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构成多样,学习情景真实,具有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很多教师利用“微课”整合资源,探究在教学中引进“微课”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策略。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微课”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同课异构”,对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微课与小学数学整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提高孩子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课;数学素养;同课异构
一、选题背景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为此,近年来很多教师尝试研究将各种资源整合,通过“微课”在教学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实践应用。但是,在教学中引进“微课”,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吗?答案还是未知数。为此,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微课”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同课异构”,对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反复尝试、实践,把“微课”引进课堂,以探求“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更有效的方法。
二、 核心概念届定
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
2. “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的10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 同课异构: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三、 策划与实践
1. “同课异构”的策划安排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的目的】 本次同课异构的目的是要调查研究“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度等而开展的,所以本次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教学,一种是普通教学设计,另一种是运用“微课”进行设计,再对比分析。
【策划与安排】为了更好地调查把“微课”引进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与同年级的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即同一内容让同年级的一位教师用以往的方法设计教学,另一位教师用“微课”的方法设计教学),并分别说课、上课、反思等,课后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两种上课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讨论,从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兴趣、思维的发散性、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寻找更有效的整合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探讨如何把“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做好铺垫。组织安排流程如图1所示。
2. 以“微课”为载体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以《四边形内角和》教学为例)
(1)教学过程设计:《四边形内角和》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复习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再用类推的方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并在转化中观察发现每次转化后的三角形个数与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亲自把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教学过程的设计关键是如下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两个班的设计相同,只是第三个环节设计不同):
复习引入:三角形内角和转化成平角。
操作实验、探索新知:四边形内角和转化成周角或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通过“剪—拼”的方法拼成一个周角,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或者把四边形内角和分成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360°。
拓展新知,思维建构:多边形内角和转化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
到了多边形,简单地用“剪—拼”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要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进行观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利用图表来帮助思考,如表1),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规律中学会转化的思想,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
★(2)实验与对比: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时进行两种教学尝试。
一是实验对比班:常规设计——让孩子自己动手画一画,先尝试填书本表格,后小组交流发现规律(见表1)。
【效果】能探究出规律,但用时较长,练习量少。
在这种方式下,大部分学生能亲自动手探究出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但中等以下的學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探究出规律,后在小组交流和教师点拨时初步掌握,但全班在这个环节用时较长,没能完成后面的练习:求八边形的内角和及检测题。
★二是“微课”实验班:利用“微课”探求规律,拓展新知。
在教学中,微课以其学习时长较短、学习目标精细、重难点精练、学习形式灵活并富有创意等优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为学生搭建起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 首先:借助“微课”整合教学内容。
其次:利用“微课”把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有效整合。
截图:如图2、图3、图4、图5。
孩子们在观看“微课”后,再小组交流,再完成后面的练习:你能算出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效果】由于探究规律用时不多,所以还有时间完成后面的拓展练习和检测题。
(3)反思建构
一是“微课”设计容量大,提高知识建构的效度:“微课”的操控性和实验性强:可由教师课前根据老本内容自由编辑,随时添加或减少一些元素,通过“微课”模拟各种实验,但又可以省去实际实验中准备各种材料的麻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又可以在观察性学习中提炼数学图像,提高课堂效率。这样设计,用时不多就可把系统的知识归纳出来,探索出规律。
二是有助于发散思维,提高知识建构的深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将数学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置于一个相对动态的实验环境下,从“动”的观点,用“动”的方法对概念、问题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学生思维在碰撞中互相学习,喷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不断提升,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了解概念建立的合理性、整体性,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建构思维模型,提高知识建构的深度,发展学生个性。
上面课例中,由于受到微课的启发,孩子们不但能用公式算出八边形的内角和:180°×(8-2)=1080°,还想到把八边形分成3个四边形来求内角和的方法:360°×3=1080°。
三是有利于学习的延伸,提高知识建构的广度。由于微课可以反复播放,课后笔者把微课发给学生,便于孩子们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实践效果的统计分析
笔者和同年级教师在课后对“微课”的实验班和“实验对比班”的学生们(每班50人)进行了检测,再通过抽样调查和全面的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
1. 从课后检测成绩来看,实验班明显高于对比班
从图7所示的统计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两头”的差距较大,并且实验班分数的“标准差”明显小于对比班的“标准差”,也就是說,实验班学生的分数比较集中,表示学生的成绩比较平衡,而对比班的分数差异较大。
2. 从数学兴趣来看,实验班普遍高于对比班
将两个班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心理进行多角度的随机抽样调查,并将其兴趣程度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得出表2所示统计结果。
3. 从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来看,实验班明显优于对比班
将两个班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方法”(探究求不同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方法的多样性)和空间观念(把任意多边形分解成“边数-2”个三角形或几个三角形和几个四边形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并将其掌握程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得出表3所示统计结果。
五、 存在问题与思考
1. “微课”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近一年的“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系统制作“微课”的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有待加强。
2. “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契合点不明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什么内容什么环节插入“微课”,需要教师们好好研究一下。
3. “微课”的教学资源零散,没有形成系统
整个的微课教学资源非常的零散,虽说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未真正成型,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资源或平台供教师们借鉴参考。
