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衔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sh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尼族民间歌舞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的方式。哈尼族民间舞蹈是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哈尼人民最激动的情感,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和祭祀等一切领域。在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哈尼族民间歌舞的发展,传承和创新即是传统艺术的内涵发展,又迎合了时尚,避免了审美疲劳是文化艺术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全面建设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推进元江哈尼民间歌舞与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街接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哈尼民间歌舞;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街接与发展传承
  一、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的起源及其特点
  哈尼族歌舞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哈尼人的生产生活特色,哈尼歌艺术折射出的独特文史内涵和底蕴表现为:对婚姻的忧虑,对逝者的哀思,对儿童的关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和追求缅怀先人歌颂劳动,这些充分表现出哈尼族的团结和睦,友爱相亲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哈尼族的歌舞既然有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即它的源和流,那么其歌舞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文史内涵也就必然地显示在各种歌舞的展演之中。
  (一)酒歌
  是哈尼人在年关节庆祭神等重大风俗活动的酒宴上由摩匹(巫师)边饮酒边呤唱,众父老乡亲边饮酒边聆听的歌。它在元江、红河、墨江、新平等县的哈尼族群落中广为流传,《酒歌》的内容:追思、缅怀、赞颂其创世祖“阿包”开辟哈尼人的发祥地——“努玛阿美”的地方并在那里繁衍生息的文化历史过程,以及后来缘于异族豪强的掠夺,侵犯其哈尼族先民被迫迁徙流离,越过千山万水来到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低山河谷和高山峡谷地区重新创业定居的艰苦历程,其曲调深沉委婉缠绵,可连续呤唱的时间长达几天几夜是哈尼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哭嫁歌
  哈尼族的“哭嫁”风俗绝不是民俗猎奇,而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现象,即是古代学又是现代学,可是《哭嫁歌》风俗绝不是民俗猎奇而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现象即是古代学又是现代学,可以从《哭嫁歌》中觉察哈尼族“哭嫁”的历史渊源其哭嫁的形式有三种:一种只哭不唱,即姑娘出嫁时无唱词无歌声只是母女相对垂泪或姑娘抽泣不止;二是只唱不哭即由歌手或巫师在酒席上为其代唱《哭嫁歌》这种“只唱不哭”的形式流形并不普遍;三是又唱又哭这是一种兼有说话及歌唱性哭嫁节奏,它在红河州一带的哈尼聚居地区流行。
  (三)丧葬习俗歌
  这是在红河县垤玛三村乡及元江因远镇等乡镇境内聚居的哈尼族民间传统丧葬仪式上伴随“莫搓搓”传唱的歌由于此歌情词哀伤悲痛惨切,又面对众的父老乡亲追思和数落去世老人生前为了养育其儿女成家立业而历尽千辛万苦的全过程往往使得许多听众情随于中,潸然泪下。是哈尼族乡亲对去世的老人寄以深沉悼念和无限哀思的一种悼歌。
  (四)情歌
  哈尼族的情歌,多不胜举。最生动和最富有感情的是元江县羊街乡和那诺乡哈尼族“糯美”支系情侣约会时传情对唱的“情歌”哈尼语称作“背尼姑”它是一种翻八度音符而演唱难度较大的情歌、出口成章、口传心记的独特的口碑文化,其旋律(音色)优美、节奏明快歌词通俗而有力。便于对唱者(情侣)的领受使之对答如流,而其间奥妙则善于以物传神托物寄趣,富有高超的想象力和感人及深的艺术魅力,传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其中羊街乡民间流传着一首哈尼语叫做《苏昂取祝之》的情歌可以说是众多情歌之中别开生面的代表作。
  (五)儿歌
  哈尼族儿歌流传甚多甚广,几乎在各个哈尼族支系中词有流传,其腔调优美流畅、歌词内容广泛,从月亮到野花、野草、昆虫、小鸟,从学种蔬菜到学种五谷杂粮,无一不流露出哈尼少年儿童丰富的文化生活内涵,可以说是他们洞察周围自然环境接受生活生产及社会知识的口碑文化(载体),故在山高谷深而偏僻的哈尼农村,对其少年儿童则起到了十分明显的和重要的启蒙作用。
  在原始初时代,哈尼歌舞是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活动,随后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其歌舞成为了人们在祭祀节庆活动中的一种“必需品”并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各种乐器伴奏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歌舞。
  哈尼族的节庆祭祀活动大体可归为三类:一是贺庆丰收的年关节庆活动;二是各种神灵及祖先祈祷以求人育兴旺,除魔驱邪“以祷求呵护婚者吉祥如意白头到老”以保障丧者的灵魂得以平安回到祖宗身边的祭祀活动,既言之哈尼族不论何种节庆或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歌舞,也就是说全无歌舞相伴的节日习俗在哈尼族群落中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哈尼族歌舞是起源于哈尼族先民开创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勤劳强悍的哈尼族先民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创作和延伸的文化积淀,而哈尼族聚居十分突出的区域特点,山高谷深的复杂地貌终年不断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名目繁多宗教活动及祭祀礼仪,则使是哈尼山寨歌舞,也形成了个性鲜明独特而色彩丰富多样的格局。
  二、推进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职艺术教育的措施及有效途径
  中职艺术教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显现出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新的哈尼族民间歌舞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这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哈尼族民间歌舞教学依然存在着“老”“窄”“缺”的缺憾,以及“同性”的弊端。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舞蹈教师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同时,怎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民间歌舞课,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首要最严峻的任务,如今在学唱哈尼歌曲时可以编排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舞蹈动作再利用有的服装资源让学生穿上学生边跳边唱更直接的体会了解元江哈尼族歌舞音乐的内涵,得到提升活跃的课堂气氛深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音乐舞蹈教师,在上好乐音乐课的同时大胆将舞蹈带进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舞蹈作为人的肢体活动为媒介的动觉艺术、相比于听觉的音乐和作用于视觉的美术来说,具有二者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美育工作。
  中职学校的艺术教学模式可通过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时候就会有充足的热情和积极性,认真搜集各种舞蹈素材和相关资料,认真研究和学习为我所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表达,学生们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老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们搜集的多种相关舞蹈素材进行认真的筛选、整理,通过大胆的改编和创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到哈尼族民间歌舞的艺术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对于乡土资源的深入挖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理性认识程度,更加全面了解不同的哈尼族支系的民间歌舞艺术促进学生对哈尼族民间歌舞的认识和了解,不断走进传统文化,培养同学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推进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推进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职艺术教育的衔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演能力,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审美能力活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把元江哈尼族民间舞蹈带进音乐课堂可以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艺术是研究历史、透视、破译文化现象的“活化石”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精神表现生活体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特征通过人体的体态和神态,传情达意、抒发感情是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延伸是各族人民的精神食粮。新教材所采用的民族民间音乐只能让学生从听觉上去感受却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各个民族的民俗特点、民族习惯及风土民情学生听起来乏味老师讲起来费力,故我巧妙的将舞蹈穿插于音乐中去,比如在学唱哈尼族歌曲《长街宴》时,我编排了一些简单的韵律动作让学生边唱也跳,将这首歌的情感用舞蹈表达出来学生很快掌握了这首歌的节奏内容特点,增加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兴趣。
