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激发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可认为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调节等作用,而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挖掘教学潜力,促进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数学情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首先师要合理调控自身情感
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和举手投足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①要走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此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说、做;②课堂上应适量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教学,因手势能渲染课堂气氛并成为教具。如:教学“除法的认识”时,师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八只鸭子,接着用手势象征性的拿出两个放一堆,再拿出两个放一堆……;学生看到这样夸张性的手势,不由自主的做起来,课堂气氛及其活跃;③教学当中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情感目标和体验,抓住契机进行情感教育。评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知欲强烈;同时学生自我意识和表现及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潜能。
2.利用折纸和剪纸激发情感
折纸和剪纸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新教材在开始学习几何内容时,借助折纸,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从而激发情感。如:教学平面图形时,用折纸方法引入新课,这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情感。点评:学生自己折出的图形,再去认识,既觉得数学有趣,又学到了知识,多边形的概念就自然印在心中。又如:教学正方体展开图形时,师发给学生印制的纸片,让其自己去围一个正方体。课堂上气氛异常活跃,生1很快就围出来了,生2找不到方法。于是学生们互帮互助,师巡视指导,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对正方体的展开图顺利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另外,利用剪纸也可以激发情感,如:教学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时,利用剪纸激发学生情感,再进行拼图,很容易得出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和外角和。点评:通过剪纸和拼图,既直观又形象,印象深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
3.以境激情,满足情感需求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那种甘之如饴的美好愉悦,便于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对教材情境资源的挖掘是重点,教材在每一节新课,知识点,甚至在习题中都编排着相应情境,很具有现实意义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富童趣,能激发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师设计“时间王国”参观情境,利用时间老人的画像,钟面模型,时间老人录音等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从“时间王国”开始,到与之告别结束,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学会钟面知识,激发了参与的学习情感,有效地促进身心发展,满足情感需求。
4.师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情感,引导主动学习
目前从学生的未来着眼,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而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而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情感,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其总结学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带来许多三角形,有实物的、有图片的……师先指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引导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学生掌握此方法,再去学习梯形、圆面积就会得心应手,这样激发了情感,主动学习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5.开展合作学习来激发情感
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合作学习,激发情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如:教学“比一比”时,创设“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教学“9加几时”,创设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其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的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判断不符。这时师组织合作学习。评析:此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望,满足好奇心,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从而乐于接受。
6.以成功来激情,保护学习的积极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不断获得成功是培养学生学好数学自信心的根本方法。在教学中注意设置内容层次和坡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对潜能生要把容易回答的问题多让给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以保护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如:教学“对称”时,先呈现“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师:咱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哪些是对称的。每个学生都想显示自己的本领,认真寻找、学生互动讨论:熊猫、青蛙、蝴蝶、叶子……师:怎样寻找到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熊猫的眼睛、耳朵两边一样;蝴蝶左右翅膀上的花纹一样;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师:怎样来断定这些都是对称的?引发积极思考、判断自己寻找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学生想出“对折”方法后,进行演示,当课件动态显示青蛙的左边和右边重叠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为此发现自豪,更加兴奋地投入到以下学习活动中。
7.组织实践活动来激发情感,实现个体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如:教学“元、角、分的简单换算”后,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看谁在规定的钱和时间内买的东西多且实用。结果各显其能,学生互动交流说出创新做法,通过实践引领,难点迎刃而解,扩大获取知识的内涵,让其体验学习过程,以利于发展创新思维。又如:教学“时间换算”后,发动学生去调查,访问各行各业工作时间情况。调查到:①我爸是医生,有时深夜12点上班,第二天早上8点才下班:②电站工人一日24小时都值班,防止故障,保证人们的用电……。点评:通过调查访问,掌握所学知识,明白劳动价值的取向,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出学习方法,激发了情感,推动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水平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握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并完善人格。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1-04-24
1.首先师要合理调控自身情感
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和举手投足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①要走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此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说、做;②课堂上应适量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教学,因手势能渲染课堂气氛并成为教具。如:教学“除法的认识”时,师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八只鸭子,接着用手势象征性的拿出两个放一堆,再拿出两个放一堆……;学生看到这样夸张性的手势,不由自主的做起来,课堂气氛及其活跃;③教学当中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情感目标和体验,抓住契机进行情感教育。评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知欲强烈;同时学生自我意识和表现及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潜能。
2.利用折纸和剪纸激发情感
折纸和剪纸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新教材在开始学习几何内容时,借助折纸,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从而激发情感。如:教学平面图形时,用折纸方法引入新课,这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情感。点评:学生自己折出的图形,再去认识,既觉得数学有趣,又学到了知识,多边形的概念就自然印在心中。又如:教学正方体展开图形时,师发给学生印制的纸片,让其自己去围一个正方体。课堂上气氛异常活跃,生1很快就围出来了,生2找不到方法。于是学生们互帮互助,师巡视指导,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对正方体的展开图顺利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另外,利用剪纸也可以激发情感,如:教学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时,利用剪纸激发学生情感,再进行拼图,很容易得出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和外角和。点评:通过剪纸和拼图,既直观又形象,印象深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
3.以境激情,满足情感需求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那种甘之如饴的美好愉悦,便于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对教材情境资源的挖掘是重点,教材在每一节新课,知识点,甚至在习题中都编排着相应情境,很具有现实意义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富童趣,能激发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师设计“时间王国”参观情境,利用时间老人的画像,钟面模型,时间老人录音等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从“时间王国”开始,到与之告别结束,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学会钟面知识,激发了参与的学习情感,有效地促进身心发展,满足情感需求。
4.师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情感,引导主动学习
目前从学生的未来着眼,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而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而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情感,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其总结学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带来许多三角形,有实物的、有图片的……师先指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引导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学生掌握此方法,再去学习梯形、圆面积就会得心应手,这样激发了情感,主动学习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5.开展合作学习来激发情感
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合作学习,激发情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如:教学“比一比”时,创设“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教学“9加几时”,创设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其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的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判断不符。这时师组织合作学习。评析:此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望,满足好奇心,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从而乐于接受。
6.以成功来激情,保护学习的积极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不断获得成功是培养学生学好数学自信心的根本方法。在教学中注意设置内容层次和坡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对潜能生要把容易回答的问题多让给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以保护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如:教学“对称”时,先呈现“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师:咱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哪些是对称的。每个学生都想显示自己的本领,认真寻找、学生互动讨论:熊猫、青蛙、蝴蝶、叶子……师:怎样寻找到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熊猫的眼睛、耳朵两边一样;蝴蝶左右翅膀上的花纹一样;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师:怎样来断定这些都是对称的?引发积极思考、判断自己寻找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学生想出“对折”方法后,进行演示,当课件动态显示青蛙的左边和右边重叠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为此发现自豪,更加兴奋地投入到以下学习活动中。
7.组织实践活动来激发情感,实现个体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如:教学“元、角、分的简单换算”后,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看谁在规定的钱和时间内买的东西多且实用。结果各显其能,学生互动交流说出创新做法,通过实践引领,难点迎刃而解,扩大获取知识的内涵,让其体验学习过程,以利于发展创新思维。又如:教学“时间换算”后,发动学生去调查,访问各行各业工作时间情况。调查到:①我爸是医生,有时深夜12点上班,第二天早上8点才下班:②电站工人一日24小时都值班,防止故障,保证人们的用电……。点评:通过调查访问,掌握所学知识,明白劳动价值的取向,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出学习方法,激发了情感,推动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水平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握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并完善人格。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