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首旅酒店与如家双方调整磨合之际,更多危机迫在眉睫。
刚刚花费110亿元将如家酒店集团纳入麾下,首旅酒店的“蜜月”期却过得郁闷。
公告交易完成交割的当晚,“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刷爆了朋友圈。事件女主入住的和颐酒店是如家酒店集团(下称“如家酒店”)旗下中高端品牌酒店,定位“中高档”的酒店出现安全隐患事件,引爆了针对如家酒店的质疑。
对于北京市第一批国资改革试点单位首旅集团旗下上市平台首旅酒店而言,原本是借收购如家酒店完成混改,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同时构建多品牌、多层次的酒店体系。现实是,在首旅酒店与如家双方调整磨合之际,更多危机已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型”酒店进入瓶颈期,疯狂扩张后的如家酒店业绩多年持续下滑,靠加盟费支撑。为挽回业绩,如家战略重点转向中高端,和颐品牌是其战略先行军代表,然而安全危机事件使本就盈亏难料的“中高档型”酒店布局更加前途未卜。
彩礼犹在,辉煌难续
如家酒店的辉煌见证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十年。
从2001年底开始创业,只用了5年时间,如家就赶超了历史更长的锦江之星连锁酒店,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经济型连锁酒店。2006年,如家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登陆,融资超过1亿美元,成为中国酒店业纳斯达克第一股。
也是因为早期立下的境外上市目标,如家放弃自建自营模式改为采取租赁的扩张方式,避免了因资金压力导致的连锁扩张速度减缓,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撬动资本杠杆,数年间连锁店数量急剧增加。
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如家扩张更为激进。2011年如家的特许经营及加盟店总数首次超过了直营店,并一举完成了对七斗星和莫泰168两家连锁酒店品牌的收购。但也就是从这一财年起,如家在营收、利润、入住率、平均房价等重要指标上都出现了持续下滑。
截至2015年底,如家从2002年5家酒店发展至共计运营2922家酒店,衍生出“如家酒店”、“如家精选”、“和颐”等经济型及中端酒店品牌。其中,如家直营酒店收入为56.312亿元,而加盟酒店收入10.399亿元,特许经营酒店占到了如家酒店集团整体酒店数量的70%。
但如家始终未能摆脱2011年以来盈利跟不上扩张速度的窘况,2015年,如家全年总收入为66.711亿元,同比下滑0.2%;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下降67.5%。
其中2015年Q4,如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1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8460万元,同比下滑115%,第四季度如家每间客房的平均营收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1元下滑到157元。
激进扩张之后,硬件滞后、管理混乱、恶性消费事件频发等问题也频频见诸于媒体。
2016年初,如家为减轻业主压力,计划把针对加盟商的管理费由6%降至4%,业内分析认为,今年业绩连续下滑的如家,此举意在“维稳加盟商”。
2015年一季度,面对净亏3760万的业绩单,CEO孙坚曾承认:“自如家酒店集团2002年成立以来,2015年第一季度是我们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时期。”
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介绍,现在经济型酒店走到了瓶颈期,入住率和房价双降,且投资回报期从3年延长到5年以上。OTA(在线旅行社)的迅猛发展更挤占了原本盈利较弱的经济型酒店生存空间。
经济型酒店原有商业模式既有的优势和潜力已经开始逐步消退,硬件设施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家在经济型酒店之路难续辉煌。
转型挤满了对手
“黄金十年”间,自2008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和颐酒店,如家在中高端酒店市场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如今,中高档转型被如家寄予厚望,以提振业绩。
2015年,如家重点发力中高端市场,如家酒店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宗翔新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如家将重点发力中高端市场,计划在年内增加160-180家如家精选与和颐酒店,并在未来三年内以平均每年150家的速度扩张。”
2015年年中,如家推出“如家精选”代替“和颐酒店”,和颐酒店计划迈向更高消费层次升级。截止四季度,如家继续加大了对中高端产品线“和颐酒店”和“如家精选酒店”的投入,已开业68家和颐酒店以及53家如家精选酒店。
然而向中高档转型,如家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条路上早已挤满了同行对手。
7天连锁酒店走多品牌扩张并转型为铂涛酒店集团,最终被锦江酒店集团所并购,一口气推出丽枫、喆·啡、ZMAX等多个中档酒店品牌;汉庭酒店集团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并开始增加诸如禧玥、漫心、全季及星程等品牌,截至目前,全季的规模已经突破200家门店。
原本占据高端市场的多家外资品牌也向中端扩张,万豪国际将旗下中档酒店品牌“万枫”引入中国、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亦引入旗下美爵、诺富特、美居等多个中高档以下至经济型酒店品牌等。
对手之外,如家还不得不面对的是同门竞争尴尬---首旅系旗下酒店。
酒店业的寒冬之下,高端酒店维持低温,2015年,首旅酒店实现营收13.33亿元,同比下降52.24%;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滑10.97%;EPS0.43元,逊于预期。旗下大多都是位于北京核心区的高星级酒店的首旅酒店与业内同行一样,将“全方位、多元化”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例如“首旅京伦”即是以打造中档酒店品牌核心竞争力,抢占中档酒店市场。目前,首旅京伦已拥有成员酒店22家,客房4457间,如家向中高端转型与首旅向中高档拓展难免产生竞争。
虽然竞争激烈,中高档酒店却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好,来自RET睿意德的研究报告显示,高端及中高端酒店行业在经历2010-2011年高速发展期后,增长均开始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供应。然而,需求却呈疲软走向,高端及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单位房源平均收入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中高端酒店入住率为65%,而高端酒店入住率仅为58%。
