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守着他的老油坊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四月,油菜花开,就到了龙水村这家老油坊榨油的日子。可是今年的老油坊,却只有前来拍照的驴友和摄影师。“咚——咚”的撞油声已经沉寂。
  
  响了几百年的撞油声今年停歇了
  
  


  当周围的老榨油坊随着我们的记忆渐渐远去时,雅安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经营着祖上传下来的老油坊。
  老油坊在离雅安市区40公里的龙水村。我们来到时,春雨潇潇,油坊主人张育贤看着地里的油菜苗,幽幽地叹了口气:“也许再也听不到撞油声了!”
  引水渠、晒场、水磨房、榨油房,几百年的张家老油坊赤裸裸呈现眼前。引水渠从张家院子的地下穿过来,高五六米、宽两三米,全用条石圈拱而成,大约200多米长,有好几米的落差。出水口处是数丈高的断崖,再下面,就是河了。看得出,张家祖上修老磨房经过了精心的选址和施工。
  在没有电力的时代,凭着“一股银子水”,张家的老磨房远近闻名,日子也过得滋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媳妇,订的是‘娃娃亲’。”不过万光薇嫁得可不是时候,结婚不久张家就被划成了“地主”,张家院子一分为二,老磨房无偿地划给了生产队,住房留给了张育贤。
  分田到户时,张育贤一咬牙,把充公的老磨房“赎买”了回来,老磨房又姓张了。当年40多岁的他继续操起祖上的营生,虽说自己是老板,但他依然光着膀子和请来的伙计一起榨油。
  
  从老祖宗起就是这样榨油的
  
  


  张育贤16岁就开始在油坊帮工。“进‘口’的东西,开不得玩笑。”张育贤说,“旧时候徒弟要50年才能出师,在72行中,学徒时间最长的就是这一行了。”听他说,油菜籽从晒、滤、磨、蒸、包到榨出菜油,大约有20多道工序,丝毫都不能马虎。筛选好的菜籽要晒干磨成粉,再放到直径两米多宽的蒸锅中蒸上几个小时。蒸甑用杉木板做成,是一个底口直径30公分、上口直径24公分、高40公分的下大上小的圆桶,一甑油料不多不少,刚好做一个油饼。油籽必须蒸熟透,出油率才高,榨出的油也格外香,留的时间也长。给蒸甑上料前要将碾碎的油籽耙松,饼料要一层一层地上,才好均匀受汽;蒸没蒸熟主要是看蒸汽和闻香味,未熟时冒出的蒸汽显得轻飘慢袅绵绵无力,蒸好了冒出的蒸汽不仅大,而且呈一种直喷状态,散发的香气也特别浓烈,“出村四五里,还闻榨油香”,说的就是榨油坊飘出的这种香气。
  油饼蒸熟后,便着手“包枯”:从热气腾腾的木甑里把熟油面倒入铺满干稻草的铁圈里,趁热包好,并压成一块块油茶饼,这时就可以上榨了。
  在老油坊我们看到了上榨的那些个设备,很古老,全是木器家伙。重头设备是榨鼓——用合抱的大樟木挖空而成,分上下两鼓,上阳下阴。全长3米有余,圆形饼槽1.5米,油饼就上在这槽里,四周用木桩牢固。与榨鼓相对应的是配套设施梢,一丈多长的大圆木像支大木棒,前头粗大,镶有钢撞头,末端细小,中间作为支点悬吊在半空。
  


  每年4月开榨,张育贤总要请三五个伙计帮忙,村里的张忠福、张建清、张建成是他这几年得力的助手。张育贤先要叩头、烧香,然而鼓足劲撞响第一榨,说是撞得越响油就越多。壮汉们分别把住两边梢,一个掌梢尾,保证梢不摇摆,张育贤和另外一人并立牵住梢首,确定撞击方位。开撞时,先在要撞击的木条上轻轻击一下,试试准头,大家一齐往后仰,将梢高高扬起,然后像撞钟一样奋力往木条上猛撞。“咚——咚”的轰响中,每撞击一下,竹圈边上便沁出细细的油珠,再迅速从四面八方汇成油水,顺着油槽汩汩地往油桶里流淌。汉子们光着膀子淌着汗,只穿个裤衩,浑身油亮亮的,齐声欢呼:“出油啦!”
  
