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短期贷款占比剧增,与此同时,新时期大学生消费欲望旺盛,但经济条件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就此,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两年时间里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问题层出不穷,信贷欺诈、申请程序及审核程序不严格、催收方式暴力等问题突出,造成了诸如学生无力还款而面临困境,甚至出现跳楼自杀的悲剧。将从供需对比分析的层面,发现校园贷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供需角度即平台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贷 供需对比 对策建议
一、引言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短期贷款占比剧增。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融资渠道更加快捷便利,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更多的购物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消费贷款的增加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促进日益明显,消费金融市场增长日趋明显。2009~2015年消费贷款余额增长三倍多,远高于同期贷款余额增速。消费贷款余额总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贷款组成占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短期消费贷款占比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2.大学生消费欲望旺盛,但其自身经济条件无法满足消费需要。新时代培养出的大学生面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快的接受能力,有相对旺盛的消费欲望,他们的消费观也从以前的保守转到超前消费,普遍愿意并渴望去消费。在数码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校大学生总是希望拥有最前沿的产品,当然除了此类产品,在旅游、服饰、培训等多方面领域同样吸引着在校大学生。然而,从经济层面来说,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的群体,其经济来源大多来自于父母,然而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费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消费资金,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在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以上两个大的背景下,校园贷应运而生。
二、数据来源
1.需求方:对需求方的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保定市河北大学(17%)、河北金融学院(17%)、河北农业大学(19.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14%)、保定学院(14.2%)、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18.5%)六所院校,发放问卷600份,其中网络问卷100份,纸质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调研对象学生占85%,学生工作者占15%。
2.供给方:对供给方的调研主要采取访谈方式。对部分平台的代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问,对投投贷、名校贷等20个平台客服进行电话访问,对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30个平台进行线上访问,共计100余次。
三、供需对比分析
校园贷供需双方脱节是造成目前校园贷发展问题层出不穷的最主要的原因。将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利率供需均衡分析。项目组调研显示,校园贷在前期宣传阶段,供给方为了高市场占有率,利用“零”利率或者超低利率来吸引顾客的眼球,而在后期运营时将手续费等各种费用分摊在实际利率中,从而使大学生无法辨别其真正的贷款利率,导致利率远远超过大学生的可接受范围。从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更希望利率明晰化。综上,在利率方面,供需未达到均衡。
2.借贷程序供需均衡分析。项目组调研发现,许多借贷平台在提供借贷服务时,仅需大学生提交一些简单的个人基本信息,不考虑其信用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客户还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不详细告知,借贷程序过于简便,使学生缺乏安全感。而大学生更希望有关平台的借贷程序规范化。综上可知,在借贷程序方面,供给与需求方未达到平衡。
3.催款方式供需均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借贷平台在款项催收过程中,催款方式分别有电话催收、上门催收、诉讼催收。除此之外,一些小型借贷平台还存在利用恶劣手段进行款项催收的行为。比如利用学生以及家长的私密信息进行人身威胁等。校园贷需求方基本为在校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其可接受的催收方式仅限于前三种。由此可见,校园贷催款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供需未达到平衡。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知,校园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供需失衡现象严重,这是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针对供需双方即借贷平台和大学生自身,提出如下建议。
四、结语
1.对借贷平台的改进建议。
1.1初审告知事项无保留。合同签订前,将各项事项事无巨细告知大学生。包括如何申请借款,如何使用借款,借款后对于借款资金流向的监管,如何还款,逾期还款的罚息等。
1.2复审严格把关。复审阶段,严格把关,规范审批流程,必须学生本人亲笔签名,而且要求具备償还能力的人共同签署贷款文件。
1.3进行资金动态跟踪。后期管理阶段,平台应该继续追踪调查。对于已经放贷的款项进行详细地资金动态跟踪,比如研发APP,观测资金是否按照初始借贷动机活动,避免非法运用资金;加强网站运营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地分析贷款的回收度,掌握对金融风险的预测和规避能力。
1.4建立平台间信息共享机制。据报道,国内一些主要借贷机制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平台间信息共享机制,比如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等将公布成立校园信用联盟,并向校园同行发起自律公约倡议书。加强用户信息共享,避免一头多贷现象发生;加强行业自律,保护大学生的消费利益和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发生骗贷情况。
2.对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2.1加强知识储备。在校期间修读一些选修课程,对财商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习,了解并确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2.2合理规划借贷方案,做到“用多少,借多少”。
2.3谨防泄露个人信息。保护好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银行卡,监护人身份信息等,避免发生骗贷情况。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就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和空间,而一旦发生骗贷,大学生本身的信用和钱财甚至人生安全都将难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志红.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6(23).
