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仔细品读一些高考优秀作文,发现这些优秀作文除了视野开阔、笔触尖锐外,大都能以“课本为源”,出奇制胜。
作文紧扣课本,这本是不需谈论的话题,但是在临场作文中,学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课文这一大家“熟悉”的“材料”,有时甚至面对一道“陌生”的作文题,会显得束手无策、六神无主。这就是对课文的人文思想领悟不到位。所以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把所学过的课文“熟记于心”,在临场发挥中,走进课本,还要走出课本,那高考作文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认为教师要重视平时的引导,从课文主题中,寻找作文的材料。在这些高考的“优秀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道理。比如:有一位考生就参考了课文《敬畏自然》,以“敬畏,自然的力量”为标题,寻找到了材料中的主题,把材料中的“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小龟从出生那一天就决定了与死神抗衡”定位成自己作文的立意,得出“敬畏,自然的力量,我们不必去干涉什么,就如同南太平洋岛上的小龟一样,无人拯救,一样可以茁壮成长”。文章让人感到不是对课文的“套用”,而是对课文立意的延伸和创新。同样有一位考生写到这个作文时,就以“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为题,大量引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从陶渊明生命的归宿,引申得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向,奋力飞翔”的结论,写得自然而深刻,又合情合理。还有一位考生“借”来了毕淑敏的文章《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标题为所用,写出我们心中也有盛放“苦难”、“思想”、“自己”的三间小屋,同样写得妙笔生花,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课本细节的演绎,也是作文写作的很好材料。我们的课本,是生活的“经典”,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语言世界,而这个“语言世界”所展示的是人类生活的喜怒哀怨、酸甜苦乐,人生的境界都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印记”和“感悟”,所以考生面对“新”的作文材料或题目,都能“急中生智”,从自己熟悉的课文情景中,找到作文的思想与立意。有一位考生面对这个作文材料。想到了学过的课文《越王勾践》,他是从老鹰的角度上立意,认为老鹰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等待”,这就犹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通过十年的“等待”。一举打败歼灭吴国,一雪当年的奇耻大辱。文章得出“用等待换来成功”这一主旨,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第三,延伸课本以外的“背景材料”,寻找作文的思路。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经历及写作的动机等,都可成为考生作文的内容。比如有位考生由“小龟”的命运,联系到了苏轼一生的颠沛流离,多次遭贬的人生经历,进而由“乌台诗案”说开,写到:“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作柱,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作梁,最后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小屋。”甘肃省教科所的刘於诚研究员评价这篇作文时说:“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联系是有道理的,绝非胡拉乱扯、毫不着调。”
第四,从课文“体裁”或“手法”中,捕捉作文的灵感。有些考生一看到试题,就慌不择路,无法开头。确实,“万事开头难”。作文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下面的内容就“水到渠成”或“势如破竹”。学生十多年所学的课文有几百篇,平时看的课外“小文章”也是很多的,它们特色各异,新闻、童话、寓言、漫笔等,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所以平时记住“几篇”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好文。到了“关键时刻”会让你“心如磐石”,不至于手忙脚乱。比如,一位考生以“一只海龟的自白”为题目,采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写法,运用场面、心理和景物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小龟对自己所造成损失进行的忏悔:还有一位考生以“人与自然”为题,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最后以螃蟹叔叔的话点出题旨:“谁都无法改变自然界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像人类会生老病死一样,天生注定的……”我们想这或许是考生从《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的启示!还有位考生以“龟群被袭击后的报道”为题,分别以《幼龟报》《老龟报》《老鹰报》《人报》《儿童报》的五个角度,幽默而理性地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对“事件”的看法,既紧扣材料。又尽情发挥。轻松自然,别具一格。
所以,当考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作文考题时,可以从“课文”入手,很快进入“情境”,然后变换角度,以课本为“基地”。“急中生智”,但又不拘泥于“课本”,回归现实。“高分的标准是文章的思想性,立意的高低就是得分的高低,文章只要富有感情,就一定能获得高分。而那些大量使用引文,堆积很多形容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文章,是不会得高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把握住“课本”这个“源”,我们的作文就“如鱼得水”!