  最后的坚守已经力不从心
  
  张家老油坊生意红火时,有两个榨鼓同时榨油。然而,自2005年张育贤榨完最后一次油后,他固守的老油坊就再没有传出过“咚——咚——”的撞油声了。“村上修堰,弄坏了引水渠,我再也榨不成油了。”张育贤说。其实他也知道,就算没有弄坏引水渠,老油坊迟早也会停下来。
  张育贤参观过现代化榨油机,从原料进入机器到灌装只需两三个小时。但他固执地一直拒绝食用机榨油。他说:“土榨油成色好,香,好吃。”问题是别人不这么看。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在甘孜巴塘安家,开了一家馆子,结果另外两个儿子也跟着到了巴塘。后来孙子长大了,也外出打工了,自始至终就是没有人跟着张育贤榨油。
  


  随着榨油机的出现,加上色拉油等油制品进入农村市场,老张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每年开工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能维持榨油的开支就不错了,我没有考虑要赚钱!”张育贤说。
  “就算不是修堰损坏了引水渠,张育贤也坚持不了多久。”龙水村党支部书记高朝友替张育贤算了一笔账,请榨油师傅一天的工资是50元,还要管吃,烟酒两开,而开榨一次至少要800斤油菜籽,现在村民的时间观念强了,到机榨油房,油菜籽背去,就可以马上换成菜油背回家。张育贤只得“与时俱进”,800斤的油菜籽要提前买回家,才能保证村民随时来换油。村民换油以油枯抵工钱。而张育贤只能卖了油枯才能得到钱。这样榨一次的投入就得上千元,一开工连榨半个月,至少要垫付一两万元。老两口都是70多岁的人了,早已力不从心。
  面对远道前来拍照片的驴友和摄影家,张育贤欢迎他们下年再来:“反正在我有生之年,我是不会让油坊关门的。”张育贤叹了一口气,在他身后,一只蜘蛛正忙着在榨架上结网。
其他文献
打开手中法南城市卡尔卡松的地图,一条南北向主要大街与众多小街巷相接,像一个“非”字,只是横生的枝节多了一些。  急匆匆拖着行李在是非之中穿行,酒店、客栈问了一家又一家,家家客满。在火车站旁边的Hotel Termini,前台小姐还怕我受的打击不够,笑眯眯地补充:八点以后,已没有任何离开卡尔卡松的公共交通。  我不死心,捉住小姐替我给一家家旅馆打电话,希望法国人和法国人有话好说。奇迹终于出现——小姑
期刊
滇藏路上连爆三次胎    我和象哥两个人开了一辆红旗牌进藏。从梅里雪山出发往盐井,一路上居然爆了三次胎。爆到已经没有备胎可换,补也补不了,只好拦车求助。  一辆面包车上的男子答应带象哥去找修理铺。可找了一大圈才知道,盐井没有补真空胎的工具,也没有我们这个型号的轮胎。只能把内胎卸下来换了条新的先凑合开。  男子是藏族人,藏名叫次多杰,汉语名字叫张志强,给一个走茶马古道的外国旅游团做司机。知道我们的困
期刊
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的唐古拉山脉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主峰各拉丹冬冰山群有3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峰,延伸出两条大型山谷冰川姜古迪如冰川。冰川尾部的冰舌在融溶作用中形成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了最初面积约为八百平方公里的壮丽冰塔林岗加曲巴。岗加曲巴常年融化的雪水汇集而成尕尔曲河,从长江的源头汩汩而出成为沱沱河,再悄悄壮大最终成为母亲河长江……  这长江的由来我只是知
期刊
