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hope9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启迪学生的性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积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对策,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性;有效性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但是多年的语文学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对课堂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等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呈现出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无效现象。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是否富有生机,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限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现象大量存在,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一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大量存在。于是出现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局面,而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没有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少慢差费的低效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1.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问题下来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十分热闹,其中有些环节学生缺乏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被扼杀。
  2.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而把他们当作是有待修剪的“花草”、等待灌装的空瓶和需要加工的“器物”,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充斥课堂,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说”、“满堂问”。课堂教学 “滑向读者(学生)的独白篡位”,“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命体验’‘你的看法’” 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活跃热闹,热闹过后,我们却感到空虚。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对学生的问答不置可否,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被忽略,有些学生的“误读”也不给予纠正,教师的主导地位丧失。
  3.课堂教学片面追求教学的形式化
  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而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在“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结构模式化、过程程式化、教授表演化”上大做文章,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
  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1.发挥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性
  语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求教师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雷雨》一课的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安排的,由学生自主推荐男女同学各一名,其中推选出来的这名男同学恰巧参加过校学生社团“南风话剧社”,在剧中曾担任过周朴园这一角色,另一名女同学选择过校本课程“影视欣赏与评论”,两位同学都有比较好的表演功底。教师给学生两到三天的时间熟悉剧本,作为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话剧表演技巧,在那节课上,学生多次为两位同学的表演才华所折服,曾多次自发地热烈的鼓掌,可以说,学生亲身的表演比教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效。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自然就高了。课堂的高效是因为学生认真地研读了课文,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很多专家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导游”的角色,带领学生领悟文学的魅力,欣赏无尽的风光美景,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不放任学生随意发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和点拨学生,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胸有成竹,学生欣然往返,受益无穷。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渐普及,多媒体教学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
  优质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必须有优秀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疑点、难点,将教材中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清晰的概念或理论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而不能只重形式,轻视实效,一味追求课件的画面、音响、动态而忽视对教材内容的钻研。
  同时,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是整堂课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教師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平时收录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下载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钱卫军.谈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理论研,2008(2)
  [4]顾德希.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中学语文教学,1997(7)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这门课,将来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或者说在音乐上有所成就,首先要使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在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做出多惊人的成就。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这里谈几点感受,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通过歌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置疑,音乐名人佚事的介绍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
期刊
近年来的政治中考试题突出“实、活、精、新”的特点,着眼点主要放在了考察学生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创造性答题。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忽视了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忽视了对知识的创新与拓展,一味地“死记”书本知识,考试时就会出现“想破脑壳无觅处,答得很多无分数”的结果。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政治课一线教师,必须高扬创新这一时代精神,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放在一个凸显的
期刊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
期刊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教师还必须在教学中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思想头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向学生传达出丰富的教学情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有情,首先就要语文教师自己有情,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关键词:陶冶性情;兴趣;熏
期刊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数学教学  十
期刊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得以发展的, 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即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与他人有明显的区别, 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突发的灵感, 是对教学实践的顿悟, 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外显, 具有独创性。这种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智慧,运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强化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情感的体验。  一、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期刊
摘 要:体育学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但其人文性往往被教师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完成一些基本体育技能的传授,而是要求在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很多体育项目,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帮助。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分析课程的特点,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融入其中。德育如果能得到有效渗透,自然会对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材
期刊
中学历史大规定的德育目标,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历史责任感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德育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围绕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法制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其法律素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也是历史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关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内容,经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狭义的“法”的角度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师遵循原则。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之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