走下三尺讲台提高课堂成效
孙莉莉 杨西华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讲台为展台。
我的体会是: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就必须走下三尺讲台。
一、走下三尺讲台作用明显
1.走下三尺讲台,体现老师的亲切
新课标改革虽然早已推行了好几年,但只要我们深入教室一看,站在讲台上像“念经”一样上完整堂课的教师仍是大有人在。笔者认为,教师上课时能走下三尺讲台,不再威风凛凛地站在讲台上独自一人搞“表演”,而是神采奕奕地在学生间边走动边当知识的“导游者”,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导游”的亲切,对学习充满乐趣——认为学习知识就像游览山水一般。
2.走下三尺讲台,拉近师生的距离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不但拉近了师生间的位置距离(不下讲台,坐在那后面几排的学生,就是“天高皇帝远”了——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可能就在下面“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容易接纳老师的教导,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3.走下三尺讲台,避免学生的走神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还可避免学生的走神。有的老师上课时往往只站在讲台上尽情尽兴地“演讲”,很少顾及下面的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这就形成人们常说的课堂“景观”——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事实上常有学生在课堂上扒着睡着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走下讲台去,只要教师在学生中走动,那些打瞌睡的、玩东西的、看课外书刊的、打手机游戏的、做它科作业的等等,因为有你在他们身边(走动),他们一定不敢妄为(除非你老师太懦弱),自然就防范了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只要学生上课时不走神,他们就能学到知识,课堂成效就一定明显。
4.走下三尺讲台,融洽课堂的气氛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无论是老师讲解新知,还是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探究。一切皆会因为有老师的同场指点而使课堂气氛活跃、精彩、融洽,不至于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二、走下三尺讲台要求更高
走下讲台作用好,但其实对教师要求更高,具体体现在:
1.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教师才不至于照本宣科
我们有的教师之所以不能走下讲台,是因为备课不充分,一上课就要带上好大一摞书(教案书、参考书、课本、课辅书等等,应有尽有),或者是抄袭的教案,自己根本没有花时间下功夫去深入备课和编写教案,如此一来,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等不在“心”中而在“本本”上,一旦离开了讲台,自然就离开了那摞书本.当然就无从讲起了。所以,走下讲台就要求不能照本宣科,走下讲台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
2.班内学生必须了如指掌,教师才有利于有的放矢
走下讲台上课,必须对班内学生了如指掌: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好,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差;哪些学生喜欢积极思考,哪些学生懒于动脑;哪些学生爱发言,哪些学生喜欢保持沉默等等。只有熟悉本班学生的个性,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该盯住谁,该抽问谁,该辅导谁,该帮助谁,该拔高谁,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作文紧扣课本,这本是不需谈论的话题,但是在临场作文中,学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课文这一大家“熟悉”的“材料”,有时甚至面对一道“陌生”的作文题,会显得束手无策、六神无主。这就是对课文的人文思想领悟不到位。所以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把所学过的课文“熟记于心”,在临场发挥中,走进课本,还要走出课本,那高考作文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认为教师要重视平时的引导,从课文主题中,寻找作文的材料。在这些高考的“优秀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道理。比如:有一位考生就参考了课文《敬畏自然》,以“敬畏,自然的力量”为标题,寻找到了材料中的主题,把材料中的“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小龟从出生那一天就决定了与死神抗衡”定位成自己作文的立意,得出“敬畏,自然的力量,我们不必去干涉什么,就如同南太平洋岛上的小龟一样,无人拯救,一样可以茁壮成长”。文章让人感到不是对课文的“套用”,而是对课文立意的延伸和创新。同样有一位考生写到这个作文时,就以“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为题,大量引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从陶渊明生命的归宿,引申得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向,奋力飞翔”的结论,写得自然而深刻,又合情合理。还有一位考生“借”来了毕淑敏的文章《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标题为所用,写出我们心中也有盛放“苦难”、“思想”、“自己”的三间小屋,同样写得妙笔生花,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课本细节的演绎,也是作文写作的很好材料。我们的课本,是生活的“经典”,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语言世界,而这个“语言世界”所展示的是人类生活的喜怒哀怨、酸甜苦乐,人生的境界都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印记”和“感悟”,所以考生面对“新”的作文材料或题目,都能“急中生智”,从自己熟悉的课文情景中,找到作文的思想与立意。有一位考生面对这个作文材料。想到了学过的课文《越王勾践》,他是从老鹰的角度上立意,认为老鹰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等待”,这就犹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通过十年的“等待”。一举打败歼灭吴国,一雪当年的奇耻大辱。文章得出“用等待换来成功”这一主旨,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第三,延伸课本以外的“背景材料”,寻找作文的思路。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经历及写作的动机等,都可成为考生作文的内容。比如有位考生由“小龟”的命运,联系到了苏轼一生的颠沛流离,多次遭贬的人生经历,进而由“乌台诗案”说开,写到:“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作柱,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作梁,最后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小屋。”甘肃省教科所的刘於诚研究员评价这篇作文时说:“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联系是有道理的,绝非胡拉乱扯、毫不着调。”
