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血就像人体内的河流,它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温度过低,河流会冰封;温度过高,水分也会蒸发。只有不寒不热时,它才能正常运行。所以中医才说“血得温则行”,而不是“得热”则行。
血的运行除了依靠气的推动、津液的濡润以外,还与温度有关。《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所以,想要气血通畅,温度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寒热在中医里是比较基本的概念。人是哺乳动物,体温是恒定的,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体的各项机能得以正常运转。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人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多少呢?一般是在36℃~37.4℃,超过37.5℃就属于发热。如果体温在37.5℃~38℃,是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就是高热。超过41℃就是超高热,这时人就有生命危险了。而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容易有生命危险。
◎温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血的运行是要靠气来推动的,此外,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温煦。《难经》提出:“气主煦之。”所以,它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摸一摸皮肤,会感觉到它是温热的,这个温度就是靠气来维持的。正如《质疑录》所言:“人体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人体的气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需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如果气的温煦作用下降,那么气血津液就会凝滞。因为寒主收引,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生活中受了寒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浑身起“鸡皮疙瘩”。“鸡皮疙瘩”就是体表肌肤收缩的结果。如果寒邪进一步侵入人体内部,经脉筋络也会随着收缩。人在大冷天手脚会冻得麻木,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寒邪入了血脉,血液就会凝滞,经脉就会不通。“不通则痛”,肌体某部位就会出现疼痛感。比如膝盖痛,人们往往会在这个部位做热敷,这时痛感会减轻或消失,就是因为高温使凝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物极必反,寒了不好,热了也不好。热为阳邪,会消耗人体的阴津。阴津就好比盛在锅里的水,它蒸发得很慢。如果不停地给它加热,那么它就会很快蒸发掉。像那些感冒发热的人,往往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原因就在这里。而气又是附于津液上的,津液一少,就相当于运载气的车辆少了,人就会出现一些气虚症状,比如懒言、浑身乏力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气能摄血,因为气的固摄作用,血才老老实实地沿着脉道行进。气虚,对血的控制力就会下降,再加上温度高,血液流动加速,它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人体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症状,比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
那么怎样才是最合适的呢?就是“温”。温是热的浅层次。《黄帝内经》说“血得温则行”,而不是“得热”则行,过热也不利于气血的运行。如何才能保持温而不热,温而不寒呢?其实人体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它自己会控制好温度,而起这个作用的就是阳气。
阳气好比人体的太阳,有了它,脏腑、肌肉才得以温煦,身体机能才得以正常。金元名医朱震亨对此曾有深入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太阳总比月亮大一些,人体也应该保持这种“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阳”也是多于“阴”的,因为人活着就需要火力。阳气与肾脏的关系又最为紧密。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生活中许多人手脚冰凉,膝盖也凉,我们称之为肾阳不足。肾阳不足,“河流”就会冰封,气血鼓动不起来,就到达不了四肢末梢。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可以用开水烫脚,烫到浑身微微冒汗为止,这样就可以加速气血循环。
人是恒温动物,如果我们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话,气血早就凝固了,生命也早就终结了。可见,人体的构造是很微妙的,它自己就有调节功能。
◎肾阳亏虚怎么办?
