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各个阶层都奋起反抗,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华人兄弟,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各界政府对华侨的政策进行总结探讨,从中感受在近代中国,华人兄弟为争取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一起反对封建压迫和外国侵略,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华人 近代中国 贡献
华侨在中国近现代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一股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所起作用和所作贡献是巨大的。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难当头之际,华人华侨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奋起开展了反对封建压迫、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在争取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近代中国的各界政府,从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不同,也影响着这每个时期华侨的发展和对中国的贡献的多少。
(一)晚清政府
晚清政府对于华侨的政策经历了从禁止到保护的过程。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出于经济原因。大量的赔款、外债及振兴经济都需要海外华人的投资和募捐,为了汲取华人的财力,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保护华侨的措施。金晶在《晚晴华侨政策研究综述》中就曾提及过清政府在1877年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领事馆来保障华人的权利,1895年8月的光绪上谕中正式出台引进侨资兴办实业的政策,在海外设立海外华侨商会来保护团结侨商,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国内设立商务局保商局等机构,并颁布了《商人通则》、《公司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法律文件来保护华商的在华利益,得力于这些政策,也有一些侨资得以引入,为一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邱建章在《论晚清政府的护侨政策》和《论晚清政府的华侨经济政策》中也分析了清代民人出国原因,详细论述了晚清政府对出国华侨态度的重大变化,以南洋和美洲为例阐述了晚清政府遣使设领保护华侨的过程及努力,并分析其积极意义。黄小用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中也系统地考察了晚清华侨政策的演变历程。
对于华侨的政策,清政府对于华侨教育贡献卓越,在清末新政中颁布的《奏订学堂章程》中,制定了华侨学堂的规则,并准予华侨学堂在学部立案。采取"使臣兼奉劝学使命、奖励华侨捐资办学、派专员视学、兴办暨南学堂"等措施,使华侨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接触了新思想,华侨素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对海外华人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也加强了华侨的归属感,为日后华侨支持革命派也埋下了伏笔。邱建章在《论晚清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也阐述了在洋务运动中大力创办教育,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的具体措施,并论述了清政府改变华侨教育政策的目的。
除此外,有关晚清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冀满红《论晚清政府对东南亚华侨的保护政策》(《东南亚研究》 2006年 第02期 );刘桔红《晚清华侨投资国内行业状况分析》(厦门大学 2007年);丁永刚、王凤霞《论晚清政府吸引侨资政策及其特征分析》(《中州学刊》2009年 第05期);蔡永明《中国早期驻外使节与东南亚的华侨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6期);万晓宏《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等。
(二)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曾经说过:"华侨乃革命之母"。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在建立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资助革命事业和声援、支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了大贡献,展示出海外华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华侨采取的是保护的政策。蒋顺兴、杜裕根在《南京临时政府保护华侨的政策》中论述了在华侨政策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同样有着开创性的贡献。罗大正在《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中论述了广大海外华侨身居异邦,眷怀祖国、挚爱宗邦,继承和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刘启强、史琳燕《苦难与觉醒: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中阐述了海外华侨在创建革命组织、亲身参加革命、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等方面 ,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此外,有关南京临时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戴鞍钢、 杨立强《辛亥革命与在沪海外华侨归侨》(《学术月刊》 2001年 09期);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2010年)等;
(三)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统治中国的16年间,侨务事业受到长期战乱的影响,不能顺利而迅速地发展,以至延误了时机。但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影响深远。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形成了一支新的政治力量。而且,千百万华侨长期侨居海外,但始终不忘宗邦,热爱祖国。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浪潮和民族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激起了广大华侨的内向之心。北洋政府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适应侨务事业发展的需要,曾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条例、章程等文件,保护出国华工和海外侨胞,所以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是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北洋政府成立后, 不仅继续推行晚清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积极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而且更为自由与开放。袁世凯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提出:" 以振兴实业为挽救贫弱之方, 又以开放门户, 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计。"提倡自由兴办工商企业,所以这一阶段,不管是在侨资企业的规模、资金的总额还是发展的速度上都增长的非常之快。杜裕根在《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中就提及北洋政府分别在袁世凯执政阶段、徐世昌执政阶段、张作霖执政阶段对华侨的政策及其影响,并归纳了华侨回国投资创办实业的四大特点,肯定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侨务政策与侨务工作的前进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除此外,有关北洋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蒋顺兴、杜裕根《 论北洋政府的侨务政策》(《民国档案》 1993 年第5 期);任贵祥《孙中山、袁世凯及其代表的南北政府侨务政策比较研究》(《江汉论坛》 2005年 07期)等;