虽然“微课”与教学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但是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进“微课”既是可行的,又是有效的。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有效策略,才会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数学素养;同课异构
一、选题背景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为此,近年来很多教师尝试研究将各种资源整合,通过“微课”在教学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实践应用。但是,在教学中引进“微课”,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吗?答案还是未知数。为此,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微课”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同课异构”,对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反复尝试、实践,把“微课”引进课堂,以探求“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更有效的方法。
二、 核心概念届定
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
2. “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的10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 同课异构: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三、 策划与实践
1. “同课异构”的策划安排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的目的】 本次同课异构的目的是要调查研究“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度等而开展的,所以本次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教学,一种是普通教学设计,另一种是运用“微课”进行设计,再对比分析。
【策划与安排】为了更好地调查把“微课”引进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与同年级的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即同一内容让同年级的一位教师用以往的方法设计教学,另一位教师用“微课”的方法设计教学),并分别说课、上课、反思等,课后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两种上课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讨论,从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兴趣、思维的发散性、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寻找更有效的整合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探讨如何把“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做好铺垫。组织安排流程如图1所示。
2. 以“微课”为载体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以《四边形内角和》教学为例)
(1)教学过程设计:《四边形内角和》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复习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再用类推的方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并在转化中观察发现每次转化后的三角形个数与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亲自把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教学过程的设计关键是如下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两个班的设计相同,只是第三个环节设计不同):
复习引入:三角形内角和转化成平角。
操作实验、探索新知:四边形内角和转化成周角或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通过“剪—拼”的方法拼成一个周角,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或者把四边形内角和分成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360°。
拓展新知,思维建构:多边形内角和转化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
到了多边形,简单地用“剪—拼”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要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进行观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利用图表来帮助思考,如表1),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规律中学会转化的思想,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
★(2)实验与对比: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时进行两种教学尝试。
一是实验对比班:常规设计——让孩子自己动手画一画,先尝试填书本表格,后小组交流发现规律(见表1)。
【效果】能探究出规律,但用时较长,练习量少。
在这种方式下,大部分学生能亲自动手探究出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但中等以下的學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探究出规律,后在小组交流和教师点拨时初步掌握,但全班在这个环节用时较长,没能完成后面的练习:求八边形的内角和及检测题。
★二是“微课”实验班:利用“微课”探求规律,拓展新知。
在教学中,微课以其学习时长较短、学习目标精细、重难点精练、学习形式灵活并富有创意等优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为学生搭建起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 首先:借助“微课”整合教学内容。
其次:利用“微课”把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有效整合。
截图:如图2、图3、图4、图5。
孩子们在观看“微课”后,再小组交流,再完成后面的练习:你能算出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效果】由于探究规律用时不多,所以还有时间完成后面的拓展练习和检测题。
(3)反思建构
一是“微课”设计容量大,提高知识建构的效度:“微课”的操控性和实验性强:可由教师课前根据老本内容自由编辑,随时添加或减少一些元素,通过“微课”模拟各种实验,但又可以省去实际实验中准备各种材料的麻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又可以在观察性学习中提炼数学图像,提高课堂效率。这样设计,用时不多就可把系统的知识归纳出来,探索出规律。
二是有助于发散思维,提高知识建构的深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将数学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置于一个相对动态的实验环境下,从“动”的观点,用“动”的方法对概念、问题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学生思维在碰撞中互相学习,喷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不断提升,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了解概念建立的合理性、整体性,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建构思维模型,提高知识建构的深度,发展学生个性。
上面课例中,由于受到微课的启发,孩子们不但能用公式算出八边形的内角和:180°×(8-2)=1080°,还想到把八边形分成3个四边形来求内角和的方法:360°×3=1080°。
三是有利于学习的延伸,提高知识建构的广度。由于微课可以反复播放,课后笔者把微课发给学生,便于孩子们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实践效果的统计分析
笔者和同年级教师在课后对“微课”的实验班和“实验对比班”的学生们(每班50人)进行了检测,再通过抽样调查和全面的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
1. 从课后检测成绩来看,实验班明显高于对比班
从图7所示的统计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两头”的差距较大,并且实验班分数的“标准差”明显小于对比班的“标准差”,也就是說,实验班学生的分数比较集中,表示学生的成绩比较平衡,而对比班的分数差异较大。
2. 从数学兴趣来看,实验班普遍高于对比班
将两个班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心理进行多角度的随机抽样调查,并将其兴趣程度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得出表2所示统计结果。
3. 从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来看,实验班明显优于对比班
将两个班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方法”(探究求不同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方法的多样性)和空间观念(把任意多边形分解成“边数-2”个三角形或几个三角形和几个四边形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并将其掌握程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得出表3所示统计结果。
五、 存在问题与思考
1. “微课”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近一年的“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系统制作“微课”的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有待加强。
2. “微课”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契合点不明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什么内容什么环节插入“微课”,需要教师们好好研究一下。
3. “微课”的教学资源零散,没有形成系统
整个的微课教学资源非常的零散,虽说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未真正成型,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资源或平台供教师们借鉴参考。
虽然“微课”与教学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但是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进“微课”既是可行的,又是有效的。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有效策略,才会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