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学习、思考,讓其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从而迸发出主体参与的热情。
  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重在主导轻主体;重教法,轻学法;重自身表演,轻学习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明白道理,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实施主体性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等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行为。即使是在非集体的体育活动中,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例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和提高的作用。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落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持续竞争力,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很难想象会有多大的作为,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也很难想象能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自学习惯,并不断优化学习方法,那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教科书不可丢,教师应通过预习途径,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方法。
  3.实施差异教学
  学生的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练习内容、条件、环境去选择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合作练习意识,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下去练习,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是种享受,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运动水平与运动技能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加强。
  评价要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凸现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并非“盖棺定论”,而是促进学生“长善救失”的一种教育手段,意在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促进学生发展和完善。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各有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三、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体育课程标准强调的教育思想,也是体育课程的延伸性。所谓延伸性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与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必须学什么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造成学生不愿上体育课、怕上体育课。开展体育课选修项目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积极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拓展练习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补偿集体练习没有充分获得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融洽协作。增加团队意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学生通过集体性的运动,如定向越野运动、野外拓展训练等,挑战体力极限,承受胜负考验,可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共渡难关,与人分享成功的快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
  教师应重视学生延伸性学习的原因,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很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很多,这些流行的运动项目不可能都进入,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例如: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等。平时,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心、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秦灶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学家说: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语言学习的状态中,那就需要教师提高新课导入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好的课堂导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下称《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信息技术学科有许多自身的特点,与语文、数学、外语一张纸质试卷进行卷面考核不同,它强调更多的是动手操作;此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教学评价并没
摘 要: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彼此分享,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积极探究以小组互动合作为手段的自主学习新模式,培养以探究为目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创设 探究 自主学习 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下面几多几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出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十分活跃。  关键词:生活情境 情感策略 关注学生 作业形式 个性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贯彻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有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热闹与自主的背
新课程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核的五个能力之一。  据对1990~1997年高考试题统计,八年实验总分平均占14%~25%,略高于考纲的规定。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应用的层次。特别是“3 X”考试科目设置改革,其测试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图像、视听集成为一体,统一转化成数字信号,并能进行加工、传输的一整套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从地理学科的特性来看,有许多内容是非常吸引学生,适合以多种形式来表现及传递给学生。地理学科内容极为多样且复杂,“空间”常是其着力的重点所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远距立即互动传输等,而这些特性正可以有效地被引入到认识空间、认识地理及改善地理教学上。通过
2008年3月我接管了初一的一个班级,该班当时的状况可用“脏”、“乱”、“差”三个字形容。然而,一盆迎春花却改变了这一切……  案例1:班级环境——用迎春花装扮   以改变班级环境为突破口,我实施了班级管理的第一个方案。早自习开始前我和值日生、班干部彻底清理了教室,并刻意在讲台边放上一盆含苞待放的迎春花。接着的开场白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朋友,我愿意和你们
回顾自己从教的几十年经历,对备课的熟悉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粗浅到深入的过程。大致说来,“备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点”“线”“面”“体”这样几个阶段:   一、“点”的境界  刚毕业那会儿,“备课”在自己的眼里,就是直接为完成下一节课作预备。这种备课观是一炮一个眼儿,目标明确,很务实的。马上要上课了,看一看教科书上的内容,翻一翻参考书上的教学设计,想一想具体的环节与步骤,理一理课上要用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讨论中的一个焦点,有人主张“少预设多生成”“轻预设重生成”,同时也有人认为精心地预设才会有良好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是,“预设”与“生成”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灵活地处理这种关系,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