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语文学科具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穿插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对学生家国情怀的一种培养。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导致我们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强化中国文化的渗透,更好的建立起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常的丰富。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共鸣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能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每个小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穿插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走进小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深处。那么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下面将展开详细的阐释。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让学生认同本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文明和思想的一种沉淀。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还有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有着较强的民族认同感,那么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为此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也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古代文人的这些优良的思想和古人美好的品质渗透给学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学习了王安石的古诗《梅花》,短短的几句古诗就充分彰显了古人坚持自己的操守、坚毅的性格品质,那么这样的一个内容的学习和渗透就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
1.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古诗文,有着极强的审美价值,除了在文字美外,还有结构美和思想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用心的感受和思考,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1 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蕴含了《论语》、《百家姓》还有大量的唐诗宋词和一些小的古文。这些内容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印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去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来感受传统的文化。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对陆游这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搜集,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到了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这一生大概写了有将近两万首古诗,其中最后的一首古诗就是这首《示儿》,学生通过了解陆游的生平故事认识到了他这一生都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这首古诗,去品读他其他的爱国诗,从而对学生的爱国思想进行感染和渗透,讓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那么教师还可以以爱国为专题进行教学,比如这一册书中的《少年说》,还有《已亥杂诗》,其实都蕴含着爱国的思想。
2.2 扩展课外内容,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语文学习仅仅依靠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样如此。为此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可以从教材的内容出发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比如学习了部编版《藏戏》后,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啦藏戏的特点,对于其他戏曲的产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了戏曲是我国的民族艺术,包含了多种的表现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美术还有武术于一体。又比如在语文园地积累中有很多《论语》、《百家姓》的句子摘录,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的拓展,鼓励学生去阅读《论语》和《百家姓》,也可以课前利用五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一些传统文化学习的分享,通过这种积累,让学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3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它能够让语文课堂内容更加的丰富,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开展,像是猜灯谜、古诗词大赛等等。也可以结合课本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在部编版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当地的习俗走进民间了解当地的春节风俗,让学生充分的感受民间的文化,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考查,让学生深深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主要的阵地,以教材为依据,通过有效的手段渗透传统文化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把这些传统文化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人文之友,2019(13).
[2] 徐学惠,陈龙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12).
[3] 孔宏.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思考[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8).
(作者单位: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常的丰富。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共鸣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能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每个小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穿插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走进小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深处。那么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下面将展开详细的阐释。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让学生认同本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文明和思想的一种沉淀。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还有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有着较强的民族认同感,那么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为此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也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古代文人的这些优良的思想和古人美好的品质渗透给学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学习了王安石的古诗《梅花》,短短的几句古诗就充分彰显了古人坚持自己的操守、坚毅的性格品质,那么这样的一个内容的学习和渗透就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
1.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古诗文,有着极强的审美价值,除了在文字美外,还有结构美和思想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用心的感受和思考,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1 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蕴含了《论语》、《百家姓》还有大量的唐诗宋词和一些小的古文。这些内容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印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去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来感受传统的文化。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对陆游这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搜集,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到了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这一生大概写了有将近两万首古诗,其中最后的一首古诗就是这首《示儿》,学生通过了解陆游的生平故事认识到了他这一生都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这首古诗,去品读他其他的爱国诗,从而对学生的爱国思想进行感染和渗透,讓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那么教师还可以以爱国为专题进行教学,比如这一册书中的《少年说》,还有《已亥杂诗》,其实都蕴含着爱国的思想。
2.2 扩展课外内容,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语文学习仅仅依靠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样如此。为此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可以从教材的内容出发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比如学习了部编版《藏戏》后,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啦藏戏的特点,对于其他戏曲的产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了戏曲是我国的民族艺术,包含了多种的表现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美术还有武术于一体。又比如在语文园地积累中有很多《论语》、《百家姓》的句子摘录,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的拓展,鼓励学生去阅读《论语》和《百家姓》,也可以课前利用五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一些传统文化学习的分享,通过这种积累,让学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3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它能够让语文课堂内容更加的丰富,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开展,像是猜灯谜、古诗词大赛等等。也可以结合课本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在部编版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当地的习俗走进民间了解当地的春节风俗,让学生充分的感受民间的文化,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考查,让学生深深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主要的阵地,以教材为依据,通过有效的手段渗透传统文化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把这些传统文化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人文之友,2019(13).
[2] 徐学惠,陈龙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12).
[3] 孔宏.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思考[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8).
(作者单位: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