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后见之明效应是指后见判断(已知事件结果的判断)与先验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考察61名4-5岁儿童的视觉后见之明效应及其机制,将他们对自己的后见判断与对他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见之明效应是指后见判断(已知事件结果的判断)与先验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考察61名4-5岁儿童的视觉后见之明效应及其机制,将他们对自己的后见判断与对他人后见的判断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5岁的儿童表现出了同等程度的视觉后见之明:与基线条件相比,被试在后见之明条件下报告他们更早地识别出了图片内容。视觉后见之明效应没有出现随年龄的改变。图片任务越难,视觉后见之明效应越大。无论图片任务难度如何,他人的后见之明都显著高于自己的后见之明,表现出自我与他人的分离。与其他机制相比,认知流畅性错误归因
其他文献
开设公共《教育学》课,这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它院校的重要特色之一。然而不少师范生却不愿学习教育学课,面对这一事实,如何调动一切手段把师范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让教
近几年,德育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德育首位的战略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同。在这种大气候下,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不负众望,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做了大量工作。在继承思想
自我倾注是个体对内部产生的、与自我相联系信息的觉知。通过对自我倾注的研究,有助于探索自我倾注与人格变量的关系,以及其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类主要的测
1874年日本以台湾高山族人民杀害疏球渔民为借口,悍然出兵征讨我国领土台湾,这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用兵。由于清政府虽“示以兵威”,但无坚决反击侵略的决心;日本理屈力绌;美
本期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共四篇文章。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笔谈正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关注。李怡教授和张传敏、段从学、熊辉诸博士都对笔谈的学术价值和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什么是学习兴趣苏霍
用延迟匹配样本任务来考察时距记忆,在实验中相继呈现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操纵标准和比较刺激的延迟时间,发现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更多被试作出选择短时距或选择长时距的反应
“定义必须相称”,是形式逻辑定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中外逻辑学家,在讲到下定义的规则时大都有这么一条①;现在有同志甚至认为它是下定义的重要规则,应加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高等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从大的方面讲