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放光彩。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
  伴随着教改的深入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象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地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离不开语文教学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从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地理教育要想实现学科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就不能只关注学科,不能重教书轻育人。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这就需要老师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如何营造地理课堂的魅力,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并且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
期刊
我们知道,学习主要是一个认识活动、智力活动的过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方法和技巧是多样的。现结合本人近来教学实践略作阐述。  一、别致新颖的导入。  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上《谈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所以许多同学认为有些化学知识抽象难懂。这些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例如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区分不清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差别和联系,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一些概念达到做习题的要求,因此许多人不喜欢学习化学,也没形成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初三化学只是涉及基础知识点,到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层次、范围都有所提高和扩展,许多同学更是认为化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中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主线,我们必须要学会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学会生命在于运动的能力,学会健康生存。只有拥有了健康体质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体现出人才价值威力,才能承负起从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终身体育 素质教育 作用       终身体育,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素质教育中,应如何实施终身体育教学呢?  一
期刊
摘要:本文调查了中学生对生物实验中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本外小实验的态度,并探讨了其对教学的启示。结果表明:喜欢分组实验的学生比例较高;演示实验的教学为薄弱环节;课本外实验喜欢的非常低。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本外实验       1 引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态度是一种影响和调节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是一类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关于中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所要解决的不是能力问
期刊
我做了半生的“教書匠”,在看到《教书匠》这本书时,不觉有同类之感,被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倒想看看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教书匠”的人生,于是迫不及待的打开书读了起来。  书中讲述的是弗兰克迈考特,这位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童年受尽饥饿的迈考特,捡起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并吃下,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同行的投诉。但迈考特真诚而执着的拥抱学生
期刊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合理利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1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感   1.1 跟录音机读   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教育学生先听懂,然后一句一句地模仿,接着以段为单位,反复操练。读熟后,以最好的状态录在磁带上,再挑出一些读的较好的录音,在早读时间里播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想知道
期刊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多样了,人文味道更浓了……然而反观我们的课堂,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喧闹和繁杂。特级教师贾志敏说:“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泛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大组发言等,凡此种种,都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的确,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最没有学科特点的课,似是而非,模模糊糊。这些喧闹和繁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自主实践的机会,减少了习得能力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那么,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  一、带情导引,传递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融进了情感的教学语言最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业是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了解,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在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方面發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批改作业 数学知识 重要环节 学生作业 教学改革 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数学作业是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