步练习中,动笔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条件。
例如:我们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相关内容时,便指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记录,并指明课堂的最后总结要以笔记的记录内容为主要参考。譬如,首先是对相关新词汇的教学解析,如:绒球花、飘扬、摔跤、鲜艳、坪坝、洁白等。在教学之余,笔者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笔记记录进行问题的回答,进而达到总结知识点的目的。譬如:“哪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红旗在天空中随风摆动的样子?”、“山间较为平整的场地叫什么?”、“两人空手较量,以把对方摔倒为胜利的运动叫什么?”、“哪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色彩华丽的东西?”。诸如此类,每个问题都对应之前相应的词语教学,如此,在提升学生印象的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动笔记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较好的动笔意识。此外,或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此文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中的有关描写进行笔记形式的摘抄,以此对其动笔意识做进一步的深入巩固。如:有的学生喜欢情境描写类的,便摘抄了“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而有的学生则对倾向于富有画面的文字“凤尾竹的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经过这种形式的引导,学生动笔记录的习惯便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课堂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日记写作,形成情感寄托
写作意识的因素构成,除了包括“当事者”的行为习惯和冲动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人们用文字记录心情、事件、事物等一切东西,从而达到抒发个人内心感情的目的,让生活通过文字变得更加具有意义性。故而,有鉴于此,对于其写作意识的培养,我们还要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情感寄托,如此,才能有效推动其写作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而针对于这一教学目的,我们可以利用日记写作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通过日记的写作的,进行上述内容的文字记录,从而在久而久之中养成情感习惯,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
例如:我们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为例。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短文,内容描述了“自己”在上学路上对“一夜秋雨”过后的一条水泥道路的见闻,表达了对秋雨、对大自然美的赞叹之情。文章“以小见大”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对此,笔者指导学生们以此为指导和方向,围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物进行日记的写作练习。譬如:学生可以就偶然听到的一首歌为题,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评价;亦或者可以对自己在走路时经过的一处草坪、花坛等,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这一所见事物的记忆与喜好;或者对自己某次与朋友的对话内容进行没有目的的记录。而学生们在日记的写作中,经过对这些日常事物的文字记录,自然而然的会倾注进自己的个人情感或思想于其中,经年累月便会对文字的书面表达形成特定的依赖性,从而达到一旦对相关事物形成心理活动时,便想要进行文字记录的欲望,成为一种情感上的重要寄托对象,如此,便为写作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图文对比阅读,提升创作意识
写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创作意识的培养,创作意识的强弱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创作意识,即学生在日常中对相关事物有正确的写作态度或方向,能够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怎样写?此即为写作意识的又一层形态。而对于学生这一状态的培养,有鉴于小学生主观意识强、生活经验少的桎梏,我们可以借助图文对比式的阅读来进行引导。即,使之在内容相应的图文对照中进行双重的阅读,通过图画了解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叙述了解图画内容,如此一来,便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先验式的体验,为其在处于相关现实情境中时,能够拥有良好的创作意识和经验。
例如:以教学《秋天的雨》一文为例。在本节的教学当中,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为学生们实现准备了一张与文章内容大致相应的图画,图中内容包含了雨、枫叶、杏树、田野、各色野菊花以及小动物等等元素,在多个层面能够与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形成相呼应的局面。譬如:树叶颜色对应了文章对秋天“五彩缤纷的颜料”的比喻,各色盛放的野菊花对应了“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的描写。大凡如此,学生们通过图文对照的阅读感受,對“写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一层认知。如:图画与文章内容能够对应上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在直观的画面中学习到该如何运用文字进行这一情境的写作创作,又或者对于一些无法对应的,比如文章有而图片没有的,亦或反之的,学生们便又可以在写作创作中想象的发挥提供思路。如此,经过这样的锻炼引导,学生的创作意识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其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基础。 4.生活片段随笔,增强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是写作意识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创作者能够始终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保证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所在。而写作思维的养成,在很大层面上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是一种个人独特的精神、思想活动,而在这一方面也正是小学生所欠缺的。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在初步的培养中,指导学生从对自己生活片段的随笔开始进行练习,借助对一些普通事件的书面表达,增强其思维的深刻性,以及写作的灵活性,从而为其写作思维的养成作出有效的前提铺垫,在不断地随笔历练中增强写作意识。
例如:我们以教学《搭船的鸟》一文为例。本文是一篇对于生活片段描写的佳作,作者仅仅通过一次陪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的事件,便通过将“一只彩色的小鸟”作为主线,写出来了一段极富阅读性的小短文。以此为例,笔者在教学之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样也针对一些日常的生活片段进行了随笔式的写作描摹。譬如,有的学生便围绕自己某次在一棵大树阴凉处乘凉的经历,展开了随笔的写作。随笔内容首先从树木的生长年龄猜测写起,描述了树干的“粗”,形容了树冠的茂盛,以及“藏”在其中的小鳥和它们的好听的叫声。此外,学生还对树根旁边的一块大石头进行了切入,想象它是怎样“跑”到这里来的?虽然是一段随笔,却在描述普通事物的同时充满了“波折”的设定,使得文字同样初步具有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诸如此类,笔者经过这种形式的引导,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形成,使之在随笔中锻炼了良好的写作意识,有力推动了课堂目标的实现。
