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的记忆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卖九,江西都昌县人,1938年9月出生于景德镇,第5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被称为“当代青花大王”,其青花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3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件,“半刀泥”雕刻壁灯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而青花,又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
  ◎古窑后山:恍如清幽桃花源
  在景德镇被称为“古窑”的历史博物馆后山,沿着一条小路一直向里走去,两旁树木参差错落,偶有一两座徽式老民居掩映其中,墙壁斑驳,树影摇曳,仿佛从刚刚的闹市落入时光隧道一般,走回了另一个年代,小路的尽头就是黄老的小院,推门进去,一个制瓷的手工作坊映入眼帘,木架上散乱地摆放着些瓷坯,几位师傅专心着手里的瓷器,让人不忍心打扰。
  走过小作坊,是黄卖九女儿和女婿的“永和轩”,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黄老的照片,但此刻眼前这位素布上衣,留着长须,穿着黑布鞋的老者依旧让人感动,许是他矍铄的眼神和慈祥的笑容,许是他对青花的执着和对景德镇的热爱……
  看上去超脱飘逸的外表下却有着个性十足的内心,潜心创作的黄老一直很少接受媒体的拜访,即便是领导到访,也要看他是否喜欢或是得空,“我看了你们的杂志,非常好,没有一点商业气息,这是在为传统文化做事,为景德镇,我也要做一点事情。”黄老的笑容里尽是希翼与坚定。比起陶瓷,他仿佛更愿意谈论自己,谈论自己从年幼到老迈的人生,也许他的青花与他的人生、他的个性是缠绕不清的。
  ◎人心钻,石也穿:黄卖九的青花人生
  “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什么,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慢慢一步一步走,自己熏陶自己。爷爷和父亲都做陶瓷,小时候家里穷,看到大人辛苦,也帮着画一些。8岁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12岁开始正式学画瓷。”
  黄卖九并不是一开始就爱青花,正如流传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卖九先生三绝技,新彩青花半刀泥”所说,黄卖九能画釉上彩,也能画釉下彩,薄胎刻瓷更是一绝。与青花结缘,还要从西藏支边说起。
  “1959年,我21岁,到西藏支边,那时候喜欢搞宣传,支援西藏的时候需要人才,组织了一批人,想办一个瓷厂,这之前都靠走印度,走丝绸之路到西藏,于是想为什么不能在西藏自己创办瓷厂?随后成立了江西省支援西藏工作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带领了21个人到西藏,后来又去陶瓷学院进修,绘画考过了,理论的东西是以后可以自学的,工艺的东西是自学不来的。我就提出了要求,不分班进修,我需要哪门课程就去哪一个班学。粉彩、古彩、新彩,只要与陶瓷有关的都要学,拼命地不停地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条件下,把我的人生改变了,在西藏待了4年,这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那时起,他的视野渐渐开阔起来,他越来越爱王步先生的作品。黄卖九说,从这时起,青花,这永不凋谢的蓝就一直深埋在他心底。
  自元代始创青花,景德镇的制瓷就开始改变,人们不再追求青白瓷“如冰似玉”的效果,转而注重瓷器的绘画装饰,花卉、缠枝、折枝、龙纹、云纹、山水、人物、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都成为青花图案的题材。上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青花大王”王步首创借鉴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青花,以青花料为墨,大胆采用洒注青花料色的分水方法,做到“料分五色”,以达到“墨分五色”的效果。
  回想起自己苦练青花的情景,那段倾注了全部热情与精力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