指挥者发出放飞的口令,孔明灯腾空而起,挟带着阵阵震耳的鞭炮声、大人孩子的欢笑声,直奔茫茫苍穹。盏盏孔明灯,远远近近,闪闪烁烁,布满了整个夜空,与星月交相辉映。人们抬头仰望,已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灯……      “最孔明”的灯    一张鲜红的蜡光纸在任道洪老人的面前展开。对老人而言,这张普通的蜡光纸无疑是世间最吉祥的纸。隆冬时节,老人的双手会因制作一盏盏孔明灯而冻僵,但因了这一张张充满祈愿与祝福的
期刊
与其他苗寨的芦笙会不同,金民村的芦笙会不光是年轻人的盛会,也是全寨老小的狂欢节。当年轻的姑娘沿着芦笙场围成一圈后,身穿黑色绣花服饰的苗族大嫂以及穿着明朝服饰装的大爷大娘们也纷纷加入到了芦笙会中,各自形成一个个小圈。一圈套一圈,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欢乐旋涡。      问了20个出租车司机  都找不到这个小苗寨    在凯里金泉湖的芦笙会上,一位老芦笙手告诉我们,第二天下午在金民村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芦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李宁    楠溪江:  春江水暖脚丫知      除了昆明,楠溪江是第二个“四季如春”的所在。而春天的楠溪江更是飞花流翠、妖娆妩媚。三百里逶迤曲折,三十六湾七十二滩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多么适合漂流的地方!  漂流分三种:一种是探险式的,一种是激流式的,而楠溪江的漂流属于第三种——随波逐流式。恬恬静静,没有任何风险,这正是我们这些
期刊
冬季,当新疆福海的乌伦古湖冰层达到五六十厘米、可以行车时,渔民传统的冬捕生活开始了。祭湖醒网、纳福放生、头鱼拍卖……当地传统的捕鱼方式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而冰上拉大网捕鱼也有50年历史了,这种壮观的场景目前仅在我国东北松花江和乌伦古湖地区存在。    奔赴福海,零下30度的“发烧”    2008年1月,听朋友说要前往乌伦古湖参加冬捕节,我立马来了精神,要知道,我早就盼望着一睹冰面上那种拉大网
期刊
武昌户部巷美食一条街有家“老何记豆皮”。每次从这条巷子经过,我一定会在他家门前驻足。因为看何师傅做豆皮,真是一大艺术享受!  门前立着两个烧煤球的大炉子,一个旺火,一个文火。炉子上架着大扁(pian第四声)锅,扁锅像炒菜用的斗笠型铁锅,只是扁平些。做好的豆皮放在文火炉子上温着。何师傅就在旺火炉子上做豆皮——先把手指贴近锅面试温度,然后用竹刷子蘸上熟油刷锅面,再将米豆浆浇在锅里,一手拿铲把浆摊平,一
期刊
“虽然你看不到我写你的饼,但看到的人可能会专门来找你的饼店。”我絮絮叨叨地对在一旁忙碌着烤饼的店主说道。他的反应明显有些愕然。  青海玉树往西宁约46公里处有一个小镇名叫歇武镇。小镇很小,只有一个丁字路口,向南通玉树,向北连西宁,向东则是四川石渠。因地理位置重要,丁字路口成了交通要道。在这里能找到很多通往石渠的小面包车,30元左右坐满即走。沿路口数百米间林立着一些路边店铺,多以杂货、菜店、小食店、
期刊
你相信吗?这不是哪个乡村,这是晨光里法国里昂的某个角落。    里昂的冬天向来很冷,第一次见到大雪,兴奋的我拎着相机像个狩猎者,在这个城市尽情搜寻着每个可能出现奇迹的角落。直到天亮我在这里发现了这一幕:城市像一幅白色的画布,涂抹上了许多层次丰富的色彩;小径上早起的陌生人,让通宵漫游的我没来由地温暖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