5.组织写作竞赛,培养作品意识
作品意识即要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写作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将自己的文字同其他文学文本一样当做“作品”看待,如此,便能够更进一层的增强其写作意识,促进其写作能力的自主练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在班级中组织学生以开展写作竞赛的活动为突破点,进而使之在竞赛的激发下产生写好文章的心理前提,从而在写作完成后可以从“作品”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视和阅读,在逐步积累中形成良好的作品意识。
例如:以《金色的草地》一文为例。竞赛活动的开展,笔者便以“草地”为题目,由此展开了一次以作品竞赛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其中,尤其是对赛制的设定为关键所在。为了加强竞赛的氛围,激发学生写好作品的动力,笔者由此根据班级内人数设定了前四名的名额奖励,分别以自制的奖牌和其他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事物作为奖品。同时,还组织了校内的领导作为评审,以奠定写作竞赛的正规性和制度性。如此一来,在这一形式的前提下,小学生们写作创作的热情被充分的激发了出来,从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了活动的写作创作当中。“草地”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事物之一,同时,在教材文章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路也得到了极大地开拓。如:有的学生便通过“草地”这一主题,继而引申出了自己某次在父母的陪伴下作的以此野外宿营经历,将那晚自己看到的星空和草地进行了结合,还记录了父母对自己一些关于自然、勇气、独立等的教育话语,颇具一定的作品水准。如此种种,学生们大凡在经历过这一活动的体验后,作品意识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而有了作品意识之后,其写作意识就可以在逐步的积淀中获得提升。
总而言之,写作意识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加强重视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反应和学习动态,将教学的有效处和无效处作出区别归纳,如此,便可以为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供经验的借鉴,从而大大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雪影.强化学生写作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
[2]陆彩莲.如何唤醒小学生的写作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6(05)
[3]林海涛.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写作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4]叶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学生、写作意识、课堂教学
写作意识是写作能力的前提所在,学生们只有拥有良好的意识作为基础,才能为我们进一步的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的契合点,从而保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仅仅处在一个知识启蒙的临界点,因此,对于其写作意识的培养,应当从最初级的层面展开。以下,笔者便针对于“写作意识”这一项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将其分解为五个目标方向:动笔意识、情感寄托、创作意识、写作思维和作品意识,并以此作为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了相应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设。其具体的形式和详细的教学实施过程总结如下。
1.培养笔记习惯,养成动笔意识
写作的培养,前提在于写作意识,而写作意识的培养,则便在于学生“动笔”意识的有无。所谓动笔意识,即学生拥有动笔写作的意识,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与学生的认知拥有正确的对接点,提升教学效果。而针对于此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初步通过培养其记笔记的习惯来达到相应的目的。譬如,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笔记的记录,阅读中进行字、词、语、句的记录等。如此,便可以使其在这一“写作”的逐步练习中,动笔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条件。
例如:我们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相关内容时,便指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记录,并指明课堂的最后总结要以笔记的记录内容为主要参考。譬如,首先是对相关新词汇的教学解析,如:绒球花、飘扬、摔跤、鲜艳、坪坝、洁白等。在教学之余,笔者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笔记记录进行问题的回答,进而达到总结知识点的目的。譬如:“哪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红旗在天空中随风摆动的样子?”、“山间较为平整的场地叫什么?”、“两人空手较量,以把对方摔倒为胜利的运动叫什么?”、“哪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色彩华丽的东西?”。诸如此类,每个问题都对应之前相应的词语教学,如此,在提升学生印象的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动笔记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较好的动笔意识。此外,或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此文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中的有关描写进行笔记形式的摘抄,以此对其动笔意识做进一步的深入巩固。如:有的学生喜欢情境描写类的,便摘抄了“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而有的学生则对倾向于富有画面的文字“凤尾竹的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经过这种形式的引导,学生动笔记录的习惯便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课堂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日记写作,形成情感寄托
写作意识的因素构成,除了包括“当事者”的行为习惯和冲动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人们用文字记录心情、事件、事物等一切东西,从而达到抒发个人内心感情的目的,让生活通过文字变得更加具有意义性。故而,有鉴于此,对于其写作意识的培养,我们还要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情感寄托,如此,才能有效推动其写作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而针对于这一教学目的,我们可以利用日记写作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通过日记的写作的,进行上述内容的文字记录,从而在久而久之中养成情感习惯,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