  “文革十年,画十年毛主席像,又给我一次锻炼,人瘦的不得了,拼命地画,因为在陶院里有基础”,文革后,黄卖九回到以生产出口瓷为主的红星瓷厂,为出口的餐具、咖啡具设计画面,他业余时间还负责画厂里所有的宣传画。“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青花,那时候王步的青花是画得最好的,在我们景德镇,‘分水’是传统工艺,不是哪一个人创造的,墨分五色,他把写意的国画运用到画瓷上,也有人问我,你的好还是王步的好,我说不好这样讲,他有他的人生高峰,我有我的人生高峰,这一步是他第一个走,我是在他的基础上去发展,王步先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是不能否定的。王步先生去世后,我有过担心,那时候我还在研究粉彩,我就想怎么办,我就学青花分水,一定要把青花留下来,王希怀(王步儿子)很好,问什么都讲,所以我就继承了这一块青花,一定不能丢掉,我又是民窑署署长,又不能公开的学,大家都来学这个就不要干活了。我就到晚上,等单位下班了以后学,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
  “人心钻,石也穿”。是黄卖九说起自己学艺经历时反复用到的话。1966年,黄卖九开始投入分水青花的揣摩与研究中。在他的心目中,高雅的青花是我国最高艺术水平的代表,怀着对王步青花的羡慕之情,他不断尝试,画了许多分水青花作品,一直放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没有轻易示人。一次,厂长偶然发现了黄卖九的青花创作,大为惊叹,在厂长的支持下,黄卖九的青花作品出现在当年的景德镇陶瓷节上。“一亮相,大家评价很高,我的压力也很大。如何把王步的分水青花继承发扬好,成了我陶瓷艺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青花梦:要做民族的真东西
  景德镇的青花料分五色,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分水青花在操作中还讲究用水法,即根据花面的要求采用高水、中水、低水。只有分水,才能疏落茂密,在陶瓷坯胎上呈现出深浅浓淡不同而变化丰富的形象,既有对比,又有和谐,体现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通过分水,一朵牡丹用一种青花料就能达到千变万化、层次丰富,水料相融的艺术效果。
  说到青花分水的技法,黄老起身带我们来到了他的工作室,一个硕大的条案上铺着宣纸,笔墨就在一旁,这幅未完成的瓷板画长五尺六,当年王步先生最大的瓷板画不过二尺八,可见黄老在继承这一技法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自己的艺术高峰。
  明代就出现的分水青花,是先勾线,在线条以内分水。黄卖九则不勾线,而是以水料流动直接分水。“要拿笔在笔面上带着水,笔不能碰到瓶胎,要在水面上引导它过去,工艺是很难的,还要找出它的阴阳光,要有层次感,五尺六的,一块要画半个月,今年创作三块。   “看上去都是一种颜色,但是层次一定要分出,墨分五色。绘画是直接拿笔怎么画都可以,瓷板上作画要的是层次感,温润、韵味。”分水青花,笔不能直接接触陶坯,这种独特的“悬笔法”,是由青花先绘画后上釉烧制的特性决定的,加水后若笔触坯体,会损坏坯胎,拖起泥水,烧制后的青花颜色混浊。
  “我们常常说青花分水就是中国画的泼墨在陶瓷坯胎上的应用,追求类似的艺术效果,但实际操作中技巧大不相同,不仅是悬笔。纸上用墨,笔墨效果层次立即呈现,而青花料一到坯胎上就是一团黑,看不见料色厚薄和层次,全靠画者心中有数;纸是平面,水的晕染只向周围呈现,而陶瓷是立体的,要注意笔的导向和收水的位置,否则就会如洪水泛滥,四处乱流;水墨接触宣纸就会渗出墨韵,料水接触胚体会被吸干,所以国画控制水的渗出,青花控制水的吸干……”黄卖九平静地谈起青花与泼墨画的似与不似。
  “一定要把景德镇传统工艺保存下来”,这位年逾七十的老人依旧想为景德镇的传统工艺做一点事情,“想办学,免费招学生,本来陶院又有理论又有工艺,我们文化怎么发扬光大,要做民族的真东西,不知道这个梦啊还能不能实现。”对于女儿和女婿,黄卖九一直要求他们,一定要做传统的工艺,为景德镇和我们国家陶瓷做一点什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思想也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来做,发扬的就快,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一两年就走掉了,这样的学生是最难带的。景德镇现在是在十字路口,瓷都文化怎么展现出来,要保留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痕迹。”黄卖九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保持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关心。正如他说“走路、吃饭、睡觉之前都在想我的事,开始他们都不懂,要把心用在上面,只有一个心,怎么画好。”他生动的灵感就来自这朴素的用心上。