第四,从课文“体裁”或“手法”中,捕捉作文的灵感。有些考生一看到试题,就慌不择路,无法开头。确实,“万事开头难”。作文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下面的内容就“水到渠成”或“势如破竹”。学生十多年所学的课文有几百篇,平时看的课外“小文章”也是很多的,它们特色各异,新闻、童话、寓言、漫笔等,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所以平时记住“几篇”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好文。到了“关键时刻”会让你“心如磐石”,不至于手忙脚乱。比如,一位考生以“一只海龟的自白”为题目,采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写法,运用场面、心理和景物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小龟对自己所造成损失进行的忏悔:还有一位考生以“人与自然”为题,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最后以螃蟹叔叔的话点出题旨:“谁都无法改变自然界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像人类会生老病死一样,天生注定的……”我们想这或许是考生从《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的启示!还有位考生以“龟群被袭击后的报道”为题,分别以《幼龟报》《老龟报》《老鹰报》《人报》《儿童报》的五个角度,幽默而理性地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对“事件”的看法,既紧扣材料。又尽情发挥。轻松自然,别具一格。
所以,当考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作文考题时,可以从“课文”入手,很快进入“情境”,然后变换角度,以课本为“基地”。“急中生智”,但又不拘泥于“课本”,回归现实。“高分的标准是文章的思想性,立意的高低就是得分的高低,文章只要富有感情,就一定能获得高分。而那些大量使用引文,堆积很多形容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文章,是不会得高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把握住“课本”这个“源”,我们的作文就“如鱼得水”!
走下三尺讲台提高课堂成效
孙莉莉 杨西华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讲台为展台。
我的体会是: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就必须走下三尺讲台。
一、走下三尺讲台作用明显
1.走下三尺讲台,体现老师的亲切
新课标改革虽然早已推行了好几年,但只要我们深入教室一看,站在讲台上像“念经”一样上完整堂课的教师仍是大有人在。笔者认为,教师上课时能走下三尺讲台,不再威风凛凛地站在讲台上独自一人搞“表演”,而是神采奕奕地在学生间边走动边当知识的“导游者”,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导游”的亲切,对学习充满乐趣——认为学习知识就像游览山水一般。
2.走下三尺讲台,拉近师生的距离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不但拉近了师生间的位置距离(不下讲台,坐在那后面几排的学生,就是“天高皇帝远”了——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可能就在下面“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容易接纳老师的教导,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3.走下三尺讲台,避免学生的走神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还可避免学生的走神。有的老师上课时往往只站在讲台上尽情尽兴地“演讲”,很少顾及下面的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这就形成人们常说的课堂“景观”——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事实上常有学生在课堂上扒着睡着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走下讲台去,只要教师在学生中走动,那些打瞌睡的、玩东西的、看课外书刊的、打手机游戏的、做它科作业的等等,因为有你在他们身边(走动),他们一定不敢妄为(除非你老师太懦弱),自然就防范了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只要学生上课时不走神,他们就能学到知识,课堂成效就一定明显。
4.走下三尺讲台,融洽课堂的气氛
上课时,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无论是老师讲解新知,还是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探究。一切皆会因为有老师的同场指点而使课堂气氛活跃、精彩、融洽,不至于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二、走下三尺讲台要求更高
走下讲台作用好,但其实对教师要求更高,具体体现在:
1.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教师才不至于照本宣科
我们有的教师之所以不能走下讲台,是因为备课不充分,一上课就要带上好大一摞书(教案书、参考书、课本、课辅书等等,应有尽有),或者是抄袭的教案,自己根本没有花时间下功夫去深入备课和编写教案,如此一来,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等不在“心”中而在“本本”上,一旦离开了讲台,自然就离开了那摞书本.当然就无从讲起了。所以,走下讲台就要求不能照本宣科,走下讲台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
2.班内学生必须了如指掌,教师才有利于有的放矢
走下讲台上课,必须对班内学生了如指掌: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好,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差;哪些学生喜欢积极思考,哪些学生懒于动脑;哪些学生爱发言,哪些学生喜欢保持沉默等等。只有熟悉本班学生的个性,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该盯住谁,该抽问谁,该辅导谁,该帮助谁,该拔高谁,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