例如:我们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为例。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短文,内容描述了“自己”在上学路上对“一夜秋雨”过后的一条水泥道路的见闻,表达了对秋雨、对大自然美的赞叹之情。文章“以小见大”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对此,笔者指导学生们以此为指导和方向,围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物进行日记的写作练习。譬如:学生可以就偶然听到的一首歌为题,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评价;亦或者可以对自己在走路时经过的一处草坪、花坛等,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这一所见事物的记忆与喜好;或者对自己某次与朋友的对话内容进行没有目的的记录。而学生们在日记的写作中,经过对这些日常事物的文字记录,自然而然的会倾注进自己的个人情感或思想于其中,经年累月便会对文字的书面表达形成特定的依赖性,从而达到一旦对相关事物形成心理活动时,便想要进行文字记录的欲望,成为一种情感上的重要寄托对象,如此,便为写作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图文对比阅读,提升创作意识
写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创作意识的培养,创作意识的强弱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创作意识,即学生在日常中对相关事物有正确的写作态度或方向,能够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怎样写?此即为写作意识的又一层形态。而对于学生这一状态的培养,有鉴于小学生主观意识强、生活经验少的桎梏,我们可以借助图文对比式的阅读来进行引导。即,使之在内容相应的图文对照中进行双重的阅读,通过图画了解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叙述了解图画内容,如此一来,便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先验式的体验,为其在处于相关现实情境中时,能够拥有良好的创作意识和经验。
例如:以教学《秋天的雨》一文为例。在本节的教学当中,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为学生们实现准备了一张与文章内容大致相应的图画,图中内容包含了雨、枫叶、杏树、田野、各色野菊花以及小动物等等元素,在多个层面能够与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形成相呼应的局面。譬如:树叶颜色对应了文章对秋天“五彩缤纷的颜料”的比喻,各色盛放的野菊花对应了“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的描写。大凡如此,学生们通过图文对照的阅读感受,對“写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一层认知。如:图画与文章内容能够对应上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在直观的画面中学习到该如何运用文字进行这一情境的写作创作,又或者对于一些无法对应的,比如文章有而图片没有的,亦或反之的,学生们便又可以在写作创作中想象的发挥提供思路。如此,经过这样的锻炼引导,学生的创作意识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其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基础。 4.生活片段随笔,增强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是写作意识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创作者能够始终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保证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所在。而写作思维的养成,在很大层面上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是一种个人独特的精神、思想活动,而在这一方面也正是小学生所欠缺的。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在初步的培养中,指导学生从对自己生活片段的随笔开始进行练习,借助对一些普通事件的书面表达,增强其思维的深刻性,以及写作的灵活性,从而为其写作思维的养成作出有效的前提铺垫,在不断地随笔历练中增强写作意识。
例如:我们以教学《搭船的鸟》一文为例。本文是一篇对于生活片段描写的佳作,作者仅仅通过一次陪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的事件,便通过将“一只彩色的小鸟”作为主线,写出来了一段极富阅读性的小短文。以此为例,笔者在教学之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样也针对一些日常的生活片段进行了随笔式的写作描摹。譬如,有的学生便围绕自己某次在一棵大树阴凉处乘凉的经历,展开了随笔的写作。随笔内容首先从树木的生长年龄猜测写起,描述了树干的“粗”,形容了树冠的茂盛,以及“藏”在其中的小鳥和它们的好听的叫声。此外,学生还对树根旁边的一块大石头进行了切入,想象它是怎样“跑”到这里来的?虽然是一段随笔,却在描述普通事物的同时充满了“波折”的设定,使得文字同样初步具有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诸如此类,笔者经过这种形式的引导,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形成,使之在随笔中锻炼了良好的写作意识,有力推动了课堂目标的实现。
5.组织写作竞赛,培养作品意识
作品意识即要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写作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将自己的文字同其他文学文本一样当做“作品”看待,如此,便能够更进一层的增强其写作意识,促进其写作能力的自主练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在班级中组织学生以开展写作竞赛的活动为突破点,进而使之在竞赛的激发下产生写好文章的心理前提,从而在写作完成后可以从“作品”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视和阅读,在逐步积累中形成良好的作品意识。
例如:以《金色的草地》一文为例。竞赛活动的开展,笔者便以“草地”为题目,由此展开了一次以作品竞赛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其中,尤其是对赛制的设定为关键所在。为了加强竞赛的氛围,激发学生写好作品的动力,笔者由此根据班级内人数设定了前四名的名额奖励,分别以自制的奖牌和其他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事物作为奖品。同时,还组织了校内的领导作为评审,以奠定写作竞赛的正规性和制度性。如此一来,在这一形式的前提下,小学生们写作创作的热情被充分的激发了出来,从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了活动的写作创作当中。“草地”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事物之一,同时,在教材文章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路也得到了极大地开拓。如:有的学生便通过“草地”这一主题,继而引申出了自己某次在父母的陪伴下作的以此野外宿营经历,将那晚自己看到的星空和草地进行了结合,还记录了父母对自己一些关于自然、勇气、独立等的教育话语,颇具一定的作品水准。如此种种,学生们大凡在经历过这一活动的体验后,作品意识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而有了作品意识之后,其写作意识就可以在逐步的积淀中获得提升。
总而言之,写作意识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加强重视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反应和学习动态,将教学的有效处和无效处作出区别归纳,如此,便可以为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供经验的借鉴,从而大大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雪影.强化学生写作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
[2]陆彩莲.如何唤醒小学生的写作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6(05)
[3]林海涛.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写作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4]叶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