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中学教育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
【关键词】教育;学生;厌学情绪
Their life demand colourful sunlight-high schools can pall to learn introspect of phenomenon
Peng Da-jie
【Abstract】The writer combine several years be engaged in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work practice, analysis current the student be disgusted with to learn motion of become because of.
【Key words】 Education;Student;Be disgusted with to learn motion
义务教育已经实施有一定年头了。备受推崇的素质教育,也已经喊了好多年了,可是现在的中学教育状况怎么样呢?笔者是一个多年从事中学教育的语文教师。我感觉:在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机制没有根本改变的大前提下,学生比实施素质教育前还累,厌学情绪反而更浓了。这一反常现象,一直促使笔者陷入深深的反思。
学校,本应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本应是每一个孩子都心驰神往的乐园。可笔者看到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很多中学生都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到校学习的。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书不愿读、课不愿听、作业不愿做。上课倒头便睡者有之、看一些乌气巴糟的读物者有之、夜不归宿日夜泡网吧者有之、小小年纪就谈情说爱者有之。这种现象,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学生如此厌学的究竟病根在哪里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粗浅的思考,写出来一供能疗救当今教育的大方之家注意,还孩子们一片舒心快乐的乐土。
1. 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比较东西方教育,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都明显意识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着重视就知识的传承,而轻视新知识的发现;重视书本知识的识记,而忽视格物致知的实践;学生背诵、演算、答卷能力还行,实际表达、动手实验、利用已有或未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欠缺。
这些现象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目前的中学生,他们十年寒窗的奋斗,为的是将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我们的大学录取新生的时候,看重的依然是他们分数的高低。学生别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拿到高分,就完事大吉,谁还去搞社会实践,谁还会去动手超作呢。
老师只要把书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记住这些就知识,就完成了老师的使命,这样,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敬仰。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反观中国建国几十年来,由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个世界级的文艺大师,,几个在经济、哲学、建筑、……上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呢?我们还能抱着老祖宗的那点发明过多少世纪呢?
2. 社会评价尺度的限制 进入商业社会以来,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主要依据,还是看你的升学率。升学指挥棒,仍然指挥着全社会。
有一部分家长就认为: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他们一声不断磨砺,才能得到的,你一个学校想把孩子的事都做完,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把孩子送来,就是要考大学的。你其他方面搞得再好,学生没大学念,我们家长就是任你吹破天,也不会选你的学校。
在这根指挥棒指挥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就永远被定格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师生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的惨痛现实依然长期存在。
3. 学校教学方面的严重不足 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学,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分数和升学率,在此基础上很难有更新鲜的做法。
题海战术,拼命鼓励学生勤奋。想用时间的充分利用来换得每一个孩子的高分,想让孩子踏遍书山,游遍学海,用更多的见过,做过,老师讲过,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格物致知。
这种体制下的孩子可受苦了,他们本来有着各自迥异的个性,却被高考的大指挥棒一指,立刻变成一个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孩子”,“好学生”。《童年》、《我多想唱》、《读书郎》等校园歌曲中,就反映了他们渴望多彩生活的愿望。漫长求学路,让他们尝尽了学习的苦辣酸甜,在十几年奔波在求学路上时,难免有一部分孩子中途掉队。调队者并不是失败者,只能算是对长路无边的失望着;而那些跳出龙门的“成功者”,当他们回味过去时,也很难看到他们脸上出现过多的喜悦。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厌学,就是对现代教育和教学的公开反抗。
在今天这个各种文明都在同步发展的大好时代里,只有我们的教育还在走着几千传承下来的老路。而我们的学生呢,他们眼里看着各样的现代文明,而在学校里接收着老掉牙的古老的东西。难怪他们会厌学。
现代的学校应该是现代文明的传播地,应该是最先感受到现代文明气息的地方。不能再是一个老师领一班还在死啃书本的现代监狱了。想唱歌,没时间,没地方唱;想参加各种自己喜爱的活动,校方或不敢组织,或视作“洪水猛兽”不准组织;想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己于众不同的个性,却被当作一类,受到N次批判……这时,他们就更加羡慕人家老美了,他们的孩子可以在教师里以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于老师交流,听老师讲课。吵着、闹着、嚼着泡泡糖、唱着流行曲……有了于老师不同的看法,随时可以提出,不受时空限制。我们的课堂呢,全场学生都的像木偶一样笔直的坐着,不许乱说乱动,有问题要提,还得看老师的脸色,如果你提得问题非常简单,或令人可笑,会被老师很训一通,甚至被老师羞辱,或赶出教室。
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问是很多年了。我们的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上课。学生对这种老套的教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他们对有型、有声、有背景的多媒体展示只能偷着从网吧里领略。但是,你要是让老师说起这些调皮的孩子,众口一词曰:“孺子不可教也”。事实上孩子的颓废,既有教育制度的责任,老师的责任也在劫难逃。
教育也要百花齐放,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远上大学的,我教你如何考大学;愿就业的,我教你如何干好一门工作;喜欢家政的,我教你如何干好家政服务。教育不能由国家全部统管,应极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力量来办好这个功在千秋的伟业,干嘛由一个婆婆统管全局呢。
有了这么多的缺陷、限制、不足,我们的教育也该动动大手术了,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再也不是“功在千秋,利被万代”的圣事了,那将是“罪在千秋,贻害万代”的罪过了。
收稿日期:2010-04-09
【关键词】教育;学生;厌学情绪
Their life demand colourful sunlight-high schools can pall to learn introspect of phenomenon
Peng Da-jie
【Abstract】The writer combine several years be engaged in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work practice, analysis current the student be disgusted with to learn motion of become because of.