  ◎生命与灵魂:用心感悟要看懂它
  瓷器也有它的灵魂,“每天在手上把玩,要手感、质感,像玉一样就是它的精神,不要看着很粗糙,所以要精气神啊,一件作品要怎样才算好,有一次我画鸟,四个喜鹊,没有一个开口叫,人家问我为什么你的喜鹊不叫,我说不能叫,无声胜有声,另一个你摆在家里,一走进来哇啦哇啦叫,你感到不舒服,也许叫的时候你没有听到,一件作品摆在家里,百看不厌这个就是精气神,就是灵魂。陶瓷是不容易的,要看懂它。”
  在黄卖九眼里,青花是有生命的,“青花没有毒性,原来日本人说他们的工艺颜色可以五千年不变,我说我这个青花,与地球同在,越长越有魅力,柴窑烧制的瓷器拿出来,过了五十年之后,春天变天的时候它都会冒汗。柴窑,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是人体的结构,我们陶瓷也是这样的,也是阴阳五行,为什么叫阴阳呢,阴面,是我们矿物质没有见阳光时,它是一块原料、一块瓷土,改变它的质地,上升为工艺品,一烧出来它就见阳了,1300多摄氏度,烧出来的东西就是个宝。”那一刻我也似乎明白了,烧瓷器的规则和中国人做事情遵循的法则一样,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烧出来的瓷器。
  如何保留这珍贵的传统工艺,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成了黄卖九经常思索的事。
  “传统工艺受社会、环境、条件影响,慢慢发展过来,上一辈跟我们这一辈的思维都不一样,现在我跟我儿子接受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要怎么办?要年轻化,要保持这种与时俱进的脚步不要停。我们怎么去读懂,去认识我们的祖宗,人生是一本书,自己都读不懂自己的书,这就难了,即便不容易读懂,我们也要去读,要去悟,我们不能把祖宗这么好的文化遗产断送了,我们要怎么发扬,有社会责任,我们的发展不一定就到了顶峰,我们自己跟自己比,一年比一年要近一点就好,人只有高峰,没有顶峰,只能在我们自己的有生之年,尽量走到自己的高峰,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好的东西发扬,不好的东西去掉。”
  黄老说到现在也没有很满意的作品,还没有符合自己的要求,陶瓷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人认为我是个大师,装饰是会让它更美,但陶瓷是一个团队精神的体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谁会想到,把青花绘得如此美妙的人,竟会是如此质朴而纯粹的七旬老人。“笔底淋漓八大真,荷藤鱼惊见精神。以瓷代纸堪称绝,卖九青花四时春。”1997年10月,黄卖九在新加坡举办个人陶瓷青花艺术作品展,新加坡文化艺术部部长朱添寿欣然写下这首七绝。现在读来,这七绝写的不仅是他的青花,更是他的人生。
其他文献
诗海繁浩,有一种磅礴大气怀着英雄的气魄在青史中兀自浩荡,好比希腊史诗,中国是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史诗的,中国有的是风雅颂三百零五首。若定要抉择,几经取舍,我宁可负了浩荡,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  ◎印度:史诗的宏伟  印度史诗太笨重,范围全在印度,无人能通读,只能概括精华。印度史诗有两部:《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世界上对这两部史诗所知甚少。印度国内,据说老幼都知道,能读,能懂,好比中国
期刊
公元1004年,也许是宋真宗赵恒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久,大宋王朝便和辽国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次战争。真宗不能算是一个极坏的君主,他在位的前期正是中国昌平富庶的时代,百业兴盛,文化繁荣。天下太平几乎是他一生的心愿。在这一年之前,真宗年号为咸平,这一年耻辱地结下“澶渊之盟”后,年号改为景德,从中依然还能读出这个心愿。是年,一座城市和真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凡中国有着古老历史的城市之得
期刊