  中国是一个民间歌舞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自然条件文化生活民间风情不同,歌舞艺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通过音乐与舞蹈学生了解到哈尼族民间音乐歌舞与人文地理的关系,并在舞蹈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蕴藏着我国的经典音乐,古老的建筑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音乐欣赏,要求学生用耳听赏之后分析旋律的特点。歌舞教学,让学生在静中有动,动中有情的边歌边舞中升华情感,并真正体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歌舞的精髓。把哈尼族歌舞带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形态的美感,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也不是要培养专业的歌舞演员,只要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表演,大胆尝试,我们的公共艺术课教学就是成功的。
  哈尼族民间歌舞文化能让中职学生对枯燥呆板的环境中营造一个轻松、高雅、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有一个正当的抒发、宣泄情感的场所和方式,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艺术公共课,要求我们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哈尼族民间歌舞美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哈尼族歌舞走进艺术课,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让学生的身心、个性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大胆进行创新教学,让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走进职校公共艺术课堂,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培养学生的参与、表演能力时,我们还要遵循“因材实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特点,从而顺应他们的表演。
  作者简介:范琼蓉(1981-),女,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元江哈尼族民间歌舞。
  参考文献:
  [1]李永燧、王尔松编著:《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2]史军超《哈尼族与“氏羌系统”》,载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
  [3]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载《红河文物》1986年第3期.
  [4]见《新纂云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开化府》.
  [5]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条.
  [6]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页.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条件。高职院校致力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重点。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当前,
期刊
【摘 要】人文精神使艺术更具内涵和魅力,艺术处处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与灵魂。在高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让学生养成较高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及与高职美术教学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提升,旨在提升高职美术教学实践的实效。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职美术
期刊
【摘 要】现如今,要改良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最大的推动力就在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为了做好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工作,确定了清晰的目标,对现如今的教育管理体制,地方的教育机构也为调整工作指出了新的目标。在现如今的环境之下,之所以要改良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字教育管理体制政策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要对政策进行改良,相关部门不仅要遵循政策过程上的规律,掌握好尺度,做好验证工作,明确思想路线。
期刊
【摘 要】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的培训是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关键。只有完善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为党培育合格的党员。本文先是介绍了目前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又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培训  在新时期,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党员干部党校教育的培训工作,并始终贯彻马列主义、三个代表,从而提升基
期刊
大学寝室关系也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及生活质量的高低。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寝室关系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寝室冷暴力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更有甚者,选择以残杀室友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选择以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还给两个甚至更多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影响校园的和谐氛围。  本课题就大学寝室生活中出现的冷暴力现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小
期刊
【摘 要】知识管理伴随着个人的终身,尤其是针对考研学子来说。就考研准备的时间长度和压力,学子想考取心仪的高校,就需要一场精密的准备。本文就自身的经验,讲述考研学子应该怎样对自身进行规划,从而达到高效记住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考研学子;知识管理  一、引 言  时间转瞬即逝,就旧的一年已经逝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就是当你们开始考研的时候我们已经考研结束,我想为下一届考研的学弟妹们留下一点东西,一
期刊
机械基础类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机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两门课程,但由于现代新知识不断增加,而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又相对缩短,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在教学需求。因此,本文将探讨在学时缩短的情况下,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最终形成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能完成所学内容并最终形成能力。  一、建立“任务式”一体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校园文化融入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重点探究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地域传统文化;关系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准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学校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灵魂。从某
期刊
研究背景:藏传佛教传播至今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佛教对于藏民也有很深的影响。在本次课题中,主要研究藏传佛教和藏民之间生活的关联性,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有所收获。  一、藏传佛教相关概述  藏族早期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雍仲苯教,一般统称为苯教,带有强烈的自然崇拜的特点。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苯教融合而成的,在坚持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强调人格化的神佛。佛教传入吐蕃后,在对苯教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应用对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重新定位辅导员工作职责,在角色转换中大力提升其全面素质,对于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转换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