(四)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承前制设置专门的侨务机构管理华侨事务,也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业奖励政策体系。这些工业奖励政策不仅在范围上极为宽广,而且在奖励方法上也丰富多样。所以这一时期,华侨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祖国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明辉、史亚楠在《1927~1937年国民政府工业奖励政策初探》中详细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从奖励特定工业、鼓励技术发明和创新以及吸引华侨资本等三个方面引导、奖励工业发展,通过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向工业领域流动,使得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艰难曲折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维护华侨权益、加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基本方针,激励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华侨在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武菁就在《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一书中阐述了这种观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当时旅居南洋各地的八百万华侨,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冲破居留国殖民政府的种种阻扰和限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华侨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祖国的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臧宏宇在《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支援》一书中就从五个部分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华侨所做的贡献。介绍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南洋华侨自身的经济背景,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南洋华侨又通过不同的形式、途径进行捐输,主要包括:捐款献物、购买公债、邮寄侨汇、抵制日货、回国参战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主要分析了抗战救国运动取得惊人的成就的原因及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战的经济支援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除此外,有关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陈国威 《1932-1945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述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0年 第04期);李先伦《华侨与抗战关系研究述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 第04期);张赛群《近代华侨国内参政议政权探讨》(《八桂侨刊》 2006年 第03期);袁素莲《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齐鲁学刊》 1993年 第05期)等。
参考文献:
[1]金晶《晚晴华侨政策研究综述》《八桂侨刊》2007年第3期
[2]邱建章《论晚清政府的护侨政策》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04期
[3]邱建章《论晚清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
[4]邱建章 《论晚清政府的华侨经济政策》《河南大學学报》2003年 第05期
[5]罗大正《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齐鲁学刊》2001年 04期
[6]刘启强、史琳燕《苦难与觉醒: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 03期
[7]杜裕根在《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 03期
[8]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 01期
[9]臧宏宇《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支援》2008东北师范大学
[10]陈明辉、史亚楠《1927~1937年国民政府工业奖励政策初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04期
作者简介:刘墅,女,江苏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关键词:华人 近代中国 贡献
华侨在中国近现代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一股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所起作用和所作贡献是巨大的。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难当头之际,华人华侨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奋起开展了反对封建压迫、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在争取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近代中国的各界政府,从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不同,也影响着这每个时期华侨的发展和对中国的贡献的多少。
(一)晚清政府
晚清政府对于华侨的政策经历了从禁止到保护的过程。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出于经济原因。大量的赔款、外债及振兴经济都需要海外华人的投资和募捐,为了汲取华人的财力,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保护华侨的措施。金晶在《晚晴华侨政策研究综述》中就曾提及过清政府在1877年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领事馆来保障华人的权利,1895年8月的光绪上谕中正式出台引进侨资兴办实业的政策,在海外设立海外华侨商会来保护团结侨商,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国内设立商务局保商局等机构,并颁布了《商人通则》、《公司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法律文件来保护华商的在华利益,得力于这些政策,也有一些侨资得以引入,为一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邱建章在《论晚清政府的护侨政策》和《论晚清政府的华侨经济政策》中也分析了清代民人出国原因,详细论述了晚清政府对出国华侨态度的重大变化,以南洋和美洲为例阐述了晚清政府遣使设领保护华侨的过程及努力,并分析其积极意义。黄小用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中也系统地考察了晚清华侨政策的演变历程。
对于华侨的政策,清政府对于华侨教育贡献卓越,在清末新政中颁布的《奏订学堂章程》中,制定了华侨学堂的规则,并准予华侨学堂在学部立案。采取"使臣兼奉劝学使命、奖励华侨捐资办学、派专员视学、兴办暨南学堂"等措施,使华侨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接触了新思想,华侨素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对海外华人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也加强了华侨的归属感,为日后华侨支持革命派也埋下了伏笔。邱建章在《论晚清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也阐述了在洋务运动中大力创办教育,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的具体措施,并论述了清政府改变华侨教育政策的目的。
除此外,有关晚清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冀满红《论晚清政府对东南亚华侨的保护政策》(《东南亚研究》 2006年 第02期 );刘桔红《晚清华侨投资国内行业状况分析》(厦门大学 2007年);丁永刚、王凤霞《论晚清政府吸引侨资政策及其特征分析》(《中州学刊》2009年 第05期);蔡永明《中国早期驻外使节与东南亚的华侨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6期);万晓宏《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等。
