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用测定尿糖试纸进行粪糖检测,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糖吸收障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病房确诊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2例,采用测定尿糖试纸进行粪糖检测,并按试纸糖含量进行比对,对粪糖含量进行定性。另外选择68例正常患儿粪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粪糖阳性率χ2检验。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粪糖阳性率8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测定尿糖试纸进行粪糖检测,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糖吸收障碍,是一个简便,快速,价廉的方法。
【关键词】尿糖试纸;粪糖检测;轮状病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81-02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患病后易引起肠道糖吸收障碍,导致腹泻迁延不愈。目前基层医院缺乏简便快速诊断糖吸收障碍的方法,我们采用测尿糖试纸来进行粪糖检测,具有快速、简便价廉易推广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病毒性肠炎糖吸收不良提供诊断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实验选择门诊确诊为轮状病毒阳性的患儿粪便72例,正常患儿粪便68例,测其糖含量,从而确诊是否存在糖吸收障碍。140例患儿中,男孩76例,女孩64例,年龄6月-3岁。
1.2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72例,大便轮状病毒(+),为确诊病儿,对确诊病儿的粪便采用检测尿糖的试紙检测粪糖含量,并按试纸糖含量进行比对,对粪糖含量进行定性。每次留取大便10g,每日检测一次,以观察糖吸收障碍持续时间。测定粪糖含量的同时用普通PH试纸测定粪便PH值。
另外选择68例正常患儿粪便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监测粪糖含量及粪便PH值,将以上数据做好记录。
2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存在糖吸收障碍,可用测定尿糖试纸进行粪糖检测,由表中可见实验组患儿的阳性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为30.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1]是婴儿秋冬季常见腹泻病,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膜顶端的柱状上皮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粘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下降,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的糖类消化不全,而滞留在肠道内,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成短链有机酸,产酸产气,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导致腹泻,是造成腹泻的原因之一。糖源性腹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最常见于肠炎后,任何疾病,只要能影响小肠绒毛上酶的分泌和活性均可发病。与糖类消化吸收有关的酶主要有蔗糖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其中麦芽糖酶含量丰富,不易缺少,在所有消化酶中,乳糖酶成熟最晚,含量最低,位于小肠绒毛膜最表层,最易受损。诊断糖吸收障碍方法很多,常见有:①测定粪糖:正常情况下,摄入的糖类物几乎全被吸收,粪糖为阴性,以往国际上常用clinitst方法测定粪糖,作为筛查试验,国内姚氏[2]采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测定粪糖,但本法操作较复杂,影响了推广应用。②测定粪便PH值:糖吸收不良时,肠腔内的细菌将糖分解,产生较多酸性物质,导致粪便ph值降低,和粪糖检测作为互补,提高诊断率。③呼气氢试验(BHT)[3]:这是国外最常用的间接测定糖吸收不良的方法,具有简明、灵敏、无创的特点,但是需要专用设备,且价格较贵。④小肠粘膜活检测定酶活性:这是最直接测定小肠酶活性的方法,但因取活检比较局限,又是有创检查,仅用于研究,临床难以推广。
采用测尿糖的试纸测粪糖含量,发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糖吸收障碍,为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糖吸收障碍提供诊断依据,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价廉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本实验也有不足之处,粪还原糖含量只是一个定性的检验,只能作为粪糖筛查,不能确定粪糖的种类,在诊断价值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7-852.
[2]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292-294.
[3]贝濂,徐伟端,毕兆龙,等.氢呼气试验对乳糖酶缺乏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87,26:131-134.
【关键词】尿糖试纸;粪糖检测;轮状病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81-02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患病后易引起肠道糖吸收障碍,导致腹泻迁延不愈。目前基层医院缺乏简便快速诊断糖吸收障碍的方法,我们采用测尿糖试纸来进行粪糖检测,具有快速、简便价廉易推广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病毒性肠炎糖吸收不良提供诊断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实验选择门诊确诊为轮状病毒阳性的患儿粪便72例,正常患儿粪便68例,测其糖含量,从而确诊是否存在糖吸收障碍。140例患儿中,男孩76例,女孩64例,年龄6月-3岁。
1.2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72例,大便轮状病毒(+),为确诊病儿,对确诊病儿的粪便采用检测尿糖的试紙检测粪糖含量,并按试纸糖含量进行比对,对粪糖含量进行定性。每次留取大便10g,每日检测一次,以观察糖吸收障碍持续时间。测定粪糖含量的同时用普通PH试纸测定粪便PH值。
另外选择68例正常患儿粪便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监测粪糖含量及粪便PH值,将以上数据做好记录。
2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存在糖吸收障碍,可用测定尿糖试纸进行粪糖检测,由表中可见实验组患儿的阳性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为30.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1]是婴儿秋冬季常见腹泻病,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膜顶端的柱状上皮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粘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下降,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的糖类消化不全,而滞留在肠道内,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成短链有机酸,产酸产气,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导致腹泻,是造成腹泻的原因之一。糖源性腹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最常见于肠炎后,任何疾病,只要能影响小肠绒毛上酶的分泌和活性均可发病。与糖类消化吸收有关的酶主要有蔗糖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其中麦芽糖酶含量丰富,不易缺少,在所有消化酶中,乳糖酶成熟最晚,含量最低,位于小肠绒毛膜最表层,最易受损。诊断糖吸收障碍方法很多,常见有:①测定粪糖:正常情况下,摄入的糖类物几乎全被吸收,粪糖为阴性,以往国际上常用clinitst方法测定粪糖,作为筛查试验,国内姚氏[2]采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测定粪糖,但本法操作较复杂,影响了推广应用。②测定粪便PH值:糖吸收不良时,肠腔内的细菌将糖分解,产生较多酸性物质,导致粪便ph值降低,和粪糖检测作为互补,提高诊断率。③呼气氢试验(BHT)[3]:这是国外最常用的间接测定糖吸收不良的方法,具有简明、灵敏、无创的特点,但是需要专用设备,且价格较贵。④小肠粘膜活检测定酶活性:这是最直接测定小肠酶活性的方法,但因取活检比较局限,又是有创检查,仅用于研究,临床难以推广。
采用测尿糖的试纸测粪糖含量,发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糖吸收障碍,为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糖吸收障碍提供诊断依据,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价廉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本实验也有不足之处,粪还原糖含量只是一个定性的检验,只能作为粪糖筛查,不能确定粪糖的种类,在诊断价值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7-852.
[2]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292-294.
[3]贝濂,徐伟端,毕兆龙,等.氢呼气试验对乳糖酶缺乏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87,26: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