[2]李刚,黎俊宏.大学生网贷风险警示[J].对外经贸,2016(7).
[3]王颖.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6(20).
[4]吴朝辉.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贷 供需对比 对策建议
一、引言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短期贷款占比剧增。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融资渠道更加快捷便利,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更多的购物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消费贷款的增加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促进日益明显,消费金融市场增长日趋明显。2009~2015年消费贷款余额增长三倍多,远高于同期贷款余额增速。消费贷款余额总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贷款组成占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短期消费贷款占比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2.大学生消费欲望旺盛,但其自身经济条件无法满足消费需要。新时代培养出的大学生面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快的接受能力,有相对旺盛的消费欲望,他们的消费观也从以前的保守转到超前消费,普遍愿意并渴望去消费。在数码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校大学生总是希望拥有最前沿的产品,当然除了此类产品,在旅游、服饰、培训等多方面领域同样吸引着在校大学生。然而,从经济层面来说,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的群体,其经济来源大多来自于父母,然而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费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消费资金,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在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以上两个大的背景下,校园贷应运而生。
二、数据来源
1.需求方:对需求方的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保定市河北大学(17%)、河北金融学院(17%)、河北农业大学(19.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14%)、保定学院(14.2%)、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18.5%)六所院校,发放问卷600份,其中网络问卷100份,纸质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调研对象学生占85%,学生工作者占15%。
2.供给方:对供给方的调研主要采取访谈方式。对部分平台的代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问,对投投贷、名校贷等20个平台客服进行电话访问,对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30个平台进行线上访问,共计100余次。
三、供需对比分析
校园贷供需双方脱节是造成目前校园贷发展问题层出不穷的最主要的原因。将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利率供需均衡分析。项目组调研显示,校园贷在前期宣传阶段,供给方为了高市场占有率,利用“零”利率或者超低利率来吸引顾客的眼球,而在后期运营时将手续费等各种费用分摊在实际利率中,从而使大学生无法辨别其真正的贷款利率,导致利率远远超过大学生的可接受范围。从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更希望利率明晰化。综上,在利率方面,供需未达到均衡。
2.借贷程序供需均衡分析。项目组调研发现,许多借贷平台在提供借贷服务时,仅需大学生提交一些简单的个人基本信息,不考虑其信用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客户还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不详细告知,借贷程序过于简便,使学生缺乏安全感。而大学生更希望有关平台的借贷程序规范化。综上可知,在借贷程序方面,供给与需求方未达到平衡。
3.催款方式供需均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借贷平台在款项催收过程中,催款方式分别有电话催收、上门催收、诉讼催收。除此之外,一些小型借贷平台还存在利用恶劣手段进行款项催收的行为。比如利用学生以及家长的私密信息进行人身威胁等。校园贷需求方基本为在校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其可接受的催收方式仅限于前三种。由此可见,校园贷催款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供需未达到平衡。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知,校园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供需失衡现象严重,这是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针对供需双方即借贷平台和大学生自身,提出如下建议。
四、结语
1.对借贷平台的改进建议。
1.1初审告知事项无保留。合同签订前,将各项事项事无巨细告知大学生。包括如何申请借款,如何使用借款,借款后对于借款资金流向的监管,如何还款,逾期还款的罚息等。
1.2复审严格把关。复审阶段,严格把关,规范审批流程,必须学生本人亲笔签名,而且要求具备償还能力的人共同签署贷款文件。
1.3进行资金动态跟踪。后期管理阶段,平台应该继续追踪调查。对于已经放贷的款项进行详细地资金动态跟踪,比如研发APP,观测资金是否按照初始借贷动机活动,避免非法运用资金;加强网站运营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地分析贷款的回收度,掌握对金融风险的预测和规避能力。
1.4建立平台间信息共享机制。据报道,国内一些主要借贷机制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平台间信息共享机制,比如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等将公布成立校园信用联盟,并向校园同行发起自律公约倡议书。加强用户信息共享,避免一头多贷现象发生;加强行业自律,保护大学生的消费利益和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发生骗贷情况。
2.对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2.1加强知识储备。在校期间修读一些选修课程,对财商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习,了解并确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2.2合理规划借贷方案,做到“用多少,借多少”。
2.3谨防泄露个人信息。保护好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银行卡,监护人身份信息等,避免发生骗贷情况。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就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和空间,而一旦发生骗贷,大学生本身的信用和钱财甚至人生安全都将难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志红.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6(23).
[2]李刚,黎俊宏.大学生网贷风险警示[J].对外经贸,2016(7).
[3]王颖.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6(20).
[4]吴朝辉.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