刚刚花费110亿元将如家酒店集团纳入麾下,首旅酒店的“蜜月”期却过得郁闷。
公告交易完成交割的当晚,“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刷爆了朋友圈。事件女主入住的和颐酒店是如家酒店集团(下称“如家酒店”)旗下中高端品牌酒店,定位“中高档”的酒店出现安全隐患事件,引爆了针对如家酒店的质疑。
对于北京市第一批国资改革试点单位首旅集团旗下上市平台首旅酒店而言,原本是借收购如家酒店完成混改,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同时构建多品牌、多层次的酒店体系。现实是,在首旅酒店与如家双方调整磨合之际,更多危机已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型”酒店进入瓶颈期,疯狂扩张后的如家酒店业绩多年持续下滑,靠加盟费支撑。为挽回业绩,如家战略重点转向中高端,和颐品牌是其战略先行军代表,然而安全危机事件使本就盈亏难料的“中高档型”酒店布局更加前途未卜。
彩礼犹在,辉煌难续
如家酒店的辉煌见证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十年。
从2001年底开始创业,只用了5年时间,如家就赶超了历史更长的锦江之星连锁酒店,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经济型连锁酒店。2006年,如家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登陆,融资超过1亿美元,成为中国酒店业纳斯达克第一股。
也是因为早期立下的境外上市目标,如家放弃自建自营模式改为采取租赁的扩张方式,避免了因资金压力导致的连锁扩张速度减缓,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撬动资本杠杆,数年间连锁店数量急剧增加。
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如家扩张更为激进。2011年如家的特许经营及加盟店总数首次超过了直营店,并一举完成了对七斗星和莫泰168两家连锁酒店品牌的收购。但也就是从这一财年起,如家在营收、利润、入住率、平均房价等重要指标上都出现了持续下滑。
截至2015年底,如家从2002年5家酒店发展至共计运营2922家酒店,衍生出“如家酒店”、“如家精选”、“和颐”等经济型及中端酒店品牌。其中,如家直营酒店收入为56.312亿元,而加盟酒店收入10.399亿元,特许经营酒店占到了如家酒店集团整体酒店数量的70%。
但如家始终未能摆脱2011年以来盈利跟不上扩张速度的窘况,2015年,如家全年总收入为66.711亿元,同比下滑0.2%;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下降67.5%。
其中2015年Q4,如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1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8460万元,同比下滑115%,第四季度如家每间客房的平均营收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1元下滑到157元。
激进扩张之后,硬件滞后、管理混乱、恶性消费事件频发等问题也频频见诸于媒体。
2016年初,如家为减轻业主压力,计划把针对加盟商的管理费由6%降至4%,业内分析认为,今年业绩连续下滑的如家,此举意在“维稳加盟商”。
2015年一季度,面对净亏3760万的业绩单,CEO孙坚曾承认:“自如家酒店集团2002年成立以来,2015年第一季度是我们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时期。”
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介绍,现在经济型酒店走到了瓶颈期,入住率和房价双降,且投资回报期从3年延长到5年以上。OTA(在线旅行社)的迅猛发展更挤占了原本盈利较弱的经济型酒店生存空间。
经济型酒店原有商业模式既有的优势和潜力已经开始逐步消退,硬件设施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家在经济型酒店之路难续辉煌。
转型挤满了对手
“黄金十年”间,自2008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和颐酒店,如家在中高端酒店市场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如今,中高档转型被如家寄予厚望,以提振业绩。
2015年,如家重点发力中高端市场,如家酒店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宗翔新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如家将重点发力中高端市场,计划在年内增加160-180家如家精选与和颐酒店,并在未来三年内以平均每年150家的速度扩张。”
2015年年中,如家推出“如家精选”代替“和颐酒店”,和颐酒店计划迈向更高消费层次升级。截止四季度,如家继续加大了对中高端产品线“和颐酒店”和“如家精选酒店”的投入,已开业68家和颐酒店以及53家如家精选酒店。
然而向中高档转型,如家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条路上早已挤满了同行对手。
7天连锁酒店走多品牌扩张并转型为铂涛酒店集团,最终被锦江酒店集团所并购,一口气推出丽枫、喆·啡、ZMAX等多个中档酒店品牌;汉庭酒店集团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并开始增加诸如禧玥、漫心、全季及星程等品牌,截至目前,全季的规模已经突破200家门店。
原本占据高端市场的多家外资品牌也向中端扩张,万豪国际将旗下中档酒店品牌“万枫”引入中国、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亦引入旗下美爵、诺富特、美居等多个中高档以下至经济型酒店品牌等。
对手之外,如家还不得不面对的是同门竞争尴尬---首旅系旗下酒店。
酒店业的寒冬之下,高端酒店维持低温,2015年,首旅酒店实现营收13.33亿元,同比下降52.24%;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滑10.97%;EPS0.43元,逊于预期。旗下大多都是位于北京核心区的高星级酒店的首旅酒店与业内同行一样,将“全方位、多元化”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例如“首旅京伦”即是以打造中档酒店品牌核心竞争力,抢占中档酒店市场。目前,首旅京伦已拥有成员酒店22家,客房4457间,如家向中高端转型与首旅向中高档拓展难免产生竞争。
虽然竞争激烈,中高档酒店却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好,来自RET睿意德的研究报告显示,高端及中高端酒店行业在经历2010-2011年高速发展期后,增长均开始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供应。然而,需求却呈疲软走向,高端及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单位房源平均收入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中高端酒店入住率为65%,而高端酒店入住率仅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