【Key words】 Education;Student;Be disgusted with to learn motion
义务教育已经实施有一定年头了。备受推崇的素质教育,也已经喊了好多年了,可是现在的中学教育状况怎么样呢?笔者是一个多年从事中学教育的语文教师。我感觉:在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机制没有根本改变的大前提下,学生比实施素质教育前还累,厌学情绪反而更浓了。这一反常现象,一直促使笔者陷入深深的反思。
学校,本应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本应是每一个孩子都心驰神往的乐园。可笔者看到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很多中学生都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到校学习的。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书不愿读、课不愿听、作业不愿做。上课倒头便睡者有之、看一些乌气巴糟的读物者有之、夜不归宿日夜泡网吧者有之、小小年纪就谈情说爱者有之。这种现象,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学生如此厌学的究竟病根在哪里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粗浅的思考,写出来一供能疗救当今教育的大方之家注意,还孩子们一片舒心快乐的乐土。
1. 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比较东西方教育,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都明显意识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着重视就知识的传承,而轻视新知识的发现;重视书本知识的识记,而忽视格物致知的实践;学生背诵、演算、答卷能力还行,实际表达、动手实验、利用已有或未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欠缺。
这些现象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目前的中学生,他们十年寒窗的奋斗,为的是将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我们的大学录取新生的时候,看重的依然是他们分数的高低。学生别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拿到高分,就完事大吉,谁还去搞社会实践,谁还会去动手超作呢。
老师只要把书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记住这些就知识,就完成了老师的使命,这样,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敬仰。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反观中国建国几十年来,由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个世界级的文艺大师,,几个在经济、哲学、建筑、……上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呢?我们还能抱着老祖宗的那点发明过多少世纪呢?
2. 社会评价尺度的限制 进入商业社会以来,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主要依据,还是看你的升学率。升学指挥棒,仍然指挥着全社会。
有一部分家长就认为: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他们一声不断磨砺,才能得到的,你一个学校想把孩子的事都做完,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把孩子送来,就是要考大学的。你其他方面搞得再好,学生没大学念,我们家长就是任你吹破天,也不会选你的学校。
在这根指挥棒指挥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就永远被定格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师生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的惨痛现实依然长期存在。
3. 学校教学方面的严重不足 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学,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分数和升学率,在此基础上很难有更新鲜的做法。
题海战术,拼命鼓励学生勤奋。想用时间的充分利用来换得每一个孩子的高分,想让孩子踏遍书山,游遍学海,用更多的见过,做过,老师讲过,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格物致知。
这种体制下的孩子可受苦了,他们本来有着各自迥异的个性,却被高考的大指挥棒一指,立刻变成一个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孩子”,“好学生”。《童年》、《我多想唱》、《读书郎》等校园歌曲中,就反映了他们渴望多彩生活的愿望。漫长求学路,让他们尝尽了学习的苦辣酸甜,在十几年奔波在求学路上时,难免有一部分孩子中途掉队。调队者并不是失败者,只能算是对长路无边的失望着;而那些跳出龙门的“成功者”,当他们回味过去时,也很难看到他们脸上出现过多的喜悦。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厌学,就是对现代教育和教学的公开反抗。
在今天这个各种文明都在同步发展的大好时代里,只有我们的教育还在走着几千传承下来的老路。而我们的学生呢,他们眼里看着各样的现代文明,而在学校里接收着老掉牙的古老的东西。难怪他们会厌学。
现代的学校应该是现代文明的传播地,应该是最先感受到现代文明气息的地方。不能再是一个老师领一班还在死啃书本的现代监狱了。想唱歌,没时间,没地方唱;想参加各种自己喜爱的活动,校方或不敢组织,或视作“洪水猛兽”不准组织;想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己于众不同的个性,却被当作一类,受到N次批判……这时,他们就更加羡慕人家老美了,他们的孩子可以在教师里以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于老师交流,听老师讲课。吵着、闹着、嚼着泡泡糖、唱着流行曲……有了于老师不同的看法,随时可以提出,不受时空限制。我们的课堂呢,全场学生都的像木偶一样笔直的坐着,不许乱说乱动,有问题要提,还得看老师的脸色,如果你提得问题非常简单,或令人可笑,会被老师很训一通,甚至被老师羞辱,或赶出教室。
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问是很多年了。我们的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上课。学生对这种老套的教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他们对有型、有声、有背景的多媒体展示只能偷着从网吧里领略。但是,你要是让老师说起这些调皮的孩子,众口一词曰:“孺子不可教也”。事实上孩子的颓废,既有教育制度的责任,老师的责任也在劫难逃。
教育也要百花齐放,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远上大学的,我教你如何考大学;愿就业的,我教你如何干好一门工作;喜欢家政的,我教你如何干好家政服务。教育不能由国家全部统管,应极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力量来办好这个功在千秋的伟业,干嘛由一个婆婆统管全局呢。
有了这么多的缺陷、限制、不足,我们的教育也该动动大手术了,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再也不是“功在千秋,利被万代”的圣事了,那将是“罪在千秋,贻害万代”的罪过了。
收稿日期: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