可以喝些附子或桂枝熬的汤。附子这味药非常有名,是“药中四维”之一。所谓的“药中四维”,其实指的就是四味中药材,即人参、石膏、大黄和附子。附子之所以能列于其中,就是因为它可以温五脏之阳。《药性赋》载附子有三种功效,一是去脏腑沉寒,二是补下焦阳虚,三是补命门真火。但是附子有毒,所以不能像其他药物一样泡茶喝。就算是煎汤,也要煎很长时间。如果中医开的药方中有附子的话,也要单煎。先把附子煎1~2小时,到什么火候呢?拿一片煎过的附子,放在嘴里嚼,如果没有麻的感觉,说明火候到了,这时再把其他的药放进去。另外,在煎附子的时候不要中途往里边加冷水,否则会增加附子的毒性,这是煎药的大忌。所以在开始煎的时候就要放大量的水。
再就是艾灸。艾是纯阳植物,火也是属阳的,所以艾灸能起到补充阳气的效果。灸的时候可取气海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关元穴就不要灸了,因为这个穴位离石门很近,有可能导致不孕。
编辑/洪丽
血的运行除了依靠气的推动、津液的濡润以外,还与温度有关。《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所以,想要气血通畅,温度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寒热在中医里是比较基本的概念。人是哺乳动物,体温是恒定的,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体的各项机能得以正常运转。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人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多少呢?一般是在36℃~37.4℃,超过37.5℃就属于发热。如果体温在37.5℃~38℃,是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就是高热。超过41℃就是超高热,这时人就有生命危险了。而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容易有生命危险。
◎温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血的运行是要靠气来推动的,此外,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温煦。《难经》提出:“气主煦之。”所以,它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摸一摸皮肤,会感觉到它是温热的,这个温度就是靠气来维持的。正如《质疑录》所言:“人体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人体的气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需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如果气的温煦作用下降,那么气血津液就会凝滞。因为寒主收引,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生活中受了寒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浑身起“鸡皮疙瘩”。“鸡皮疙瘩”就是体表肌肤收缩的结果。如果寒邪进一步侵入人体内部,经脉筋络也会随着收缩。人在大冷天手脚会冻得麻木,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寒邪入了血脉,血液就会凝滞,经脉就会不通。“不通则痛”,肌体某部位就会出现疼痛感。比如膝盖痛,人们往往会在这个部位做热敷,这时痛感会减轻或消失,就是因为高温使凝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物极必反,寒了不好,热了也不好。热为阳邪,会消耗人体的阴津。阴津就好比盛在锅里的水,它蒸发得很慢。如果不停地给它加热,那么它就会很快蒸发掉。像那些感冒发热的人,往往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原因就在这里。而气又是附于津液上的,津液一少,就相当于运载气的车辆少了,人就会出现一些气虚症状,比如懒言、浑身乏力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气能摄血,因为气的固摄作用,血才老老实实地沿着脉道行进。气虚,对血的控制力就会下降,再加上温度高,血液流动加速,它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人体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症状,比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
那么怎样才是最合适的呢?就是“温”。温是热的浅层次。《黄帝内经》说“血得温则行”,而不是“得热”则行,过热也不利于气血的运行。如何才能保持温而不热,温而不寒呢?其实人体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它自己会控制好温度,而起这个作用的就是阳气。
阳气好比人体的太阳,有了它,脏腑、肌肉才得以温煦,身体机能才得以正常。金元名医朱震亨对此曾有深入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太阳总比月亮大一些,人体也应该保持这种“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阳”也是多于“阴”的,因为人活着就需要火力。阳气与肾脏的关系又最为紧密。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生活中许多人手脚冰凉,膝盖也凉,我们称之为肾阳不足。肾阳不足,“河流”就会冰封,气血鼓动不起来,就到达不了四肢末梢。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可以用开水烫脚,烫到浑身微微冒汗为止,这样就可以加速气血循环。
人是恒温动物,如果我们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话,气血早就凝固了,生命也早就终结了。可见,人体的构造是很微妙的,它自己就有调节功能。
◎肾阳亏虚怎么办?
可以喝些附子或桂枝熬的汤。附子这味药非常有名,是“药中四维”之一。所谓的“药中四维”,其实指的就是四味中药材,即人参、石膏、大黄和附子。附子之所以能列于其中,就是因为它可以温五脏之阳。《药性赋》载附子有三种功效,一是去脏腑沉寒,二是补下焦阳虚,三是补命门真火。但是附子有毒,所以不能像其他药物一样泡茶喝。就算是煎汤,也要煎很长时间。如果中医开的药方中有附子的话,也要单煎。先把附子煎1~2小时,到什么火候呢?拿一片煎过的附子,放在嘴里嚼,如果没有麻的感觉,说明火候到了,这时再把其他的药放进去。另外,在煎附子的时候不要中途往里边加冷水,否则会增加附子的毒性,这是煎药的大忌。所以在开始煎的时候就要放大量的水。
再就是艾灸。艾是纯阳植物,火也是属阳的,所以艾灸能起到补充阳气的效果。灸的时候可取气海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关元穴就不要灸了,因为这个穴位离石门很近,有可能导致不孕。
编辑/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