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推门课,上课的是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的课题是 《用字母表示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虽然这是一节传统的旧课,但最近几年我基本都在教在中低年级段,这节课基本没上过,也很久没观摩过,了解得不多。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正给了我一个别样的视角。
“妈妈比淘气大26岁,淘气1岁的时候,妈妈多少岁?”
“27岁。”我几乎想也没想,脑海中蹦出了一个数字。
“淘气2岁的时候呢?”
“28。”28这一数字也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
然而,在学生脱口说出答案后,老师语锋一转,提问:“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进而在黑板上板书“1 26”、 “2 26”。
……
明明不用想就能直接说出答案,为什么还要列算式?既然问的是妈妈的年龄,为什么还要将具体的年龄还原成算式?这不是疏简就繁、舍近求远吗?
出于疑惑,我翻开了学生的课本。原来,课本上就是这样呈现的(如图①):
并且,随着课的铺展延伸,我也慢慢领会了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突出式不仅能表示一个数,同时也能表示一种数量关系。具体到上述算式,“1 26”、 “2 26”等算式不仅表示“淘气一岁、两岁时妈妈的年龄”,同时也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一数量关系。
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事实上,这对学生很难说不显得突兀。因为,在学生以往的经验里,“1 26”、 “2 26”等算式更多的只表示运算的过程,并不代表运算的结果。这从老师的提问中也可得到印证。具体地说,当学生回答妈妈27、28岁时,老师顺势提问“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可见,即使是老师,在潜意识里,也认为“1 26”、 “2 26”表示的不是妈妈的年龄,而只是计算妈妈年龄的方法。
很明显,学生的经验和教材的编排意图产生了落差!然而,对于这种落差,有着丰厚知识储备的“我”能想明白,对“式与代数”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11岁的孩子能想明白么?在他们的头脑中,是否也有着我翻开教材前那一刹那间的困惑?
如果也有,那就充分说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教师,这时要做的不是生拉硬拽,而应是删繁就简弥补这种差距,将教材的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识结构。
事实上,方法是有的,而且并无芜杂。具体地说,当老师询问“淘气1岁、2岁、a岁时妈妈多少岁”学生回答“27、28、a 26”岁时,教师追问“怎么知道的”,并顺势补充完整下面的板书,如图②。
一个式子,两层含义!很明显,从图②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a 26不仅表示淘气a岁时妈妈的年龄,也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一数量关系。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至此,式不仅能表示具体的数,也能表示数量关系这一难点就直观、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某种意义上,教材本身是静止的,可是当一个教师用全身心去思索它时,它就变得动起来,而学科的生命便由此而诞生了!”由于篇幅的限制,课程编写专家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思考和创意都反映在教材上。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需要还原教材的编写意图,厘清教材的编写思路,融汇教材的上下结构,品出教材的弦外之音,在学生思维的盲点处,在文本的空白处,适时补充,巧妙跟进,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水乳交融!果真做到如此,静止的教材在真实的课堂中就能涌动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 罗 峰
“妈妈比淘气大26岁,淘气1岁的时候,妈妈多少岁?”
“27岁。”我几乎想也没想,脑海中蹦出了一个数字。
“淘气2岁的时候呢?”
“28。”28这一数字也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
然而,在学生脱口说出答案后,老师语锋一转,提问:“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进而在黑板上板书“1 26”、 “2 26”。
……
明明不用想就能直接说出答案,为什么还要列算式?既然问的是妈妈的年龄,为什么还要将具体的年龄还原成算式?这不是疏简就繁、舍近求远吗?
出于疑惑,我翻开了学生的课本。原来,课本上就是这样呈现的(如图①):
并且,随着课的铺展延伸,我也慢慢领会了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突出式不仅能表示一个数,同时也能表示一种数量关系。具体到上述算式,“1 26”、 “2 26”等算式不仅表示“淘气一岁、两岁时妈妈的年龄”,同时也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一数量关系。
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事实上,这对学生很难说不显得突兀。因为,在学生以往的经验里,“1 26”、 “2 26”等算式更多的只表示运算的过程,并不代表运算的结果。这从老师的提问中也可得到印证。具体地说,当学生回答妈妈27、28岁时,老师顺势提问“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可见,即使是老师,在潜意识里,也认为“1 26”、 “2 26”表示的不是妈妈的年龄,而只是计算妈妈年龄的方法。
很明显,学生的经验和教材的编排意图产生了落差!然而,对于这种落差,有着丰厚知识储备的“我”能想明白,对“式与代数”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11岁的孩子能想明白么?在他们的头脑中,是否也有着我翻开教材前那一刹那间的困惑?
如果也有,那就充分说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教师,这时要做的不是生拉硬拽,而应是删繁就简弥补这种差距,将教材的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识结构。
事实上,方法是有的,而且并无芜杂。具体地说,当老师询问“淘气1岁、2岁、a岁时妈妈多少岁”学生回答“27、28、a 26”岁时,教师追问“怎么知道的”,并顺势补充完整下面的板书,如图②。
一个式子,两层含义!很明显,从图②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a 26不仅表示淘气a岁时妈妈的年龄,也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一数量关系。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至此,式不仅能表示具体的数,也能表示数量关系这一难点就直观、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某种意义上,教材本身是静止的,可是当一个教师用全身心去思索它时,它就变得动起来,而学科的生命便由此而诞生了!”由于篇幅的限制,课程编写专家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思考和创意都反映在教材上。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需要还原教材的编写意图,厘清教材的编写思路,融汇教材的上下结构,品出教材的弦外之音,在学生思维的盲点处,在文本的空白处,适时补充,巧妙跟进,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水乳交融!果真做到如此,静止的教材在真实的课堂中就能涌动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