(二)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曾经说过:"华侨乃革命之母"。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在建立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资助革命事业和声援、支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了大贡献,展示出海外华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华侨采取的是保护的政策。蒋顺兴、杜裕根在《南京临时政府保护华侨的政策》中论述了在华侨政策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同样有着开创性的贡献。罗大正在《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中论述了广大海外华侨身居异邦,眷怀祖国、挚爱宗邦,继承和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刘启强、史琳燕《苦难与觉醒: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中阐述了海外华侨在创建革命组织、亲身参加革命、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等方面 ,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此外,有关南京临时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戴鞍钢、 杨立强《辛亥革命与在沪海外华侨归侨》(《学术月刊》 2001年 09期);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2010年)等;
(三)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统治中国的16年间,侨务事业受到长期战乱的影响,不能顺利而迅速地发展,以至延误了时机。但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影响深远。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形成了一支新的政治力量。而且,千百万华侨长期侨居海外,但始终不忘宗邦,热爱祖国。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浪潮和民族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激起了广大华侨的内向之心。北洋政府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适应侨务事业发展的需要,曾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条例、章程等文件,保护出国华工和海外侨胞,所以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是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北洋政府成立后, 不仅继续推行晚清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积极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而且更为自由与开放。袁世凯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提出:" 以振兴实业为挽救贫弱之方, 又以开放门户, 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计。"提倡自由兴办工商企业,所以这一阶段,不管是在侨资企业的规模、资金的总额还是发展的速度上都增长的非常之快。杜裕根在《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中就提及北洋政府分别在袁世凯执政阶段、徐世昌执政阶段、张作霖执政阶段对华侨的政策及其影响,并归纳了华侨回国投资创办实业的四大特点,肯定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侨务政策与侨务工作的前进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除此外,有关北洋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还有蒋顺兴、杜裕根《 论北洋政府的侨务政策》(《民国档案》 1993 年第5 期);任贵祥《孙中山、袁世凯及其代表的南北政府侨务政策比较研究》(《江汉论坛》 2005年 07期)等;
(四)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承前制设置专门的侨务机构管理华侨事务,也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业奖励政策体系。这些工业奖励政策不仅在范围上极为宽广,而且在奖励方法上也丰富多样。所以这一时期,华侨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祖国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明辉、史亚楠在《1927~1937年国民政府工业奖励政策初探》中详细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从奖励特定工业、鼓励技术发明和创新以及吸引华侨资本等三个方面引导、奖励工业发展,通过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向工业领域流动,使得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艰难曲折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维护华侨权益、加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基本方针,激励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华侨在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武菁就在《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一书中阐述了这种观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当时旅居南洋各地的八百万华侨,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冲破居留国殖民政府的种种阻扰和限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华侨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祖国的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臧宏宇在《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支援》一书中就从五个部分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华侨所做的贡献。介绍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南洋华侨自身的经济背景,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南洋华侨又通过不同的形式、途径进行捐输,主要包括:捐款献物、购买公债、邮寄侨汇、抵制日货、回国参战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主要分析了抗战救国运动取得惊人的成就的原因及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战的经济支援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除此外,有关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侨的政策的论文陈国威 《1932-1945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述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0年 第04期);李先伦《华侨与抗战关系研究述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 第04期);张赛群《近代华侨国内参政议政权探讨》(《八桂侨刊》 2006年 第03期);袁素莲《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齐鲁学刊》 1993年 第05期)等。
参考文献:
[1]金晶《晚晴华侨政策研究综述》《八桂侨刊》2007年第3期
[2]邱建章《论晚清政府的护侨政策》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04期
[3]邱建章《论晚清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
[4]邱建章 《论晚清政府的华侨经济政策》《河南大學学报》2003年 第05期
[5]罗大正《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齐鲁学刊》2001年 04期
[6]刘启强、史琳燕《苦难与觉醒: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 03期
[7]杜裕根在《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 03期
[8]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 01期
[9]臧宏宇《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支援》2008东北师范大学
[10]陈明辉、史亚楠《1927~1937年国民政府工业奖励政策初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04期
作者简介:刘墅,女,江苏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