前几日几位传统文化爱好者邀请我参与《心灵美学》课程的设计研讨,从心学应用角度提了点建议,以心学为架构基线设计这个课程,实现内心世界的淡定、强大、壮美。  如何把心学应用在心灵美学上呢?  那就是实践心学应用三步曲:发心—用心—磨心。起心动念有善恶,人的发心代表他的格局、目的和利益,利己还是利他,狭隘还是开阔,都可以从点滴事物的起端发心感知得到。发心是否正,是否向善利他,是否合理有度,是衡量发心的三
期刊
克拉克瓷是流行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种外销瓷品种,此类青花瓷器有其特有的开光构图形式,装饰风格特征明显,欧洲瓷学界将这类风格相近的青花瓷统称为“克拉克瓷”。这种瓷器在整个晚明外销瓷中占有特殊位置……  ◎晚明社会与景德镇及克拉克瓷的烧造  明代自中期以后,国力已由盛渐衰,崇祯六年底(1633),由贺双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61名农民军将领率军突破黄河天险,进入中原地区。崇祯八年(163
期刊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每天都有曾经被我们熟悉的东西在悄然消失当然每天也都有新的事物在不断生长古老与年轻消失与新生本就不可分割相互消长我们走进古瓷都记忆里最有温度的生活共同寻找那些丢失的记忆书写那些活色生香的故事这些东西可以是一门技艺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类人
期刊
◎祥集弄的老时光  第一眼看到景德镇老民居时,就被深深吸引了,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在记忆中渐渐复苏。  对景德镇的祥集弄早有耳闻,一番周折后,终于亲见,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街巷,内有明代住宅多处。在这有着500年历史的木质
期刊
他出身平凡却学识渊博,门生故吏遍天下;他颇具军事韬略,其才被世人称颂;他倡导洋务运动,成为近代中国主张改革的先驱;他严于律己,言传身教,获得上下一致的敬重爱戴,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他重视文化建设,整肃政风,使颓唐的晚清出现了极为难得的“同治中兴”;他熟知历史,参透官场之道,一直立于官场斗争的不败之地,被政界尊为“官场楷模”……  他,就是曾国藩,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被称为“中华千古
期刊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为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图》作了这首题画诗。惠崇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僧人,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一说淮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初。惠崇工诗,宗贾岛、姚合,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与生活琐事,其诗收入《九僧诗集》。也是一位出名的画家。据《图画见闻志》记载,他擅长鹅、雁、鹭鸶等花鸟小景的绘画,所作“寒汀烟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道”。 王安石也有诗赞赏惠崇的风景画是神来之笔
期刊
陶瓷,是土与火交流产生的作品,一窑烧就,名动天下。而瓷器对火的依赖更甚于陶器,陶器一般都在1000℃以下烧结,瓷器却要经过1200℃以上浴火,而后涅槃成器。这些“浴火凤凰”静坐千年依旧亮泽如新,使用如常,真正是长生不老的神话。而瓷器出炉的窑口,最重要的一座叫做饶州窑,也叫景德镇窑。了解景德镇,先从了解整体瓷器开始。  ◎汉唐风流  商代即有原始瓷,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从汉代到唐代,这个阶
期刊
◎老茆其人  老茆,其实并不老,但说起景德镇的瓷器,无论从烧制历史、工艺流程、审美价值、传承发扬,他都算上得一位十足的“老江湖”了,是景德镇文化传承的践行者。他戏谑地自称“老茆”,让人深感他对景德镇和陶瓷的那份热爱,但凡能为景德镇和陶瓷文化出上一份力,他都义不容辞,本刊寻访千年古瓷都之行,亦是老茆“拔刀相助”,在此特别谢过这位仗义热情的前辈、师者。  老茆,原名茆胜祥,江西景德镇人,1966年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