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内化数学知识规律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并在感悟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自己的认知。学生在知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发现
  知识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73-01
  数学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数论则被誉为“数学的皇后”,由此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安排了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理解和掌握数论的相关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数论的知识比较抽象,很难设计出与此有联系的生活情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循序渐进中积累数论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自主发现结论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知识在操作中实现自然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主动发现知识,总结结论,进而使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学生在操作中实现了直观到抽象的提升,从而发现其中蕴涵的内在规律。
  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出2、3、5的倍数,并总结规律。在画出2的倍数后,学生发现,末尾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由此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在画出5的倍数后,学生发现末尾是0和5的数是5的倍数。在找出它们的交集之后,学生就能得出末尾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但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发现,只看末尾是不行的,因为末尾为任何数都可能是3的倍数。那么怎样才能得出3的倍数特征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可以发现,只要将这个数的各个数位的数字相加,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在不完全归纳的基础上得出了一般规律,进而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了2、5、3的倍数特征。
  二、领会感悟,积累基础知识
  知识的获取需要经历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后,还需要经历一个“悟”的过程,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贪图快节奏而忽视了学生的领会感悟,否则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就会很肤浅。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究,收获更大的成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自然数(0除外)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只有一个因数(1);只有两个因数(质数);有两个以上因数(合数)。然后让学生在百数表中用“筛法”找出所有质数,并观察分布情况,尝试记住100以内的质数。记100以内的质数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在学生真正理解并感悟了质数与合数概念的前提下进行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记熟。学生在筛选得出质数表时可以发现,除了10以内的数,质数只分布在个位数为1、3、7、9这四列,因为其他数都是2或5的倍数。然后再由质数的倍数是合数,再对每列中的数进行筛选,从3、7、11、13等质数的倍数着手,最终得出100以内的质数是25个。学生在感悟后再进行记忆,就可以轻松掌握寻找质数的方法,为判断一个更大的数是不是质数提供理论依据。
  三、拓展延伸,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已学偶数、奇数、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师设计了一道拓展延伸题:有四张写着3、6、7、0的卡片,分别从中抽出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试写出组成的偶数、奇数、质數、合数分别有哪些?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却能考查学生的有序思考及对解决问题的认真程度,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在列举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试一试,进而感受“有序思想”的重要性。在筛选符合条件数的环节,偶数和奇数相对简单,但找质数就要复杂一些,由学生已有的经验,末位只能是3或7,这样就缩小了范围,然后再按是不是已有质数的倍数进行验证,就可以得出本题中的质数只有367、307、673和607。
  总之,在数论知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发现知识中的内在规律,并在感悟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片段论述教师在教学“认识圆周率”一课时,利用“我们用测量的方法能得出圆周率的准确值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圆周率的获得过程;从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提出“周三径一”的说法,到刘徽“割圆求周”,再到祖冲之“刻苦求精”求出圆周率,带领学生经历一次“数学文化之旅”;提出数学教学应带领学生品味数学“悠久历史”带来的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感受到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教学设计,论述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生词、词组以及重点语法等融入情境;在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指导;在学生表演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思考意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课 情境 听力技巧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整数运算律推广至小数教学”为例,阐释“规律推展课”的课堂模式,为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运算定律 规律推展 迁移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62-02  一般而言,运算定律由整数推广到小数,都会依葫芦画瓢地推出一组小数或分数为数据主体的典型应用题,通过套用等式性质,研究出结果相等,从而推导得出
期刊
【摘要】“变量与函数”是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论述教师要遵循科学的探究理念,把握函数概念的本质,合理运用正、反实例,让学生体验概念的探究过程,准确理解函数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关键词】《变量与函数》 概念教学 对应 反例 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65-02  函数概念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之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应合理把握“简单数据统计”教学内容及要求,凸显收集、整理数据的作用,关注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进而唤醒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简单统计 数据分析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0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统计课程的核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检阅》为案例,探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现状,并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进行反思,以探寻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有效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检阅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58-03  如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议题,语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认识年、月、日》教学为例,论述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利用年历卡创设适宜聋生交流和探究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构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认识年、月、日》 小学数学 数学理解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083-02  “认识年、月、日”是苏教版小学数
期刊
【摘要】本文就恭城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及防城港东兴市江平中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办学质量的途径:重视优秀鄉土文化的传承,讲求特色办学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重视学生德育平台的搭建,讲求文化建设为内涵发展服务;重视评价与激励手段的运用,讲求教育改革为教师发展服务;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讲求素质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等。  【关键词】基础教育 办学质量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一课中的教学片段详细论述微信的拍照功能、电子白板以及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平行与垂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058-03  信息技术正在重塑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当今教学的方向,数字课堂教学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大力倡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课文《少年闰土》为例设计课堂教学,论述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中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完成积累和运用习作方法。  【关键词】导学 读写结合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66-02  一、学情分析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阶段有关鲁迅文章的教学又是一个大难题,大多数教师不愿意,也不敢将此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